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璐

作品数:19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铜矿
  • 9篇德兴铜矿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污染
  • 4篇江西德兴铜矿
  • 3篇东天山
  • 3篇环境介质
  • 3篇CD
  • 2篇新疆彩霞山
  • 2篇新疆东天山
  • 2篇元素污染
  • 2篇原生
  • 2篇原生晕
  • 2篇原生晕特征
  • 2篇湿沉降
  • 2篇土壤
  • 2篇土壤重金属
  • 2篇铅锌矿
  • 2篇重金

机构

  • 18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陕西省信息中...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北京中色资源...

作者

  • 18篇路璐
  • 12篇赵元艺
  • 6篇朱立新
  • 5篇薛强
  • 3篇肖克炎
  • 2篇张佳文
  • 2篇阴江宁
  • 2篇王晓亮
  • 2篇岑况
  • 2篇毛景文
  • 2篇郭科
  • 2篇马生明
  • 2篇柳建平
  • 2篇杨永强
  • 1篇李莹
  • 1篇邹伟
  • 1篇赵伦山
  • 1篇赵希涛
  • 1篇徐友宁
  • 1篇曾辉

传媒

  • 6篇地质通报
  • 3篇矿床地质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6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赣东北乐安江德兴铜矿段河流阶地的发育及环境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乐安江是德兴铜矿地区的主要水系,为查明乐安江德兴铜矿段河流阶地发育情况及其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对乐安江海口镇—泗州镇坑口段—乐平市洺口镇戴村村段及大坞河与浮溪河所发育的河流阶地进行划分,并运用光释光(OSL,Op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ecence)测年方法对此段乐安江低阶地的形成时代进行测定。得到以下认识:研究区乐安江至少发育五级阶地,T5拔河高度约50 m,T4拔河在28~40 m之间,T3拔河在20~30 m之间,T2拔河高度在12~22 m之间,T1拔河高度在6~15 m之间;另外研究区乐安江支流大坞河与浮溪河,也有3~5级阶地发育。该段乐安江三级阶地上沉积物的OSL年龄为(120.6±5.8)^(153.6±8.1)ka,二级阶地上沉积物OSL年龄为(43.0±1.8)^(109.9±4.6)ka,一级阶地上沉积物OSL年龄为(0.9±0.1)^(1.2±0.1)ka。四级阶地可能形成于倒数第二次间冰期。以上认识填补了乐安江河流阶地研究的空白,为今后研究区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结合大坞河一、二级阶地上土壤、种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认为研究乐安江德兴铜矿段及其支流的河流阶地对确定德兴铜矿所排放出的酸性废水的影响范围及该地区的农业区划具有重要意义。
赵元艺王晓亮赵希涛柳建平路璐杨永强
关键词:河流阶地OSL测年德兴铜矿环境意义
江西德兴铜矿大坞河流域环境介质中Cd元素污染的时空对比
路璐赵元艺
关键词:德兴铜矿环境介质
金属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的理论与工作方法被引量:12
2014年
在参阅国内外有关环境累积效应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金属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的概念、影响因素、类型和工作方法。将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划分为时间拥挤、空间拥挤等8种类型,识别土壤环境重金属累积效应背景值的方法有对比法和地球化学基线法,累积效应的研究内容包括累积因子、累积速率等8个方面。研究成果对于开展矿山地质化学环境累积效应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赵元艺曾辉徐友宁路璐
关键词:地球化学基线
江西德兴铜矿集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方法的适用性被引量:2
2014年
确定矿集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是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的重要任务,而遴选出合适的地球化学基线值的定值方法是该问题的关键。以江西德兴铜矿集区表层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据,运用地球化学对比法、相对累积频率方法和标准化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德兴铜矿集区表层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并将其与江西省土壤背景值对比。结合成土母岩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各种基准值定值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证明标准化方法较适用于确定研究区表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
路璐赵元艺薛强王晓亮柳建平
关键词:德兴铜矿土壤背景值
基于农作物食用安全的土壤重金属风险阈值被引量:14
2014年
采用单项超标指数法对德兴铜矿区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发现土壤中与农作物中的重金属超标不一致,尤其是Pb、Cd在土壤中不超标或超标很少,但在农作物中超标极其严重。为了解决土壤超标与农作物超标不匹配问题,依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提出基于农作物安全的土壤重金属风险阈值方法,给出德兴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超标风险阈值。该方法解决了国家标准评价时出现的超标界限偏差和考虑土壤使用情况单一的问题。很好地为德兴铜矿地区水稻和小白菜种植地点的选择和超标土壤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更加灵活地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
