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涛
- 作品数:39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一种音乐轨道
- 本发明提供一种音乐轨道,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轨道设有音乐区域;音乐区域内设有调音组件,调音组件包括第一扣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扣件的阻尼值不同;和/或,设置在所述轨枕底部的第一阻尼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阻尼件的阻尼值不同;...
- 刘天正何庆奎孙长军赵智涛叶新丰陈明昊张豫湘李振东李元凯杨开武
- 开挖卸荷对下卧初支隧道的纵向变形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结合目前已有的分析方法,对下卧初支隧道的纵向变形进行了施工前的预测,并获得了不同的结果。但现场的监控量测证明了开挖卸荷导致下卧既有初支隧道的纵向变形出现了不同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印证了时空效应对下卧初支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基坑开挖卸荷的速度和方式是直接影响既有隧道纵向变形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下卧隧道纵向变形的实测数据分析研究,总结了实例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 李东海刘军牛晓凯丁振明赵智涛
- 关键词:开挖卸荷
- 隧道开挖预支护装置及隧道开挖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开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开挖预支护装置及隧道开挖系统。隧道开挖预支护装置包括护壳,护壳呈弧形,沿护壳的弧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润滑剂孔;护棒,可拆卸地安装于护壳的第一端,护棒上设置有第二润滑剂孔;推进件,设...
- 刘天正孙长军赵智涛王霆张豫湘李振东杨开武陈明昊叶新丰
- 轨枕组件及轨道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枕组件及轨道,其中轨枕组件包括轨枕和弹性板,所述弹性板设于所述轨枕的底部,所述弹性板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轨枕的底面接触,用于缓冲所述轨枕所受的压力;本发明将弹性板设置在轨枕底部,能够缓冲轨...
- 刘天正何庆奎孙长军赵智涛叶新丰陈明昊李振东张豫湘杨开武
- 钢支撑架设滞后对地连墙基坑变形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研究钢支撑滞后对深基坑支护体系变形的影响,以目前处于施工高峰期的北京地铁13号线、22号线某深基坑为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钢支撑滞后并叠加多种不利因素工况下中立柱、相邻钢支撑轴力变化情况,以及围护结构的变形模式。结果表明:快速的土方开挖与支撑滞后情况下,宽大基坑中立柱隆起速率明显增加;同一断面内第2、3道支撑滞后会导致第1道支撑轴力快速上升;偏压影响下,同一断面内基坑两侧围护结构变形模式不同且墙顶位移方向相反;同基坑不同断面第1道支撑滞后与第2道支撑滞后其围护结构变形模式存在差异;不同壁厚基坑其地连墙敏感度明显不同。
- 杨春阳王丽娜祝建勋孙兰坚赵智涛
- 关键词:深基坑支撑轴力
- 台车平移装置和台车平移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车平移装置和台车平移系统,其中,台车平移装置用于与第一隧道内的盾构台车轨道对接,并承载接收盾构台车,台车平移装置包括:移动承载车,用于在与第一隧道连通的暗挖通道内行驶;支撑托架,支撑托架设置在移动承...
- 刘天正孙长军李振东赵智涛张豫湘孙健贺文涛通明叶新丰许亚斋寇鼎涛张飞杨开武
- 基于神经网络的基坑变形预测及安全控制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研究目的:基坑变形影响到自身安全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通过神经网络分析预判基坑变形和预警方法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风险控制措施。研究结论: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地进行基坑变形预测,起到预判基坑变形稳定性的作用;本工程把时间序列作为输入层的预测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说明把时间序列作为输入层元素更能体现出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与时间的内在非线性关系;从实际施工来看施工工序的转变,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实测值出现突变,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误差偏大,这可能与神经网络样本少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有关。
- 郑知斌刘勇刘继尧赵智涛
- 关键词:神经网络安全预警安全控制
- 一种顶管机的自动导向和姿态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管机的自动导向和姿态控制方法,属于顶管机技术领域,包括首先校准顶管机始发姿态,获取顶管机前端掘进目标姿态,调整顶管机千斤顶铰接参数获取准确的顶管机前端掘进姿态偏移预测值,与掘进的目标姿态相对比进行循环纠偏...
- 刘天正刘魁刚孙长军邹瑾赵智涛杨开武张豫湘陈明昊兰钰昌李振东
- 地铁暗挖施工引起的管线与地层沉降关系研究被引量:32
- 2015年
-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站工程,建立结构-地层-管线三维弹塑性数值模型,基于管线周边地层沉降及地表沉降实测数据分析,研究西南出入口暗挖施工上方管线周边地层变形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数值模拟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综合对比,分析了管线刚度对地层变形抵制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管土相对刚度小于0.18时,管线与土体沉降差小于5%,可用经验公式计算出的管线轴线处地层沉降代替管线沉降。随管线刚度的增大,管线对土体变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沿深度方向地层沉降量增大速率减小,并会出现负增长,甚至出现地层沉降小于地表沉降的情况。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拟合分析,提出了刚性接头管线与地表沉降比和管土相对刚度的经验公式。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小于4%,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 赵智涛刘军王霆刘继尧
- 关键词:隧道施工地层沉降管-土相互作用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数据融合路径及方法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需要对安全数据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DolphinScheduler、FlinkCDC和Restful API的数据融合方法,以实现公司风险、隐患、应急3个既有安全系统的安全数据的标准化、融合和应用。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应用验证,本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水平。
- 刘魁刚张瑜毕鹏赵智涛王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