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与CT影像表现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与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6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MRI与CT影像学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全部60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扫病变表现为低于肝实质密度,内有脂肪密度,边缘比较清楚。增强扫描发现动脉期非脂肪病变强化显著,与同层主动脉密度、血管瘤强化形式相近,内有显著强化的数量不一的条索状影,脂肪成分没有强化,对门静脉期进行增强扫描发现,病变为高密度。MRI影像学特征表现为:T1WI显示病变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T2WI也显示病变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利用T1脂肪抑制序列后,高信号转变为不均匀低信号。结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应用MRI与CT影像检查均会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可将MRI与CT影像检查作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方式。
- 赵丰平
- 关键词: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RICT影像
- 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的诊断价值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评价PET-CT双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PET-CT中心就诊的SPN患者152例,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并且手术后病理确诊其结节的良恶性。比较良恶性结节患者的早期SUVmax值、延迟期SUVmax值、代谢滞留指数的差异和各肿瘤症像显示率的差异。SUVmax值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152例SPN患者术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恶性结节92例和良性结节60例,恶性结节早期SUVmax值(7.86±3.15)、延迟期SUVmax值(9.03±3.49)、代谢滞留指数(20.59±12.87)均高于良性结节SUVmax值(3.36±2.88)、延迟期SUVmax值(3.12±2.64)、代谢滞留指数(10.46±3.59)(P<0.05);恶性结节的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的显示率高于良性结节(P<0.05);早期SUVmax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70.07(95%CI:57.95,82.1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2.17%和96.67%;延迟期SUVmax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3.19(95%CI:87.69,98.6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48%和83.33%;代谢滞留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7.90(95%CI:80.20,95.5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1%和80.0%。结论 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赵丰平杨燕青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
- 高原地区冠状动脉形态和冠心病的VCT研究
- 张永海孙艳秋白峻虎杨梅董永兴刘素萍李兴华汪静静王学玲赵丰平王照谦
- 选取200例世居高原的冠心病患者,分别测量左冠主干及各段分支、右冠主干及分支的管径(非狭窄段)、评估冠脉重构,计算心功能指标SV、EF值和左室游离壁中段的增厚率,按冠脉狭窄部位程度及性别、年龄匹配选取平原200例冠心病患...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
- 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MR对比延迟强化特征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伴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LVAA)的MRI对比延迟强化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HCM伴LVAA患者45例,均接受心脏MRI检查。结果其中30例有瘤壁MRI对比延迟强化(强化组),15例无瘤壁MRI对比延迟强化(无强化组)。强化组患者左心室质量为(105.54±45.54)g/m^(2),明显高于无强化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时间为86.50个月,明显快于无强化患者的110.31个月(P<0.05);强化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00%,明显高于无强化患者(P<0.05)。结论HCM伴LVAA患者MRI对比延迟强化有一定临床价值,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帮助。
- 赵丰平杨燕青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磁共振成像预后
- 胰腺癌CT灌注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胰腺癌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身体检查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行CT灌注成像,比较两组患者BF、PS、BV、MTT及PS/PF等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BF、BV均低于对照组,PS、PS/B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T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BF、PS、BV及PS/BF等可作为胰腺癌的CT灌注指标,为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提供重要信息。
- 赵丰平
- 关键词:胰腺癌CT灌注成像
-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经过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包括病灶的形态、边缘、大小、内部结构、与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等。结果全部50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CT表现主要为病灶大部分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均匀的类圆形团块状阴影;病灶大部分为单发;部分患者可见空洞形成,支气管充气征和钙化情况比较常见;肺下叶病灶比较常见。结论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虽然存在多样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征性,临床诊断时要根据相关检测和临床病史来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赵丰平
