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治疗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 将152 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根据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术后第2 天起经中心静脉输注能量制剂)、肠内营养(EN)组(术后第2 天起经鼻饲营养管补充EN制剂)、围术期EN 组(术前5~7d起即予口服EN 制剂+术后第2 天起经鼻饲营养管补充EN 制剂),观察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血清营养指标、消化道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予EN 治疗的2 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较TPN 组缩短(P<0.01);术前口服EN 制剂能提高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P<0.05),术后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术后予EN 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术前即予EN治疗效果更佳,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使用EN 为主适当加用肠外营养是适合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
- 祝鑫海具晟陈国平舒跃鲁高锋袁丰
-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营养治疗围术期营养风险
- RNA干扰HO-1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 2016年
-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血红蛋白加氧酶-1(HO-1)的表达,观察HO-1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构建的HO-1小分子RNA(siRNA)转染入肺腺癌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脂质体组(mock组)、阴性对照组(NC组)、HO-1 siRNA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以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细胞培养48、72h后,与blank组、mock组、NC组比较,HO-1 si RNA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均P<0.05),细胞凋亡率均增高(均P<0.05),G_0期/G_1期细胞比例均增高(均P<0.05),Transwell试验中穿膜细胞数均减少(均P<0.05)。结论 RNA干扰HO-1基因表达后能有效调控肺腺癌A549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
- 夏利龙具晟袁丰祝鑫海舒跃陈国平
- 关键词:肺肿瘤HO-1RNA干扰
-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治疗的研究
-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将152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根据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分为全肠内营养(TPN)组(术后第2天起经中心静脉输注能量制剂)、术后EN组(术后第2天起经鼻饲营养管补充肠内营养制...
- 祝鑫海具晟陈国平舒跃鲁高锋袁丰
-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营养治疗围手术期营养风险
- 文献传递
- 老年性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性食管癌患者(年龄〉60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手术治疗的82例老年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共清扫淋巴结数1358枚,其中阳性淋巴结数为210枚,比例为15.5%,术后病理证实有阳性淋巴结转移患者46例(56.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病变长度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对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以及手术方式不同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无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是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在老年性食管癌患者中,肿瘤浸润越深,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 罗静陈国平祝鑫海袁丰具晟
- 关键词:食管癌老年性淋巴结
- 外科手术治疗肺错构瘤疗效分析
- 2015年
- 目的总结肺错构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14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26例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结果26例肺错构瘤均完整切除,无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手术是肺错构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 袁丰陈国平舒跃祝鑫海具晟
- 关键词:肺肿瘤肺错构瘤外科手术
-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治疗的研究
-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治疗的时机和方法。<br> [方法]将152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根据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分为全肠内营养(TPN)组(术后第2d起经中心静脉输注能量制剂)、术后EN组(术后第...
- 祝鑫海具晟陈国平舒跃鲁高锋袁丰
- 关键词:老年患者食管癌营养支持疗法围手术期
- 大剂量氨溴索静脉注射在微创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静脉注射在微创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3月于浙江医院胸外科行微创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氨溴索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氨溴索组患者手术当天到术后3天静脉给予氨溴索注射液1000 mg/d;对照组在对应时间段给予相同体积0.9%Na Cl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动脉血气、肺功能标、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氨溴索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 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氨溴索组患者治疗后Pa O2、FEV1、FEV1/FVC、DLCO较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氨溴索组患者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ICU监护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院天数较短,总治疗费用较少(P〈0.05)。结论在微创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给予大剂量氨溴索静脉注射可改善血氧和肺功能,降低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 袁丰
- 关键词:氨溴索微创肺癌根治术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