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舒婷

作品数:45 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乳腺
  • 21篇乳腺癌
  • 21篇腺癌
  • 10篇乳房
  • 7篇术后
  • 7篇皮瓣
  • 7篇背阔肌
  • 6篇乳房重建
  • 6篇超声
  • 6篇超声引导
  • 5篇肿瘤
  • 5篇肌皮
  • 5篇肌皮瓣
  • 5篇根治术后
  • 5篇改良根治术
  • 5篇改良根治术后
  • 4篇血清
  • 4篇肿块
  • 4篇抗体
  • 4篇背阔肌皮瓣

机构

  • 31篇柳州市人民医...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作者

  • 42篇覃舒婷
  • 25篇张敏敏
  • 22篇莫军扬
  • 17篇唐茜
  • 8篇赵敏
  • 5篇陆云飞
  • 4篇黄平
  • 4篇向川江
  • 4篇庄亚强
  • 4篇何冰玲
  • 4篇陈丽明
  • 3篇周韬
  • 3篇李贤莉
  • 3篇黄宇霞
  • 3篇许彪
  • 3篇张步林
  • 3篇杨媛媛
  • 3篇黄洁
  • 3篇谢柳艳
  • 3篇万敏

传媒

  • 4篇影像研究与医...
  • 3篇广西医学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蛇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残腔注水试验在乳腺较大良性肿块麦默通旋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残腔注水试验在乳腺较大良性肿块麦默通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乳腺较大良性肿块患者106例,共160个病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个病灶。观察组在麦默通旋切术中在超声引导下向残腔内注入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混合液观察有无病灶残留,对照组采用常规麦默通旋切术,术后超声检查有无病灶残留。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残留及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发现14个残留病灶,立即行再次手术,术后6个月无复发。对照组术中发现2个残留病灶,立即行再次切除至确定无肿物残留,术后6个月复发6个病灶。观察组术中残留病灶发现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乳腺较大肿块者行麦默通旋切术中残腔注水试验可有效防止残留病灶,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赵敏何冰玲覃舒婷张敏敏
关键词:注水试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9
2015年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7月手术治疗0~ⅢA期女性乳腺癌患者224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乳房重建)组(n=42)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单纯改良根治)组(n=182),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积液、皮瓣坏死、患肢及肩关节活动、引流时间及开始辅助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房重建组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单纯改良根治组(P〈0.01)。乳房重建组患者重建乳房外形美学评价明显优于单纯改良根治组(P〈0.01)。随访期间两组转移率、复发率、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可以达到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相当的疗效,且其重建乳房外形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并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乳房的外形美观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对早期乳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张敏敏莫军扬覃舒婷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背阔肌皮瓣
乳房假体包膜挛缩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乳房包膜挛缩是乳房假体植入隆乳术或乳房重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膜挛缩会造成乳房外形改变及疼痛,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是造成患者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包膜挛缩的发生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相应的预防措施也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就乳房假体包膜挛缩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降低乳房包膜挛缩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手术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韦业刚冯韦丽覃舒婷唐茜莫军扬
关键词:乳房假体包膜挛缩
一种便于清洁的快速切换电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的快速切换电刀,包括电刀握把和清洁支撑后杆,电刀握把左侧固定安装有清洁支撑后杆,电刀握把右侧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右端固定安装有外接线路,电刀握把外侧设置有按钮,清洁支撑后杆为倾斜的锥形杆结构,...
陈岩王凤伟覃舒婷韦嫄嫄唐茜张敏敏莫军扬
文献传递
单手回套针帽辅助用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手回套针帽辅助用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前端设置有导向部、后端连接有支撑座的套体,套体内设置有前大后小的套槽,导向部开设有前大后小与所述套槽相连通的导槽。套体的材料采用弹力塑胶。支撑座为圆形...
向川江韦征霞曾柳玲黄宇霞万敏覃舒婷莫军扬杨媛媛周意李贤莉胡轶谢柳艳陈丽明苏妮黄洁郑小娟韦晓春张燕华张春园韦雪连韦丰慧张莉旋王雅婷
文献传递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20例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行保留皮肤或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的疗效。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或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时背阔肌皮瓣再造乳房术。结果术后Harris标准分级,良好18例(90.0%),一般2例(10.0%)。结论保留皮肤、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行乳房再造,切口隐蔽,再造乳房形态效果好,即时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手术技术安全可靠。
莫军扬覃舒婷张敏敏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再造背阔肌肌皮瓣
乳腺癌miR-206、miR-155表达与ER、PR的相关性研究
莫军扬覃舒婷张敏敏唐茜向川江陈丽明黄平戴文斌周韬覃键卢林捷陈岩程梁耕韦征霞
课题来源及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通过ER转录因子的作用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Luminal A、B型患者,手术化、放疗后接受5~10年的内分泌药物治疗是降低患者...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药物治疗肿瘤治疗
横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术后静脉危象处理2例被引量:3
2017年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乳腺肿瘤医学部实施的乳腺癌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乳房重建术中,有2例术后发生皮瓣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处理,抢救皮瓣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例患者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住院患者。
覃舒婷李顺荣曾敏华朱李玲张敏敏唐茜
关键词:静脉危象乳房重建术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皮瓣移植
背阔肌转移乳房重建术后专用胸衣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阔肌转移乳房重建术后专用胸衣,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它包括由前片和后片构成的胸衣体,前片包括有前外层、前中层和前内层;前内层中部设置有前片连接件,前片连接件两侧开设有前内层通孔,前内层上边缘设置有肩带、...
向川江曾柳玲韦征霞万敏黄宇霞周意莫军扬覃舒婷谢柳艳韦嫄嫄周文娟梁业云邓煜霓陈丽明杨媛媛李贤莉黄洁梁露杨润廖利霞张敏敏唐茜胡轶
文献传递
人胃癌组织淋巴管新生的超微结构观察
2008年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微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探讨胃癌淋巴转移机制。方法:取人胃癌中心区、周边区及正常区组织块,常规固定,树脂包埋,半薄切片,光镜下定位,检出淋巴管经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人胃癌中心区未见淋巴管;胃癌周边区较正常区微淋巴管增多分别为(3.20±1.152)个和(2.10±0.968)个,t=3.270,P=0.002,管腔较小分别为(204.83±103.71)μm2和(1521.48±794.66)μm2,t=-5.315,P=0.000,开放连接增多(23/59个和4/66个),χ2=12.895,P=0.000,淋巴管破坏增多(38.80%和4.76%),χ2=15.674,P=0.000;淋巴转移组胃癌周边区比无淋巴转移组胃癌周边区淋巴管多分别为(3.50±1.225)个和(2.50±0.548)个,t=2.523,P=0.021,被破坏的淋巴管多(46.15%和13.33%),χ2=5.281,P=0.022,开放连接/非开方连接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7,P=0.641。结论:人胃癌周边区存在淋巴管新生;胃癌细胞进入淋巴管的主要途径可能是胃癌周边区被破坏的淋巴管。
刘庆仪陆云飞覃舒婷吴非万福强严茂军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转移超微结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