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跃德
- 作品数:55 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基本体操训练对幼儿某些心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 1995年
- 对“1993年走向2000年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的各省市幼儿基本体操运动员的随机抽样测试,发现基本体操训练对幼儿的动作反应速度,平衡能力以及知觉、思维、注意等多项心理品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证实了某些人对幼儿从事基本体操训练可能会破坏幼儿的正常发育,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的疑虑是不必要的。
- 褚跃德韩旭张冰
- 关键词:幼儿基本体操智力心理特征
- 大学生运动员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问卷法探讨大学生运动员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1)大学生运动员的压力水平属于中等偏下水平;2)大学生运动员采取的主要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和幻想;3)大学生运动员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属于中等偏上;4)压力水平、应对方式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水平。结论:大学生运动员面临的压力和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 蔡文菊褚跃德王英春
- 关键词:压力源心理健康大学生运动员
- 不同刻板印象对动作学习的影响
- 1研究目的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比如我们通常认为南方人谨慎细致,北方人粗犷豪放;男性强壮有力,女性纤弱温柔等。激活刻板印象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Wheeler,Christian&P...
- 夏丽蓉褚跃德
- 不同内隐攻击性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注意偏向机制的眼动研究
-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攻击性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对愤怒面孔是否存在注意偏向,以及注意偏向的发生机制。首先,利用IAT测量80名大学生运动员不同的内隐攻击性水平,选取占前27%的参与者作为高攻击性水平组,后27%作为低攻击水...
- 李海玲褚跃德
- 关键词:眼动内隐攻击性
-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人际敏感性的中介作用
- 攻击性是当今社会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尤其在我国发生了很多高校恶性伤害事件,体现了进行攻击性研究的迫切性。中学生的攻击性正处于上升和发展的阶段,而且较倾向于将个体的攻击行为表现出来,因此研究中学生的外显攻击性,了解攻击性的...
- 左琛源毕海宁褚跃德
-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攻击性
- 文献传递
- 不同课程对学生个性的导向
- 1994年
- 根据体育课程和文化课程的比例差异以及体育课程教学要求和学习质量的不同,427名大学本科新生自然构成四组,进行两年的自然条件下的学习活动作为准实验处理。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次16PF测验的结果表明:1)不同组别的被试在个性的不同方面分别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也有个别因素(实验性)产生了消极的变化,提示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倡导求新思想和探索精神;2)从事不同比例的体育课程学习和文化课程学习,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只在L因素上(怀疑性)有所不同,提示不同性质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个性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仅限于个性的个别方面,影响的范围不是很大。
- 张力为毛志雄褚跃德
- 关键词:心理学体育16PF
- 运动道德推脱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
- 研究目的:前人研究表明,道德认同和运动道德推脱是影响运动员攻击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较高的道德认同、较低的运动道德推脱的运动员,其攻击行为可能更少。因此,本研究假设:道德认同会调节运动道德推脱与运动员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在...
- 李彦儒褚跃德
- 关键词:道德推脱道德认同
- 从92—93年我国心理学研究动态看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 以《心理学报》、《心理科学》、《体育科学》三种权威性学术刊物92的和93年发表的论文为基础,对我国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指出,中国运动心理学致力于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竞赛解决...
- 褚跃德张力为张冰张薇
- 关键词: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 文献传递
- 体育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社会比较倾向与心理控制源的作用
-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了解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现状,以及社会比较倾向与心理控制源在就业焦虑上的预测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对某体育院校221名毕业生在3月份与4月份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TAI》、《INCOM》、《IPC...
- 孙艺家褚跃德郭璐王英春
- 关键词:就业焦虑心理控制源体育院校
- 道德认同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影响:运动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 <正>1研究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认同相比道德判断对不道德行为(攻击行为)更有预测效力,道德认同是道德判断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调节机制,而运动员又会采用运动道德推脱使道德认同这一调节机制有选择的失效,进而产生不道德行为(攻...
- 李彦儒褚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