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桂先
- 作品数:167 被引量:1,423H指数:22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好氧高温猪粪堆肥重金属(Cr、Cd、Pb)钝化剂及其添加比例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采用连续提取法研究猪粪好氧堆肥处理中重金属浓度和形态的变化以及不同添加比例的重金属钝化剂对其浓度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堆肥处理后,重金属Cr、Cd和Pb的浓度普遍升高;堆肥处理能促进重金属Cr、Cd和Pb的形态向活性降低的方向转化,因此堆肥处理可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在3种重金属钝化剂及不同添加比例处理中,重金属Cd、Pb和Cr的最佳钝化剂及添加比例分别为2.5%沸石、7.5%膨润土和7.5%沸石;其对堆肥可交换态重金属Cd、Pb和Cr的钝化效果分别为87.8%、17.8%和45.2%。
- 刘浩荣宋海星荣湘民刘强谢桂先陈历儒周成
- 关键词:钝化剂好氧堆肥
- 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洞庭湖区是湖南省重要的粮、棉、油、渔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洞庭湖区种养殖业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田化肥、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等向洞庭湖排放增多,庭湖水体污染加重。在国家及省部级多项课题的支助下,课题组从2006年...
- 刘强荣湘民谢桂先彭建伟宋海星张玉平
- 关键词: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种植业养殖业
- 文献传递
- 覆盖与生态拦截对旱地土壤地表径流和氮素流失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田间径流小区定点观测试验,研究旱地土壤在降雨条件下产流量,氮素流失的特征。结果表明,旱地土壤上,采用秸秆覆盖与厢沟种植大豆,可有效的减少地表径流量以及因地表径流引起的氮素流失,且两者共同作用时,效果更明显。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秸秆覆盖、厢沟种植大豆、秸秆覆盖+厢沟种植大豆的径流总量分别减少21.7%,24.2%,39.5%;NH+4-N流失量分别减少40.8%,49.3%,64.4%;总氮流失总量分别减少23%,34.1%,62.2%;水溶性氮流失总量分别减少31.4%,60.3%,62.2%。同时,秸秆覆盖与厢沟种植大豆共同作用时比两者单独作用更能有效的减少NO-3-N流失总量。
- 张宇荣湘民王心星周亮张玉平刘强谢桂先宋海星
- 关键词:旱地土壤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秸秆覆盖大豆
-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谷草转氨酶与天冬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为了探明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能够提高稻米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机理,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三壮三高栽培法、常规栽培法对高蛋白和低蛋白两个水稻品种功能叶及籽粒中谷草转氨酶(GOT)与天冬氨酸激酶(A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三壮三高栽培法、常规栽培法相比,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及籽粒中GOT和AK的活性,且在高蛋白品种和低蛋白品种上都有较好的效果;功能叶中GOT和AK的活性分别提高了6.42%~26.95%和21.20%~266.67%,籽粒中GOT和AK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78%~28.82%和9.09%~263.79%.
- 彭辉辉刘强荣湘民彭建伟谢桂先张玉平陈煦石其伟
- 关键词:水稻谷草转氨酶天冬氨酸激酶
- 不同栽培法对饲用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5年
- 为了寻找能提高饲用稻糙米蛋白质含量的优化栽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生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栽培法对饲用稻湘早籼24号氮代谢几种关键酶活性及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栽培法能明显增强水稻功能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蛋白水解酶及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等几种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从而显著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水稻糙米的蛋白氮含量以推荐栽培法处理最高,比常规栽培法处理提高了9.8%,其次为氮高量栽培法,比常规栽培法提高了7.5%.