薛强赵元艺张佳文郭科柳建平路璐
关键词:德兴铜矿农田土壤农作物重金属
江西德兴铜矿大坞河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与成因被引量:8
2014年
江西德兴铜矿是中国超大型斑岩铜矿,随着矿业活动的增加,德兴铜矿区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查明德兴铜矿土壤重金属累积作用及原因,可为政府机构、矿山开展环境整冶提供科学依据。在大坞河上游、中游、下游选定3个剖面,采集50件土壤样品,得出其基于地球化学基线的累积特征。整体来讲,Cu、Mo累积作用最为显著,Cr、As累积作用明显,同时发现一级、二级阶地上累积显著,并从矿石组合、地化背景、河流阶地、元素形态、矿山生产等角度开展累积作用的原因分析。
柳建平赵元艺薛强路璐
关键词:德兴铜矿重金属元素
江西德兴铜矿区大坞河流域环境介质中Cu含量变化趋势被引量:3
2014年
以2004年和2011年江西德兴铜矿开采区影响的大坞河流域共计140件水、土、底泥及种植物样品中Cu的含量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家标准对大坞河流域不同河段Cu污染进行评价,研究不同环境介质中Cu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且探讨种植物中Cu元素的来源。研究表明,从空间上看大坞河源区和上游的样品超标率最高,分别达到70.3%和90.9%。7年间研究区环境介质中的Cu元素总体是趋于恶化的,除地表水和土壤中Cu含量有所降低外,其他环境介质中的Cu含量都有所增加,最明显的是2011年小白菜中的Cu元素含量是2004年的11.68倍。与种植物密切相关的地表水和对应土壤中Cu元素的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推断其Cu元素来源与元素形态、大气干湿沉降等因素有关。
路璐赵元艺柳建平薛强
关键词:德兴铜矿环境介质
江西德兴铜矿大坞河流域环境介质中Cd元素污染的时空对比
<正>重金属在不同环境介质中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是重金属迁移路径和动态监测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04年和2012年德兴铜矿开采区影响的大坞河流域的共计140件各种环境介质样品中Cd的含量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的时空变化并对...
路璐赵元艺
关键词:德兴铜矿环境介质
文献传递
地质统计学在东天山化探信息提取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地球化学场和地球物理场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性和空间自相关性,而揭示这种空间相关性的有力工具是变差函数。利用变差函数对东天山的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Cu和Au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两元素在东西方向有着较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南北方向有较大的变化性并具有一定的线性漂移,总体呈现带状异常,与东天山EW方向大断裂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利用泛克里格法对Cu、Au进行了异常信息的提取和评价,泛克里格法提取的剩余异常不仅能突出高异常区,也较清晰地反映了部分低缓异常带,为研究区域化探异常分布特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阴江宁肖克炎邹伟王中路璐
关键词:变差函数各向异性化探异常
德兴铜矿大坞河流域土壤中Cd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连续提取法对德兴铜矿大坞河流域的土壤样品中Cd元素的形态进行分析,并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模型,对大坞河流域土壤中Cd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坞河上游的祝家村附近和中游的德铜医院附近的土壤中Cd元素活动性污染总浓度(total concentration of active specie of Cd,以下记为TCASCd)随着污染物的可释放总量(total releseable content of the pollutant of Cd,以下记为TRCPCd)增加而增加,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虽然大坞河上-中游的样品中TRCPCd范围均在国家三级土壤标准之下,但随着该地区土壤中Cd元素的不断输入,这种情况下所造成的污染相对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造成的污染,应当更加引起重视。在大坞河下游的下沽口村附近土壤中,Cd的各形态数据特征符合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且有TRCPCd向TCASCd释放转化的趋势。Cd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模型为y=1.12167E-04x3-6.25584E-02x2+1.15298E+01x-6.07452E+02。爆发临界点为TRCPCd=185.90ng/g,有约36%的样品超过爆发临界点,具有爆发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这种认识对大坞河流域土壤中Cd元素污染的预警和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王晓亮赵元艺柳建平路璐杨永强初娜
关键词: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德兴铜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