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敏

作品数:26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耐药
  • 10篇病原
  • 10篇病原菌
  • 9篇耐药性
  • 7篇新生儿
  • 5篇新生儿败血症
  • 5篇儿童
  • 5篇败血症
  • 4篇急性
  • 3篇药性分析
  • 3篇细菌病
  • 3篇细菌病原
  • 3篇下呼吸道
  • 3篇下呼吸道感染
  • 3篇小儿
  • 3篇小儿急性
  • 3篇耐药性分析
  • 3篇呼吸道感染
  • 3篇急性下呼吸道...
  • 2篇婴儿

机构

  • 25篇昆明市儿童医...

作者

  • 25篇苏敏
  • 8篇李杨方
  • 6篇吴茜
  • 5篇肖曙芳
  • 5篇李斌
  • 5篇黄海林
  • 4篇张建英
  • 4篇倪林仙
  • 4篇武成闯
  • 3篇樊茂
  • 3篇温柏平
  • 3篇吴玉芹
  • 3篇刘玲
  • 3篇杜廷义
  • 2篇崔珊
  • 2篇奚敏
  • 2篇严兵
  • 2篇蔡芝兰
  • 2篇何文姬
  • 2篇张铁松

传媒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及耐药分析
2012年
目的监测本地区儿童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情况,掌握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各类感染标本分离的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VITEK-32微生物全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MRSA菌株,同时进行D-试验研究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情况。使用WHONET5.4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标本主要来自于痰液,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121株,占阳性菌株的82.3%(121/147),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2株。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MRSA 47株(31.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苯唑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克林霉素敏感率分别为64.6%、98.0%、44.2%、52.4%。药敏结果显示SAU存在多重耐药情况,有10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D-试验结果显示诱导试验阳性率为54.5%。结论本文多数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菌株标本取自于呼吸道感染的痰液。通过药敏分析发现SAU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提示该种药物已不适合应用本地区SAU感染患儿的治疗。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存在多重耐药情况并检出MRSA 47株(31.9%),提示本地区儿童感染SAU,特别是MRSA耐药形势不容乐观,仍需加强对MRSA的日常监测工作。
樊茂黄海林蒋鸿超苏敏温柏平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耐药分析
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病原学检测及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病原菌构成情况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择506例临床确诊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住院患儿为观察组及50例非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住院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取呼吸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将其结果与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对照组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仅有3例为杂菌生长。2、观察组呼吸道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5.18%,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有86例占48.31%;其他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36例,(20.22%);产酸克雷伯菌10例(5.62%);葡萄球菌8例(4.49%):绿脓假单胞菌7例(3.93%)。3、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咳嗽,中毒貌、双肺湿罗音及缺氧征较明显;且无明显季节性。结论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呼吸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35.18%,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及体征,无季节性改变。
吴玉芹王爱萍刘玲苏敏蔡芝兰
关键词:婴儿细菌感染肺炎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及耐药性九年变迁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细菌病原菌构成及耐药变迁。方法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07年1月-2015年12月ALRI的住院患儿痰液培养的致病菌株的构成比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病原菌构成:(1)病原菌总阳性率10.9%,前四年病原菌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五年依次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流感嗜血杆菌,病原构成发生了变迁。(2)监护病房ALRI病原菌以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普通病房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病原构成也发生了变迁。2)病原菌的耐药:后5年与前4年比较,病原菌总体耐药呈上升趋势,部分达90%左右,并呈多重耐药状态;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发现了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1)昆明地区九年间小儿ALRI细菌病原菌发生了变迁;2)不同病房病原构成、变迁均不同;3)病原菌总体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
肖曙芳李斌苏敏杜廷义李杨方
关键词: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
锌缺乏对生长期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锌缺乏对生长期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刚断乳雄性60只,分为:A组进食正常饲料,B组为缺锌组。4周后分别向鼻腔注射12×109/mL的肺炎球菌的悬浮液感染后观察记录大鼠症状,第7天,取血样分别测锌含量和血培养,在无菌环境下打开喉咙和胸部,在咽上部喉侧切口并注入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收集缓冲液做咽拭子培养。结果:缺锌组体重及血锌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培养及气管灌洗液检出病原菌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缺锌可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对外界感染抵抗能力下降。
张建英苏敏温柏平
