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睿之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吕梁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小板
  • 2篇骨髓
  • 1篇地西他滨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小板增多
  • 1篇血小板增多症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病患者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异常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血小板...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增多症
  • 1篇增生

机构

  • 5篇吕梁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贾睿之
  • 2篇范益平
  • 2篇李明利
  • 1篇叶进科
  • 1篇段晓明
  • 1篇刘晋华
  • 1篇张信国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联用α-干扰素和羟基脲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联用α-干扰素和羟基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吕梁市人民医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57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30)和乙组(n=27)。对甲组患者使用羟基脲进行治疗。对乙组患者联用α-干扰素和羟基脲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药效持续的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持续的时间、出血性并发症、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的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药效持续的时间和症状完全消失持续的时间均长于甲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患者,P<0.05。结论: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联用α-干扰素和羟基脲进行治疗,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控制其病情的进展。
李明利贾睿之张信国刘晋华段静静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Α-干扰素羟基脲
护理干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中度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哮喘发作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范益平贾睿之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氨磷汀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氨磷汀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成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5例,均给予氨磷汀0.4 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周5次;雷公藤多苷初始剂量为10 mg/次,2次/d,1周内用量渐增至每日1 mg/kg,4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外周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完全反应9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均在用药1周内外周血小板水平开始上升,出血症状缓解;治疗后2-3周外周血小板计数上升最明显,1个疗程后外周血小板计数上升速度趋于平稳。各阶段外周血小板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骨髓巨核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原始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降低,成熟障碍现象明显减轻(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比较CD3﹢、CD4﹢比例明显提高,CD8﹢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增大( P﹤0.05);未出现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磷汀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有效。
贾睿之李明利段晓明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氨磷汀雷公藤多苷
地西他滨联合支持治疗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属于克隆性干细胞疾病,具有白血病转化的固有趋势.目前的诊断基于外周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无效造血、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以及细胞遗传学异常.地西他滨可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活性,降低DNA甲基化,从而抑制肿瘤增殖、防止耐药性发生[1].作为目前最强的DNA甲基化特异性抑制剂,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对于低危MDS患者,支持疗法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目前支持疗法联合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低危MDS的效果及预后仍存在疑问[2].本研究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支持治疗对MDS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贾睿之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细胞遗传学异常骨髓造血干细胞髓系细胞肿瘤增殖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观察
2014年
感染、贫血、出血是恶性血液病常见表现,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逐渐增高,治疗手段仍以常规化疗、放疗或骨髓移植治疗为主。因本病累及骨髓,故化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均明显且严重,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肝肾毒性及对免疫功能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患者治疗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调节免疫状态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中药复方制剂因多效性、复杂性和某些成分的双向调节性[1]在联合化疗方面拥有独特疗效。本研究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 QOL)与免疫功能,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贾睿之范益平叶进科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恶性血液病联合化疗血液病患者骨髓抑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