- 陈军文刘强荣湘民谢桂先彭建伟朱红梅
- 关键词:饲用稻酶活性蛋白质含量栽培方法
- 磷肥减施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磷肥减量施用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P2O5施用72~90 kg/hm2、晚稻P2O5施用48~60 kg/hm2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改善水稻的光合特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与常量磷肥处理(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90、60 kg/hm2)相比,磷肥减量10%(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81、54 kg/hm2)和磷肥减量20%处理(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72、48 kg/hm2)的早、晚稻不减产,磷肥利用率提高4.37%~24.29%,磷肥农学利用率提高1.39~4.27 kg/kg;磷肥减量30%(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63、42 kg/hm2)处理的早、晚稻减产显著,减产幅度达5.05%~6.06%,磷肥利用率降低5.66%~11.77%。综合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在试验所在地的双季稻生产中,磷肥减量10%~20%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 易均谢桂先刘强田昌谭力彰李旭何石福石敦杰
- 关键词:磷肥双季稻光合特性磷肥利用率
- 不同氮效率油菜SPS和PEPC活性差异及其对籽粒产量与油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分别控制着植物体内的碳骨架向碳代谢和氮代谢的流转,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为探明氮高效油菜品种在高效利用氮素的同时协调籽粒蛋白与油分累积矛盾的机理,研究了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的SPS与PEPC活性差异及其对籽粒油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培试验,以氮高效品种27号(H)与氮低效品种6号(L)为试验材料,在常氮(N)与低氮(S)条件下,研究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苗期到花期叶片与角果发育初期的角果、角果发育中期的角果皮与籽粒中SPS与PEPC活性变化及差异、生长后期碳素转运量与转运率以及收获期籽粒油分含量的差异。【结果】两种供氮水平下,氮高效品种27号的产量与籽粒油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6号,品种优势明显;且氮高效品种27号苗期到花期叶片与角果发育初期的角果、角果发育中期的角果皮与籽粒中的SPS与PEPC活性均高于氮低效品种6号,两种供氮水平的规律相同,但是SPS与PEPC活性的比值(SPS/PEPC)却因生育期不同而异,营养生长期叶片中氮高效品种27号的SPS/PEPC高于氮低效品种6号,开花期品种间叶片SPS/PEPC相近,角果发育期主要生殖器官中的SPS/PEPC值氮高效品种反而低于氮低效品种。说明氮高效品种向碳代谢和氮代谢输送的碳骨架在全生育期均多于氮低效品种,而碳代谢对氮代谢的响应只在生育前期强于氮低效品种,生育后期则相反。碳素转运量与转运率、籽粒油分含量与产量也是氮高效品种大于氮低效品种,这可能为氮高效品种协调籽粒蛋白与油分累积矛盾的重要生理机制。供氮水平对上述各指标有不同的影响,籽粒产量、PEPC活性、碳素转运量及转运率以常氮处理高于低氮处理,而油分含量、SPS活性及SPS/PEPC以常氮处理低于低�
- 余佳玲宋海星谢桂先张振华廖琼官春云
- 关键词:油菜SPSPEPC碳氮代谢
- 肾母细胞瘤中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cyclinD1和P16蛋白在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6例肾母细胞瘤和8例正常肾脏组织中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1)肾母细胞瘤中cyclinD1及P16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56%(20/36)、61.11%(22/36);肾母细胞瘤组cyclinD1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组织P16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分型、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对cyclinD1和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3)cyclinD1蛋白与P16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cyclinD1蛋白的高表达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密切相关。(2)cyclinD1和P16蛋白的浆型表达与该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 周峥珍谢桂先范丽明陈卫坚李梨平覃亚斌
-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CYCLIND1蛋白P16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一种柑橘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专用肥,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磷酸二氢钾8%~12%、磷酸二铵10%~15%、硝酸钾10%~15%、硫酸铵8%~12%、粉末尿素15%~18%、树脂包膜尿素6%~8%、硫衣包膜复混肥10%~15%...
- 彭建伟张玉平彭勇田昌王刚孙梦飞谢桂先荣湘民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油菜氮素利用效率的方法
- 一种提高油菜氮素利用效率的方法,是一种降低油菜植株硝态氮含量从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方法,将油菜幼苗在玻璃网室中用Hoagland完全营养液(营养液组成为5mmol/LKNO<Sub>3</Sub>,1mmol/LKH<S...
- 张振华宋海星刘强荣湘民彭建伟谢桂先张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