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 作品数:109 被引量:35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基于Pearson系数的多阵列可见光OGSM-MIMO天线选择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earson系数的多阵列可见光OGSM‑MIMO天线选择方法,具体为:搭建可见光室内通信链路系统模型;建立包含直射视距链路LOS与一阶反射链路NLOS的信道数学模型;确定LED的安装间距并进行定位区... 赵黎 王昊 张岩波 张峰 孟祥艳 刘海涛 何欢洁 陈俊波NOMA-VLC系统中基于信道容量的功率分配方法 2025年 针对NOMA-VLC系统中固定功率分配(Fixed Power Allocation,FPA)方法存在用户间干扰严重问题导致通信可靠性差,迭代注水功率分配(Iterative Water-filling Power Allocation,IWPA)方法存在难以保证用户公平性问题,提出基于信道容量的功率分配方法,首先对多用户场景下的系统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迭代优化的方式进行发送端用户功率分配,达到信道容量的目标函数,保证系统可靠性和用户公平性;最后建立实验平台,通过蒙特卡洛实验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的调制格式下,文中方法相较于FPA方法系统平均获得10 dB以上性能增益,相较于IWPA方法系统保证两用户可靠通信;随着前端调制阶次的提高,文中方法有效降低SNR需求,减小用户间的性能差异,使用户公平性得到良好保证。 何滨江 张峰 赵黎 樊欣关键词:功率分配算法 信道容量 用户公平性 大气湍流模型与大气信道模型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6 2023年 为了克服大气湍流效应对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必须建立能准确描述大气折射率起伏的湍流模型。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大气湍流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大气湍流模型的理论建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比了其适用范围,同时介绍了在实际大气湍流中实验测量所建立的大气信道模型,最后对大气湍流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李征 廖志文 梁静远 王瑞 宋鹏 王惠琴 赵黎 柯熙政关键词:无线光通信 大气湍流效应 室内VLC系统光源布局设计 被引量:9 2017年 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光源具有照明和通信的双重作用,由于房间的大小以及室内环境各不相同,难免会存在光照射不到或者光线比较微弱的地方,这些地方很有可能成为通信的盲区,这将会大大影响通信的质量,为了解决阴影效应,需合理对光源进行布局设计,以4 m×4 m×3 m房间为模型,采用四个LED列阵作为室内光源,将单个的LED光源看做朗伯光源,服从朗伯辐射模型,通过公式计算结合软件仿真分析对比得出了采用9×9大小的LED列阵,列阵距离屋顶边缘0.4 m,LED光源间的间距为0.03 m时,在满足国际室内照明标准的前提下,在距离屋顶2.25 m的4 m×4 m接收平面上光照度分布最均匀,其均匀度达到90.4%。该光源列阵布局模型可推广到任意尺寸房间,为室内办公照明中光源的布局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赵黎 彭恺 焦晓露关键词:可见光通信 LED 光照度 一种兼顾照明的自适应可见光MIMO通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照明的自适应可见光MIMO通信方法,该方法兼顾室内可见光通信的照明和信道容量两方面,在10m×10m×3m的大区域室内房间中,把25个9×9的LED阵列均匀布置在房顶上,阵列距离房间边缘距离为0.6m,... 赵黎 张峰 朱彤 韩中达 杨博瑞 张雨桐基于VLC和PLC的智慧照明系统 被引量:6 2019年 LED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发展,带动LED普通照明走向智慧照明。LED灯具有高可靠性、高保密性、无电磁辐射等优势,但是最大的瓶颈在于作为室内通信的上行链路实现过于困难,根据现有的办公照明环境,引入电力线载波通信作为上行链路,设计了一套集照明、通信、电力于一体的智慧照明系统。首先,建立光源布局模型,并根据LED光衰减特性,对LED光源进行有效布局,使其达到国际照明标准;其次,设计了可见光通信的LED驱动电路和光电探测电路;接着,设计了PLC上行通信链路,最后对系统进行联调,结果表明本系统可对室内现有LED网络与电力线网络进行有效利用,系统稳定性可达99%以上,实现了兼顾照明与通信的智慧照明办公新体验。 杨康 赵黎关键词:可见光通信 电力线通信 智能家居 室内可见光通信异构融合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3年 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将可见光通信技术与其它通信技术异构融合,能使各类技术取长补短,增强通信系统容量,提高资源利用率。介绍了可见光通信分别与电力线通信(PLC)、WiFi、以太网、长期演进(LTE)网络、第五代/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5G/6G)融合的方法及发展现状,对可见光通信异构融合系统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梁静远 徐亚欣 韩美苗 赵黎 柯熙政关键词:可见光通信 以太网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室内定位算法 2023年 针对传统室内定位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室内定位算法。使用Elman神经网络进行指纹库插值扩充,完备指纹库,两者结合减少定位误差,并对该算法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0.8 m×0.8 m×0.8 m环境中,所提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4.6 cm,满足室内定位对于精度的要求。 陈俊波 赵黎 刘海涛 孟祥艳关键词:可见光通信 ELMAN神经网络 基于MMSE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由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信道是随机的大气信道,光信号在其中传播必然会受到灰尘、雨滴、雾等粒子散射的影响,为了提高系统抗噪声干扰能力,在原有LS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MMSE算法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道估计流程,并通过MonteCarlo方法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MMSE信道估计算法可以很好地改善系统性能。 任安虎 赵黎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最小均方误差 联合DNN信道估计与虚拟时间反转信道均衡的NOMA-VLC系统 2025年 为了克服现有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模型在可见光通信(VLC)系统中面临的室内多用户场景下多径效应与用户间干扰对通信可靠性的影响,提升频谱效率和通信速率,提出一种结合深度神经网络(DNN)信道估计与虚拟时间反转(VTR)信道均衡的NOMA-VLC系统。通过分析多用户NOMA-VLC信道特性,采用DNN进行精准信道估计,并利用VTR技术实现信道均衡,聚焦能量,抑制多径效应,增强通信可靠性和用户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两用户场景下,在误码率为10^(-3)时,系统性能分别提升了5.1 dB和4.9 dB,相较于其它算法,分别具有2 dB和2.4 dB的性能优势。 徐美欣 张峰 赵黎 刘叶楠关键词:可见光通信 信道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