胡玖益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探讨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lice spird 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方法: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36例,C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患者心率控制在65次/分钟以下,采
- 胡玖益黄原义熊远奎熊文斌刘四斌
- 文献传递
- 非对比增强与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比较
- 胡玖益周进熊远奎王小双朱云霞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lice spiral 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方法:36例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患者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分段数据采集方式,造影剂为碘海醇300,85~100ml,注射速率4.0ml/s,应用MPR、CPR、MIP、VR等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显示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并根据标准对图像进行评价。结果:36例增强扫描图像,28例(77.8%)图像质量为一级,6例(16.7%)图像质量二级,1例(2.8%)图像质量三级,1例(2.8%)图像质量四级;374个冠状动脉节段中,359(96.0%)个节段能够满足管腔评价,15(4.0%)个节段不能满足管腔评价。结论:将患者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且心律平稳,使用合适的扫描参数及重建相位窗,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较满意地显示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适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筛选、冠状动脉搭桥及支架等术后疗效评价等。
- 胡玖益黄原义刘四斌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疾病
- 对比分析MR常规扫描序列及MERGE、3D-FSPGR序列对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 王小双刘四斌胡玖益
- 3D-ASL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 目的 比较分析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技术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
- 王小双刘四斌胡玖益
- 3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前准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目的 探讨3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前口服阴性对比剂(红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GE公司DiscoveryMR7503.0TMR成像仪,按照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常规扫描序列进行成像.将215例行...
- 胡玖益周进熊远奎王小双朱云霞
- 关键词:胰胆管成像磁共振对比剂
- 80 kV结合前后置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CT增强检查中的运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80 kV管电压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V,ASiR-V)在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增强检查的最佳组合。方法:收集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9 kg/m^(2)的正常或偏瘦患者进行腹部CT增强检查,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每组40例。常规组120 kV管电压,采用前置0%ASiR-V进行扫描,扫描后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和20%、40%、60%后置ASiR-V两种方式进行图像重建;低剂量组80 kV管电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分别采用前置20%ASiR-V联合后置20%、40%、60%、80%ASiR-V,前置40%ASiR-V联合后置40%、60%、80%ASiR-V,前置60%ASiR-V联合后置60%、80%ASiR-V进行图像重建。对比2组图像CT值、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图像噪声客观评分以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并记录辐射剂量指标。结果:2组图像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图像低剂量组除A20、A40、V40、D60 CNR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低剂量组图像CNR值均高于常规组。2组图像噪声低剂量组除A60、V60、V80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低剂量组图像噪声均高于常规组。除后置80%ASiR-V重建图像质量差,其余图像主观评分均大于3分,满足诊断。低剂量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相比常规组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分别下降66.81%、67.24%、70.61%。结论:对于BMI≤24.9 kg/m^(2)的正常或偏瘦患者,采用80 kV管电压结合前置40%叠加后置60%ASiR-V图像重建,能够在降低辐射剂量的条件下,获得满足影像诊断的图像,实现个体化扫描原则。
- 孙明娟刘四斌胡玖益
- 关键词:腹部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剂量的对照性研究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应用不同对比剂剂量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病人(男32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岁)随机分为三组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 胡玖益黄原义熊远奎熊文斌刘四斌
- 文献传递
- 2D-FIESTA序列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2D-FIESTA序列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1病例资料临床怀疑梗阻性黄疸的病人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42~80岁(平均67岁),所有病例均经过ERCP、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胆管
- 胡玖益黄原义周进刘四斌
- 文献传递
- 3D-CUBE PD序列在膝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3D-CUBE PD序列在膝关节外伤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discovery7503.0T MR扫描仪,8通道膝关节专用线圈,先扫描膝关节常规序列,包括矢状位T1WI、矢状位压脂PDWI、冠状位压脂PDWI、横断位压脂T2WI,再扫描3D-CUBE PD序列,将矢状位3D-CUBE PD序列图像发送至AW4.5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显示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和关节软骨。由两位高年资诊断医师对上述结构病变的诊断与常规膝关节序列对上述结构病变的诊断对比进行评价,再将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在病灶检出率方面,3D-CUBE PD序列在显示前、后交叉韧带和关节软骨病变方面明显高于常规膝关节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CUBE PD序列在显示半月板病变上与常规膝关节扫描序列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UBE PD序列在膝关节外伤性病变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临床怀疑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和关节软骨病变方面,可作为扫描常规,而临床怀疑膝关节半月板病变时,由于3D-CUBE PD序列扫描时间短,患者的耐受性好,获得的任意平面重建图像对手术医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周进刘四斌胡玖益熊远奎
- 关键词:膝关节外伤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