关键词:免疫功能缺锌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及耐药性九年变迁
肖曙芳李斌苏敏杜廷义李杨方
昆明市儿童医院4167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昆明市儿童医院患儿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特征,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WHONET 5.5软件对4 167例儿科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167株分离的病原菌中,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大肠埃希氏菌(23.2%)、链球菌属(13.5%)、克雷伯菌(9.4%)、非发酵菌(6.6%)和流感嗜血杆菌(6.4%)。此外,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唑啉和克林霉素均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而主要革兰阴性菌则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昆明市患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已呈现明显的多重耐药性,定期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化对儿科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苏敏黄海林张建英樊茂
关键词:儿科病原菌耐药性
云南儿童感染性疾病细菌病原分布规律及耐药性的系统研究和临床应用
张铁松肖曙芳蒋鸿超李斌李杨方苏敏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合理用药
214例新生儿脓毒血症病原菌及耐药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本院近2年来新生儿脓毒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14例血培养阳性且诊断为新生儿脓毒血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别为75.7%、21.9%、2.3%。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居首位,占71.9%,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3.5%)、肺炎克雷伯菌(6.O%)、铜绿假单胞菌(2.3%)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63.6%。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69.0%,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占61.5%。CNS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耐药。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部分耐药,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耐药,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部分耐药,对美洛培南敏感。结论本院新生儿脓毒血症病原菌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首,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检出病原菌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临床经验治疗应该覆盖上述菌种,合理用药。
崔珊奚敏苏敏
关键词:新生儿脓毒血症病原菌耐药抗生素
儿童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近3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变化规律,对比分析新生儿组(0~28d)、婴儿组(>28d至1岁)、幼儿组(>1~3岁)和儿童组(>3~14岁)4个年龄组病原菌构成差异和菌株耐药性,以期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使用WHONET5.6和SPSS18.0软件对2012-2014年分离出的1 005株病原菌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3、2014年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分别为48.7%、60.4%、66.2%,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分别为50.9%、36.2%、29.7%,真菌分离率分别为0.5%、3.4%、4.1%。4个年龄组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分别为63.0%、61.9%、59.5%、34.9%,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分别为35.5%、35.4%、38.6%、61.8%,真菌分离率分别为1.5%、2.7%、2.0%、3.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5%、97.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1.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4.5%、97.9%,相对应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2.8%和50.8%。结论从时间分布来看,昆明地区儿童血液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近3年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而革兰阴性杆菌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年龄分布来看,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主要病原菌对一线抗菌药物耐药日趋严重,定期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化,对儿科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苏敏黄海林杜廷义蒋洪超庄宇
关键词:儿童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昆明地区2008~2010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其临床诊治中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12 195例住院新生儿按微生物血培养检验常规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美国NCCLS标准判读结果,分析血培养阳性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情况。结果:检出病原菌349株,其中G^+菌291株(83.4%)、G^-菌51株(14.6%)、真菌7株(2.0%)。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79.9%),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真菌和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CNS)178株(63.8%);产ESBLs菌株大肠埃希菌21株(65.6%)、肺炎克雷伯菌5株(71.4%);MRCNS及产ESBLs菌逐年增多。G^+菌对青霉素耐药率97.3%、红霉素和氨苄西林均>85%、苯唑西林67.0%、克林霉素48.1%、头孢唑林50.5%;G^-菌对目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除头孢他啶(52.9%)外,达76.5%~94.1%,呈多重耐药现象。结论:昆明地区2008~2010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首,MRCNS及产ESBLs菌逐年增多,且有多重耐药现象。
吴茜李杨方温伯平苏敏倪林仙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