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雅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储层
  • 2篇油田
  • 2篇润湿
  • 2篇润湿性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砂岩
  • 1篇低渗透砂岩储...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研究
  • 1篇延安组
  • 1篇延长组
  • 1篇油藏
  • 1篇油藏地球化学
  • 1篇润湿反转
  • 1篇润湿角
  • 1篇砂岩
  • 1篇砂岩储层

机构

  • 4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篇许雅
  • 2篇何文祥
  • 1篇郭玮
  • 1篇刘军锋
  • 1篇王涛
  • 1篇谭文才
  • 1篇方国庆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国外测井技术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砂岩储层润湿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润湿性是储层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是影响油藏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低渗透砂岩油藏中储层润湿性影响作用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目前储层润湿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系统总结出储层润湿性的形成机理、表现特征、润湿程度的衡量标准及影响储层润湿性改变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测定储层润湿性的几种方法和技术。认为:弄清润湿性的形成机理是有效减低润湿性对储层伤害的关键;了解润湿性的表现特征是形象认识储层润湿性影响的有效方式;对储层润湿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针对性的选用测定润湿性的方法和技术。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因润湿性改变而造成储层伤害的有效措施,合理利用各种方法减小砂岩储层润湿性伤害作用,提高砂岩油藏的开发效果。
许雅谭文才王涛
关键词:低渗透砂岩储层润湿角润湿反转吸入法
港东开发区水淹前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为了探索水驱前后储层微观变化规律,指导油田注水开发,以探井和开发中后期检查井的岩心分析数据为基础,采用储层地质学和开发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港东开发区水淹前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总体表明,水淹后次生粒间孔隙更加发育,特大粒间孔隙增加;中粗砂岩孔径和喉道增加,而粉细砂岩孔径和喉道减小;对于河道砂体,储层的孔、渗物性变好,泥质质量分数降低,颗粒中值变小;储层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发展;室内实验结果显示,注水后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有一定程度增加。认识上述变化规律,对油田开发后期制定生产措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何文祥许雅
关键词:检查井孔喉润湿性
马岭油田北三区河流相储层构型综合地质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依据Miall河流相储层构型理论,综合应用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和油藏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长庆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1储层构型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Miall构型要素划分方案,将延101划分为河道、废弃河道、溢岸及洪泛平原细粒沉积4种构型要素,各构型要素间存在复杂的组合关系。具体表现为:多期河道侧向叠加,堤岸砂体位于砂体的边缘,两条河道之间由于侧向侵蚀作用而不发育溢岸沉积;多期河道侧向叠加,在两期河道之间残留堤岸砂体或泛滥平原沉积;两期河道之间堤岸砂体被冲刷剥蚀,大片砂体为河道沉积;河道砂体内发育废弃河道。同一地层单元内,可同时出现上述几种情况。
何文祥许雅刘军锋郭玮
关键词:马岭油田油藏地球化学
姬塬油田延安组延8-延10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姬塬油田延安组的储层渗流特征选择适合该地区的渗流参数,利用聚类方法对各代表井渗流参数的相关性进行聚类分析,确定流动单元的类型,进而根据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全区未知砂体进行预测,确定研究区流动单元空间分布。最终将姬塬油田延8-延10储层流动单元分为3类(A、B、C类);A、B类流动单元是进一步挖潜的主要区域,C类流动单元是目前油田稳产的接替井区。
方国庆许雅
关键词:延长组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