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璐

作品数:15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锦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锦州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4篇疗效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手术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结膜
  • 3篇干细胞
  • 3篇病变
  • 2篇翼状胬肉
  • 2篇弱视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糖尿病足
  • 2篇内障
  • 2篇人骨髓

机构

  • 15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路璐
  • 12篇安刚
  • 3篇许苑
  • 2篇洪晶
  • 2篇杜颖
  • 2篇安静思
  • 2篇党丽杰
  • 2篇崔薇
  • 2篇杨阳
  • 2篇王雪鹰
  • 1篇卢憬
  • 1篇许愿
  • 1篇黄健
  • 1篇何健
  • 1篇李晓琼
  • 1篇张亚

传媒

  • 2篇锦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羊膜移植与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移植与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术后临床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4例(70只眼)分为A、B两组-A组30例(34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B组34例(36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及自体球结膜移植.观察术后角膜愈合情况、角膜缘新生血管及角结膜是否有翼状胬肉样组织.结果术后随访10-18个月,A组复发2眼(6%);B组复发3眼(8%).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羊膜移植与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良好,复发率低,随诊观察二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路璐安刚
关键词:生物羊膜
不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PRD的近远期疗效对比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常规20G玻璃体切除术与23G玻璃体切除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取68例PD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20G玻璃体手术组(20G组)36例(42只眼)及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组(23G组)32例(36只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一次性建立手术切口。其中23G组患者术后7、14 d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20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G组患者术后1、7 d及1个月眼压均低于20G组(P<0.05)。两组术后7、14 d垂直及水平径向角膜曲率较术前均得到有效变化(P<0.05)。23G组术后7、14 d垂直及水平径向角膜曲率变化大于20G组(P<0.05)。23G组术后充血性水肿、角膜水肿、前房闪辉程度、前房炎症细胞发生率较20G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20G玻璃体手术相比,23G玻璃体手术治疗PRD具有切口小、操时间短、对角膜曲率影响小、术后患者炎症反应轻。
路璐安刚许苑
关键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虹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粘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虹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粘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5例(29眼)虹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粘连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相比,23例患者术后视力明显得到提高,占92.0%。其中视力为0.5~的有17眼,视力为0.3~的有6例,视力为0.1~的有1例,视力<0.1的有1例。有21眼术后瞳孔接近生理圆形,其不规则的有4眼。有7眼瞳孔直径超过7mm,1眼主诉眩光。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相关措施治疗后,其症状均消失。结论:通过超声乳化配合显微虹膜措施的实施,可以顺利的完成虹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粘连手术,术后患者的视力得到显著性提高,并可以有效的改善其视觉质量,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路璐安刚党丽杰杜颖
关键词:虹膜炎白内障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细胞增殖测定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成人骨髓取自非血液系统疾病、非肿瘤及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胸外科手术中摘取的肋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进行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膜抗原。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CD44表达阳性;早、中、晚3代传代培养具有以下共性特征:传代培养潜伏期约为24~36h;传代培养对数增殖期约为4~6d;对数增殖期结束后至接种后第9d,MSCs生长逐渐缓慢,进入平台期。结论培养的细胞不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或骨髓基质中的成纤维细胞,是处于未分化阶段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安刚洪晶路璐许愿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髓免疫细胞化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背景糖尿病足(DF)发病率高、预后差,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DF发生呈正相关,但DR与DF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目的分析DR与重症DF及DF截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F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Wagner分级分为轻症组47例、重症组49例,根据是否截肢分为非截肢组74例、截肢组22例。比较轻症组和重症组、非截肢组和截肢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DF和DF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DF患者中,重症DF 49例(51.0%),DF截肢者22例(22.9%)。重症组吸烟者占比、白细胞计数(WBC)高于轻症组,空腹血糖(FBG)、血清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GB)、脂代谢异常发生率低于轻症组(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D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肢组糖尿病(DM)病程、吸烟者占比高于非截肢组,TG、高血压患病率低于非截肢组(P<0.05);非截肢组与截肢组D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情况、TG水平、DR分期是重症DF的影响因素,吸烟情况、DR分期、高血压患病情况是DF截肢的影响因素(P<0.05)。DR分期越高,患者重症DF发生率越高(P<0.05),但DF截肢发生率差异并无此情形(P>0.05)。结论 DR分期为重症DF及DF截肢的影响因素,伴随DR病变逐渐加重,重症DF发生率逐渐增加,DR可作为重症DF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
安静思路璐安刚王雪鹰杨阳崔薇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截肢术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色素上皮样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向色素上皮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行性,为视网膜移植提供种子细胞的来源。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和MSC,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34、CD44和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确定2种细胞的来源;通过Transwell6孔板非接触共培养的方式,建立HRPE和MSC共培养体系,显微镜下观察人MSC的形态学变化;对于诱导后的MSC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确定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SC呈纤维样克隆样生长,人MSC的CD44(+),CD34(-);HRPE原代培养时细胞内布满色素颗粒,角蛋白表达(+)。HRPE和MSC共培养体系中,部分长梭形的MSC逐渐变成多边形,细胞内出现典型的色素颗粒;分化的色素上皮样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MSC与HRPE在非接触共培养诱导方式下能分化成色素上皮样细胞;分化的细胞具有上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诱导后的细胞是否具有HRPE的功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安刚路璐许苑洪晶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角蛋白
空心硬膜外导管治疗泪总管阻塞
2002年
路璐
关键词:泪总管阻塞疗效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运用计算机抽样法进行随机性分组,治疗组47例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47例患者应用诺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为93.62%(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4%(45/47),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甚是显著,可有效清除细菌,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路璐安刚党丽杰杜颖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细菌性结膜炎疗效
直视下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直视下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53例应用房角镜检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确定睫状体脱离范围,其中29例行传统睫状体分离缝合复位术,24例行改良直视下睫状体缝合术。结果传统术式睫状体复位率79.17%,改良术式睫状体复位率96.55%,χ2检验显示两组间睫状体复位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视下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比传统方法安全、简洁、有效。
路璐安刚
关键词:睫状体脱离外伤性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锦州市中心医院眼科诊为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0例40只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激光组和联合组,观察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眼底变化情况、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的厚度以及患者局部及全身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和激光组治疗后在各时间点的BCVA和CM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激光治疗缺血型BRVO可以有效地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预防新生血管类疾病的发生,疗效稳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路璐黄健李晓琼安刚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激光光凝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