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云霞

作品数:1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3篇腰椎
  • 3篇甘精胰岛素
  • 2篇胸腰段
  • 2篇腰段
  • 2篇腰椎管
  • 2篇腰椎管狭窄
  • 2篇摇摆
  • 2篇治疗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退行性
  • 2篇椎管
  • 2篇椎管狭窄
  • 2篇减压术
  • 2篇骨折

机构

  • 15篇包头市第四医...

作者

  • 15篇赵云霞
  • 11篇李培钢
  • 7篇王平
  • 5篇刘彩凤
  • 2篇郭保俊
  • 2篇王凌
  • 2篇郭文霞
  • 2篇李中荣
  • 2篇王朝霞
  • 2篇施振强
  • 2篇樊越涛
  • 2篇李欣欣
  • 1篇明燕
  • 1篇宋硕茹
  • 1篇乔利云
  • 1篇曹念蒙
  • 1篇段慧英
  • 1篇王秀珠
  • 1篇王丽娟
  • 1篇王拴柱

传媒

  • 6篇实用糖尿病杂...
  • 4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第十届全国骨...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栓通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观察
2011年
3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给予静脉用血栓通20天,治疗前后检测下肢动脉彩超,踝肱动脉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双下肢各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甘油三酯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定量明显降低,踝肱动脉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栓通能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状态,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及甘油三酯水平。
赵云霞王平刘彩凤李欣欣郭文霞段慧英
关键词:血栓通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
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三种胰岛素治疗方案比较研究
2011年
选择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胰岛素泵组20例、长效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20例、预混胰岛素组20例。结果胰岛素泵组和甘精胰岛素组治疗后血糖低于预混胰岛素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组治疗所需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小、血糖控制更平稳、低血糖发生率小,值得临床推广,适合于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
王平汪静王朝霞刘彩凤赵云霞王凌樊越涛
关键词:胰岛素泵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围手术期
升降式悬吊+摇摆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168例
本文介绍了1996-2002年采取以伤椎为中心利用自制可升降式悬吊牵引+左右摇摆复位法治疗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168例,随访126例,98.4%获满意效果.主要内容有: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
李培钢赵云霞李中荣
关键词: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文献传递
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体会
2014年
对20例肥胖T2DM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12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血糖、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C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BMI、甘油三酯TG、胆固醇TG水平均明显下降,而空腹C肽(F-CP)2hC肽(2h-CP)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控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并降低体重。
赵云霞李培钢王平刘彩凤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甘精胰岛素肥胖型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辅助治疗糖尿病难治性足溃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加局部创面清创,应用VSD治疗使溃疡愈合。结果:30例Wagner分级4级的糖尿病足患者经VSD治疗1~4个疗程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被肉芽组织覆盖,创面平均愈合时间(75±21)d,较较长规换药组平均愈合时间(80±22)d明显缩短。结论: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改善局部血运,减少局部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赵云霞李培钢王平
关键词:足溃疡
放射免疫法和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微粒体蛋白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采用发光法,放射免疫法(RIA),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抗体(TM-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对包头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14例桥本甲状腺炎(HD)和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 RIA 法检测 TG-Ab、TM-Ab及 CLIA 法测定 TG-Ab、TPO-Ab 的水平。结果 HD 患者 RIA 法检测 TG-Ab、TM-Ab 和 CLIA 法检测TG-Ab、TPO-Ab 均高于正常水平,甲亢患者两种方法的42例检测结果均有1项以上增高;14例 CLIA 法检测 TG-Ab TPO-Ab有1项以上增高,但 RIA 法检测 TG-Ab TM-Ab 均为阴性;其余24例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为正常水平。相关系数比较:方法内 TG-Ab 和 TM-Ab r=0.93(RIA 法),TG-Ab 和 TPO-Abr=0.16(CLIA 法);RIA 法和 CLIA 法 TG-Abr=0.55,TG-Ab 和 TPO-Abr=0.62。结论 (1)对于桥本甲状腺疾病患者,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基本等同。(2)对于甲亢患者,RIA 法测定两种抗体阳性率低于 CLIA 法。(3)RIA 法测定的 TG-Ab 与 TM-Ab 相关性很好,CLIA 法测得 TG-Ab,TPO-Ab 相关性不明显,说明 CLIA 法测 TPO-Ab 特异性高,更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4)CLIA 法由于灵敏度高,定量精细,结果更有利于病情判定及疗效观察。所以测定这两种甲状腺自身抗体,CLIA 法比 RIA 法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云霞李培钢王秀珠王凌乔利云宋硕茹郭保俊王平
关键词:放射免疫法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疾病
椎管减压术及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
2011年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采用减压术后,用Dynesys弹性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及上下小关节完整性,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26例行椎板切除减压并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术后随访平均1年6个月。结果患者下肢痛显著减低,平均步行距离显著提高超过了1000 m。没有发现椎体不稳症进一步进展的迹象。结论对于脊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老年患者,椎管减压并用动态稳定系统固定能得到与目前标准的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相近的临床效果,保证足够的稳定性,防止滑脱和脊椎不稳进一步发展,无需植骨。
李培钢赵云霞曹念蒙
关键词:腰椎不稳减压术非融合
选择性腰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8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O2-O3混合气体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椎间盘膨出32例,突出56例。在CT监视下采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间孔周围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浓度60%的臭氧25ml,椎间孔周围注射浓度40%的臭氧15-20ml。结果随访3-18个月,有效7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8%),无效(10.2%)。结论臭氧髓核注射能消融髓核。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有效安全的方法。
李培钢赵云霞张沁昕陈利明李晓勇刘波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臭氧
开搏通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衰中心律失常26例临床分析
1997年
通过对26例糖尿病性冠心病心衰中心律失常给予开搏通治疗,并与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组对照,结果表明,开搏通能降低CHF死亡率,抑制心衰伴有的心律失常,提示其治疗CHF具有良好作用。
郭保俊赵云霞王丽娟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糖尿病
仰卧升降式悬吊+摇摆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2004年
目的仰卧升降式悬吊+摇摆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疗效观察。方法我院1996—2003年采取以伤椎为中心利用自制可升降式悬吊牵引+左右摇摆复位法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207例,随访161例。结果本疗法治疗胸腰段稳定椎体骨折,复位满意,满意率98.8%。结论可升降悬吊+摇摆可调性复位,使椎体在持续过伸位左右摇摆,将嵌插的椎体摇动张开。既可以通过前纵韧带和椎间盘作用于病椎前部,使压缩成楔形椎体复原,又可以由后纵韧带和椎间盘作用于病椎后部使压缩椎体复位和突入椎管的骨块复位。升降式悬吊牵引架可以随时调节高度,具有安全性、创新性、科学性,适用性更全面。
李培钢赵云霞李中荣施振强郝建军
关键词:摇摆胸腰椎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