-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CT
- 不同管电压下前瞻性心电门控双源CT诊断冠心病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本研究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双源CT低管电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管电压分为观察组(管电压80 kV)和对照组(管电压100 kV),观察两组诊断情况、图像质量等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升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开口、左冠状动脉开口管腔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辐射剂量(E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75次/分患者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优于心率≥75次/分患者(P<0.05)。因此,前瞻性心电门控双源CT低管电压在冠心病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图像质量好、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同时心率会影响图像质量。
- 贾蕾高律萍曹成瑛赵丰平
- 关键词:冠心病
- 用CT检查诊断骨关节结核的准确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用CT检查诊断骨关节结核的准确性。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查的50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先对这50例患者进行CT检查,再对他们进行手术探查,并将他们进行手术探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然后比较这50例患者进行CT检查结果与进行手术探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经CT检查发现,这5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患有骨关节结核。经手术探查后证实,这50例患者全部患有骨关节结核。用CT检查诊断骨关节结核的准确为96%,漏诊率为4%。经CT检查发现,这5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患有边缘型骨关节结核,有17例患者患有附件型骨关节结核,有7例患者患有韧带下型骨关节结核,有6例患者患有中心型骨关节结核。经手术探查后证实,上述检查结果完全准确,但有1例附件型骨关节结核患者和1例韧带下型骨关节结核患者被漏诊。经CT检查发现,这5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存在骨质疏松和骨质损伤的症状,有37例患者存在软组织脓肿的症状,有39例患者存在关节坏死和钙化的症状。经手术探查后证实,上述检查结果完全准确。结论 :用CT检查诊断骨关节结核的准确性很高,而且能准确地发...
- 赵丰平
-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CT检查
- 外泌体miRNAs对慢性高原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 2022年
- 目的:为慢性高原病(CMS)的诊断提供简便可行的诊断方法,从慢性低氧暴露下小鼠血清外泌体(EXO)miRNAs表达谱改变来探讨EXO-miRNAs对CMS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建立低氧动物模型,提取血清EXO,应用沉淀法分离、电子显微镜进行鉴定,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血清EXO-miRNAs表达谱,通过GO及KEGG富集分析差异性miRNAs的主要作用通路。选择CM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对上述测序结果进行验证,ROC曲线分析具有CMS诊断潜力的EXO-miRNAs。结果:高海拔组有7个miRNAs表达上调,19个miRNAs表达下调。差异性miRNAs的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主要集中在Ras信号通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选择测序结果升高和降低前3位的miRNAs在CMS组及对照组中进行验证分析,结果与小鼠EXO测序结果类似。与对照组比较,CMS组的miR-5100,miR-7653-5p,miR-3084-5p表达升高,miR-704,miR-184-3p,miR-378a-5p表达降低(P<0.001)。6种差异性EXO-miRNAs的AUC值全部大于0.70,提示均存在诊断价值。miR-5100的AUC值为0.81(95%CI为0.75~0.87,P<0.001),以>1.84(Fold change)为阈值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68.89%和80.00%,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CMS患者血清EXO-miRNAs表达谱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其分子机制与CMS患者症状体征较为吻合。其中miR-5100作为CMS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望成为新的诊断CMS的参考指标。
- 张轶凡赵丰平
- 关键词:慢性高原病
- 多排螺旋CT对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的CT鉴别诊断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对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的CT鉴别诊断。方法整群收集该院2011年5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135例浸润性肺腺癌和浸润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所有患者在开展手术之前均实施多排螺旋CT扫描。结果病灶形态包:有76个表现为不规则形,另外59个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本组患者的病灶边缘情况为:有89个为分叶,另外46个为毛刺;患者的病灶内部结构:有38个为空泡征,有35个为支气管征;邻近结构:有49个为血管集束,65个为胸膜凹陷,另外21个为血管增粗。浸润性腺癌与浸润前病变在CT征象以及病灶直径方面通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肺腺癌的实性部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前病变在纯磨玻璃结节中大约占据了66.78%,混合性密度磨玻璃结节在浸润性腺癌中的比例为91.67%,病灶直径最小为浸润前,最大为浸润性腺癌,并呈现递增的势态发展。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比较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
- 赵丰平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