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学军
- 作品数:41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浅谈声乐演唱者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被引量:1
- 2016年
- 现代声乐艺术领域正处于蓬勃的发展期,心理因素是我们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之所以那么多优秀的歌唱家可以在万人瞩目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现他们优美的姿态与唯美的歌喉,可以使台下的观众陶醉于美丽的旋律中,正是这些歌唱家有着积极的心态。因此,培养积极的心态是声乐者走向成功的关键,声乐表演是艺术人士对于生活情感的一种表达,将自身的感情融入到艺术表演中。因此,在艺术展示、情感舒释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我们的心理活动的影响。在平时的训练和上台的表演时,我们需要及时对自身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以此来调整临场的紧张情绪,降低演唱过程中差错的发生。
- 臧学军王佳宁
- 关键词:声乐演唱者心理因素自我暗示
- 一种音乐教学装置
- 一种音乐教学装置,涉及一种教学装置,在两两条板(4)之间的长插槽(10)两侧壁上分别设有铜条片(16),在按压块块体(43)的两侧面上设有铜片(38),块体上部插块(1)上设置的贯通所述插块两侧面中部的铜杆(34)在下压...
- 臧学军姜莹名周晓梅
- 文献传递
- 钢琴凳(四)
- 1.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钢琴凳(四)。;2.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主要用于钢琴演奏时为演奏者提供的坐具。;3.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该外观设计的外部形状。;4.指定一幅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
- 姜莹名臧学军刘卉杜美佳
- 音乐教学在高校整体教育中的功效被引量:4
- 2003年
-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科技发展依靠的是人才。因此 ,科技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高校应在音乐教学中挖掘育人潜能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工作者 ,使音乐教学发挥审美教育的优势 ,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 ,相互渗透。以善引美 ,以美启真 ,以美怡情 ,重新认识和探索审美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深远意义。
- 臧学军
-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 论声乐演唱能力的提高
- 2014年
- 声乐是以人体为乐器,人的嗓音为音源,由人身唱出的音乐,即为人声的音乐。作为欣赏者来说,听人声的音乐比人制造的任何乐器的声音都来得更亲切、更直接。文章将从气息、发声技巧、共鸣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声乐的演唱能力。
- 线颖莹臧学军
- 关键词:气息发声技巧共鸣
- 辽西二人转艺术与高校地域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承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辽西地区是东北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二人转这一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戏曲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在保护措施上不能单一停留在静态保护这一层面上,而应格外注重对其的动态保护。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沃土,如果有效地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资源,把辽西二人转文化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再现,探索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培养辽西二人转传承人,则是对辽西二人转实施动态保护的有效途径。
- 依健臧学军
- 关键词:二人转高校艺术教育传承
- 艺术元素在放大锦州后世园文化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艺术是由美的元素构成的,多种艺术元素的运用使艺术品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把艺术元素运用到极致是艺术作品对美的最高追求。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的主题被定为"城市与海,和谐未来"。"城市与海"昭示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海上世界园林博览会。在整个世博园中,无处不呈现出艺术元素之魅力,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让游客看到了艺术元素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后世园的发展中,应重视艺术元素对放大文化效应的作用,从而使世园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 周晓梅臧学军
- 关键词:艺术文化
- 探讨性格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 2016年
-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坎坷,很多阻碍,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学习者的性格特点。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个人性格对学习声乐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去解决声乐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这种困难。
- 臧学军李明洋
- 关键词:声乐学习个人性格
- 探讨无声练习在声乐学习中的运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练声是声乐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只有保证每天坚持练声才能取得声乐进步的效果。目前,声乐中练声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归结为两种:有声练习和无声练习。本文结合自己学习声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以及一些无声练习的专业知识,对我们在学习无声练习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
- 臧学军张溪桐
- 关键词:无声练习声乐
- 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融合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7
- 2015年
- 美声唱法自传入年中国后,便与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发生碰撞,在这一过程中美的唱法影响着中国的声乐艺术以及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美声唱法在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国优秀的声乐教育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目的是为了让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更好的融合,推动我多声乐事业的繁荣发展。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相融合而产生的声乐新学派,具有新时代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无论从单纯的发声方法技术来看,还是从演唱时的发声审美要求来看,语言的方式和表达等都要透彻的研究论证,把两方面的精髓研究透,然后才能取长补短,洋为中用。
- 宋和敏臧学军
- 关键词:美声唱法本土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