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堂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134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国际竞争力:辨析与评估
- 2023年
- 当前,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利用ICT产业及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及增长趋势直观评估我国数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及潜在竞争力,其结果显示我国核心产业和产品具有基础弱、应用强的特征,与美日等国之间尚存较大差距,外需依存度高。因此,为准确评估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和国际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完善统计方法和制度。同时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积极推进自主基础研究,还要对接新的国际经贸规则。
- 袁堂军
-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力
- 我国可计算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被引量:7
- 2019年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和理念,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现状出发,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发展和文理融合发展的趋势。强调推动我国可计算社会科学研究发展需要避免的几个误区,比如偏重相关关系的研究而忽略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受样本数据偏差的影响而陷入"统计的胡说"现象,以及过度依赖于算法而导致结果偏差放大的现象等。随着文理融合时代的到来,统计学和数据处理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跨学科普及至关重要,需要尽早开展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设置,积极提供网络教育等相关知识普及的公共品。
- 袁堂军
-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社会科学计算机语言
- 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被引量:124
- 2009年
-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首先计算了资本的生产者成本以纠正简单使用资本存量所产生的偏差,然后测算了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而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原因。生产率测算的结果表明,1999—2004年间,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如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的生产率有明显的改善,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食品、纤维纺织等行业的生产率呈现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资源配置的扭曲不仅影响了生产率水平,也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资本收益率。国际比较的结果显示,在国际竞争比较激烈的机械、电子等行业,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同日韩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克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是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 袁堂军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服务国际竞争力要素市场扭曲
- 东日本大地震对国际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
- 2011年
- 此次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实体经济的供应链产生了较大冲击,使日本的制造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日本的金融体制相当健全,应对危机的反应十分迅速,赈灾资金迅速到位,同时,在消除灾后日元升值压力方面,日本金融体系的反应也是适当的,从而使日本国内及海外资金的流向保持了相对安定。从短期看此次灾害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大,然而从中长期来看,如果日本不能借此契机对自身的结构性问题进行调整,将有可能面临财政破产的危机,届时则有可能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严重的影响。
- 袁堂军
-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国际资本市场财政危机
- 怎样让中国大众多消费?
- 2009年
- 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为何能导致这么严重的全球金融大海啸,在我们看来,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以下两点,一是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失衡结构下各国经济抵挡外部冲击的能力会十分有限的问题,二是我们没有及时意识到金融创新滥用到一定程度会让一部分不知情的投资者在毫无风险意识的情况下输得血本无归的问题。于是,在“后危机时代”,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让没有参与全球化财富创造的主体去“分享”财富,也不能让不受监管的主体去“管理”这些财富。
- 孙立坚袁堂军
- 关键词:大众财富创造经济失衡全球金融金融危机
- 日本会从“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吗?被引量:1
- 2024年
- 日本企业的生产活动向海外转移对日本的贸易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日本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从上游参与开始,随当地采购的增加下游参与逐渐增加,因此基于常规贸易统计的贸易赤字并不意味着日本国际竞争力减弱。海外投资收益的持续增加推动了日本国民总收入增长,“投资立国”亦渐成雏形。然而,国内设备投资不足,股票和投资信托在日本家庭金融资产中占比较低,影响了海外投资收益的回流。强化国内企业总部功能、对外投资多元化、加快数字化转型等国内高附加值化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日本在国际分工中附加值份额,“贸易立国”仍将持续。积极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也可增强日本家庭和居民的投资意愿,促进海外投资收益回流并推动GDP增长。
- 袁堂军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对外直接投资贸易结构
- 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一、前言
随着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迅速扩大,东亚各国之间在产品和要素市场各方面的相互竞争与融合也日趋深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吸引了更多的跨国企业的直接投资.使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逐步成为跨国企业激烈角逐的“战场”。这种竞争所导致的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影响着区域内各国企业和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消长。日本经济产业省对于产业内贸易产品的结构分析显示,
- 袁堂军
- 关键词:生产率水平产业内贸易
- 行政改革成功的关键——基于行政职能转换路径的经济学解读
- 2014年
- 行政职能转换的目的是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前提下,实现行政手续的简便化,以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实现行政规制的缓和与取消。前者是通过简政放权来降低制度成本,激励创新和创意,让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国民福利。后者重在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竞争力。在考察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行政职能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展开分析,比较行政职能的类型及风险,可以得出:行政职能转换的基础和前提是信息公开和信息对称,风险可控的制度保障是第三方评价体系。行政改革并非是一句空喊的理想或靠一时的热情就能实现,针对不同领域和产业进行科学的测算,并制定具体可实施的方案,方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 袁堂军
- 关键词:第三方评价信息对称
- 国际分工结构调整和中国产业的发展
- 2013年
- 按照新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计算,我国大部分产业都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但部分产业已呈现从低端向高端递进的倾向。考虑到我国仍有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存在的现状,下一步改革开放的战略,不仅需要考虑如何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要素驱动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定,改革国内要素市场,提供更有效的基础设施以降低经济运行的制度性成本,利用效率驱动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达到临界条件的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递进的速度,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 袁堂军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国产业发展
- 如何挖掘中国大众消费潜力
- 2009年
- 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为何能导致这么严重的全球金融大海啸?究其原因,专家学者固然已经提出了很多很多,但是,在我们看来,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以下两点:一是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失衡结构下各国经济抵挡外部冲击的能力会十分有限的问题。
- 孙立坚袁堂军
- 关键词:金融创新中国经济金融危机产业资本经济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