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娟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溶血
  • 2篇新生儿溶血病
  • 2篇血型
  • 2篇溶血
  • 2篇溶血病
  • 2篇输血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浆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型系统
  • 1篇血型血清学
  • 1篇血性
  • 1篇阴性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技术
  • 1篇有效性
  • 1篇愈合
  • 1篇孕妇
  • 1篇溶血性

机构

  • 5篇江苏省苏北人...

作者

  • 5篇董娟
  • 4篇薛小萍
  • 1篇王倩
  • 1篇赵慧
  • 1篇刘海荣
  • 1篇卢岚
  • 1篇王玲
  • 1篇朱卫丽
  • 1篇陈晓曼

传媒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Rh阴性孕妇IgG抗体亚型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产前稀有血型孕妇IgG抗体亚型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接收的Rh(D)阴性孕妇81例,对所有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夫妇血型、孕妇不规则抗体、孕妇IgG抗体效价及其亚型含量、新生儿溶血相关试验,对产前稀有血型孕妇IgG抗体各亚型及新生儿溶血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产前稀有血型孕妇IgG抗体亚型与HDN的相关性。结果:81例孕妇中Rh-HDN总发生率为56.79%,母亲血清IgG1、IgG2、IgG3、IgG4亚型抗体检测含量高于非HDN组(P<0.05)。轻度黄疸组IgG1、IgG3亚型含量与中重度黄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IgG1是影响H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轻度黄疸组IgG1、IgG3亚型含量与中重度黄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例孕妇血清抗D抗体效价≥64者58例,产后新生儿20例发生重度HDN,进行换血治疗,换血率达34.48%。结论:稀有血型孕妇产前需检测血型抗体IgG亚型,对高效价孕妇需行IgG亚型分析,若IgG1、IgG22种亚型明显上升则应及时给予积极干预治疗,以实现早期精准诊断及治疗。
董娟薛小萍
关键词:稀有血型孕妇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血清学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新生儿溶血病(HDN)一般是指母婴血型(ABO系统或Rh、MN等系统)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不相配合的IgG型抗体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溶血病。其中以ABO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约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也是儿科最常见的急性溶血性疾病之一。
王玲卢岚赵慧朱卫丽王倩刘海荣陈晓曼董娟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ABO血型系统ABO系统溶血性疾病
POTTS评分在临床围手术患者输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运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标准(POTTS)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血。方法:300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运用POTTS指导输血,对照组运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指导输血,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输血量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冷沉淀因子及单采血小板的输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代浆液的使用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有一例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对照组无输血不良反应,两组输血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POTTS用于指导围手术期患者输血安全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输血,减少了血资源的浪费,值得推广。
董娟薛小萍
关键词:输血有效性
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讨论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合理安全用血管理中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明确管理工具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医院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从2012年6月起我院临床输血科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Play(计划)...
薛小萍董娟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
2024年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糖尿病足(DF)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造成创面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D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VS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P治疗。比较2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4周时病灶症状评分、足背动脉指标(血流量、管腔内径、搏动指数)。根据患者治疗4周时创面愈合情况,分为创面愈合良好组和创面愈合不良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DF患者创面愈合不良的关系。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病灶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流量、管腔内径、搏动指数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不良组溃疡面积、入院时空腹血糖(FBG)水平高于创面愈合良好组,Wangner分级为Ⅲ级、营养不良、吸烟患者占比高于创面愈合良好组(P<0.05);溃疡面积大、入院时FBG水平高及营养不良、吸烟是DF患者创面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RP联合VSD能够有效改善DF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足部血流;溃疡面积、入院时FBG水平、营养状况及吸烟与DF患者创面愈合不良有关。
董娟薛小萍
关键词:糖尿病足富血小板血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面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