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连
- 作品数:37 被引量:133H指数:4
- 供职机构:赤峰市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胫骨平台骨折为人体主要承重关节的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虽较低,但由于胫骨平台解剖结构复杂及周围有较多神经、血管组织,若诊疗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造成下肢关节不稳定、关节畸形等并发症。近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胫骨平台骨折在影像学诊断、临床分型、手术治疗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与突破,为骨科医师带来更多的临床指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就近5年关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张英伦李春江赵吉连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型手术治疗
- 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
- 1997年
- 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徐久祥赵吉连胡继平巴树桐(赤峰市医院骨科,024001)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临床资料较为多见,治疗方法也很多,疗效不一。我们从1992年起对1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移植术治疗,取得满...
- 徐久祥赵吉连胡继平巴树桐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无菌性坏死髂骨瓣移植
- 锁骨远端骨折三种内固定术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李明东赵吉连
-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创伤性疾病克氏针钢丝锁骨骨折全身骨折
- 肩胛盂骨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肩胛盂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其主要是由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所造成的,且其多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极易影响患者的肩关节和上肢功能,严重的还会影响其生命安全。然而,在临床实际中肩胛盂骨折常常会被延误诊断,导致其治疗难度更大、更为复杂。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就肩胛盂骨折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手术入路方式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肩胛盂骨折尽早愈合、提高上肢功能恢复提供依据。
- 于浩然王春宇赵吉连
- 关键词:肩胛盂骨折
- 神经外膜松解术在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对比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处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损伤症候群,表现为尺神经分布及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手部及各指无力,骨间掌侧肌、骨间侧肌、拇收肌萎缩,爪形手畸形,各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小指处于外展位等症状。2008年07月-2010年10月对50例中度和重度肘管综合征分别给予不同的两种术式,探讨两种术式的术后疗效是否有差异。
- 海波赵吉连李明东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神经外膜
- 应用皮瓣技术修复手背部皮肤缺损的体会
- 2006年
- 目的:探讨几种带蒂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分别采用腹部带蒂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桡动脉腕上皮支皮瓣3种方法,对40例手背部外伤进行修复。结果:40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青紫,采用抬高患肢、松解敷料、拆除蒂部缝线等方法后均缓解。后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在逆行转移时,将原来皮瓣近端的头静脉再与受区一根静脉吻合,以改善静脉回流,效果良好。腹部皮瓣较臃肿,桡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效果较好。结论:带蒂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方法可靠、简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 李明东徐久祥赵吉连
- 关键词:带蒂皮瓣
- 健侧C7移位与下干直接吻合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 赵吉连王春宇尹占文李明东关云勇李亚东李春江杨文龙任海
- 随着交通及工业化的发展,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病人越来越多,此类疾病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实践证明健侧C7神经移位仍是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方法。该项研究回顾2004年至2015年度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全臂丛神经损伤
- 儿童陈旧性屈指肌腱损伤的修复
- 2001年
- 赵吉连黄凤山徐久祥
- 关键词:屈指肌腱肌腱移植陈旧性损伤肌腱移位儿童肌腱断裂
- 先天性拇指巨指畸形一例病历报告
- Ⅰ型一脂肪纤维瘤病性巨指,巨指伴手指内脂肪浸润的粗大神经,并经腕管向近端延伸,是最常见的巨指畸形类型.国内未见大宗病例报道,我院于2014年收治了1例以手部病变为主要特征的Ⅰ型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 王春宇赵吉连尹占文
- 丹参川芎嗪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 08%,优于对照组的69. 44%(χ~2=4. 423,P=0. 038);两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上肢自主生活能力的优良率为89. 19%,优于对照组的66. 67%(χ~2=5. 408,P=0. 020);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臂丛神经功能和上肢自主生活能力,减轻上肢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 王春宇赵吉连
-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丹参川芎嗪鼠神经生长因子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