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波
- 作品数:21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精油快速获得艾蒿露酒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精油的艾蒿露酒快速的制作工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从艾蒿材料中提取艾蒿精油,并向食用酒精中添加一定量的艾蒿精油、纯露、甘油等其他添加剂,制成艾蒿露酒。应用此方法调配的艾蒿露酒在香气、风味等方面的...
- 王海滨林思思何俊邓波房伟民管志勇范志欣卢漫
- 文献传递
- 切花菊夏秋季遮黑处理降温法
- 2020年
- 多数菊花品种是典型的短日照开花植物,因此为了达到错时上市、提高产出效益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采取遮黑处理来提早菊花的花期。但是在此生产期间气温依然较高,遮黑处理时由于遮光黑膜的封闭,会阻断与外界对流而提高空间温度,进而影响菊花的生长发育。只有在遮黑处理时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降温,才能保持好菊花花芽分化和成花对适宜温度的要求。
- 邓波
- 关键词:开花植物降温法切花菊短日照黑膜
- 菊花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测试性状的选择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我国菊花育种活跃度的不断提升,菊花品种的形态多样性不断丰富,迫切需要提高菊花DUS测试指南适用性。本研究连续2年对210份形态多样的菊花品种进行观测统计,以NY/T 2228—2012《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菊花》涉及的68个性状及本研究群体中发现的9个多样性性状或表达状态为观测依据,对现有菊花品种DUS测试指南做出优化,建议在2012年版测试指南中增加9个测试性状,剔除1个选测性状,并调整2个性状的名称表述,旨在提高菊花新品种鉴定的效率。
- 徐旭苏江硕邓波张飞陈素梅房伟民陈发棣管志勇
- 关键词:菊花
- 一种用于菊属植物染色体高分辨率荧光原位杂交的探针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菊属植物重复序列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套,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寡核苷酸探针套的菊属植物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具体为:将染色体制片先于‑80℃下保存12h,揭片后放入无水乙醇中脱水30min以上,...
- 王海滨何俊申屠圆玥宋爱萍陈发棣林思思邓波亓增
- 文献传递
- 切花菊叶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在形态学水平上研究切花菊叶片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对189个切花菊品种的12个叶部性状进行观测和统计,包括性状的分布分析、性状在品种内的稳定性和品种间的差异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叶长、叶宽、叶长/叶宽、顶生裂片相对于叶的长度、最低位一级裂刻深度和叶上表面绿色程度的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质量性状在品种群内的分布都不均匀。叶长、叶宽、叶柄相对于叶的长度、叶柄与茎的夹角、叶上表面绿色程度和叶基部形状,这6个性状同时符合品种内稳定性好和品种间差异明显的要求。对叶部形态影响最大的性状主要是顶生裂片相对于叶的长度、最低位一级裂刻深度、叶边缘锯齿数量和叶基部形状。叶部性状综合得分较高的品种有‘南农凯歌’‘南农朱雀’‘南农单金翠’‘南农紫庐’‘南农金焰’‘南农粉葵’‘欧元黄’和‘南农凯悦’等。[结论]切花菊叶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顶生裂片相对于叶的长度、最低位一级裂刻深度、叶边缘锯齿数量和叶基部形状是引起切花菊叶部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 沈凤蒋逍逍房伟民管志勇邓波陈发棣
- 关键词:切花菊叶片形态学
- 萝卜组培苗与实生苗若干生理生化性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对萝卜组培苗与实生苗生长过程中若干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实生苗,而根部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实生苗;组培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定植后42d内低于实生苗,56d时显著增加并高于实生苗,之后又回落,70d时低于实生苗;而组培苗根部POD活性始终高于实生苗;组培苗叶片和根中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均高于实生苗。组培苗和实生苗的酯酶(EST)、POD及淀粉酶同工酶酶谱在叶片与根部之间有差异,但相同部位均没有出现特征带。
- 武剑邓波龚义勤魏跃任同辉
- 关键词:萝卜组织培养苗实生苗生理生化性状可溶性糖
- 萝卜雄性不育组织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用萝卜雄性不育株带子叶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浓度和配比以及继代次数对其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素组成为6-BA(4mg/L)+NAA(0.4mg/L)时不定芽发生率最高,以6-BA(4mg/L)+NAA(0.2mg/L)的激素配比不定芽数/外植体最高;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多,不定芽发生率及增殖系数先上升,而后下降;继代后期提高6-BA/NAA的比例可改善不定芽发生率和增殖系数。
- 武剑龚义勤邓波魏跃任同辉
- 关键词:萝卜雄性不育外植体培养基激素
- 利用AFLP标记辅助甘蓝显性雄性不育高代回交系选择被引量:8
- 2006年
- 以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DGMS79-399-3与优良品系02-12回交自交系为材料,利用远红外荧光标记AFLP技术及Li-cor基因测序仪对回交自交系不同基因型(MsMs、Msms和msms)材料进行AFLP连锁标记快速筛选,从51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7个差异标记。利用这些差异标记在02-12回交8代群体中进行检测,其中11个为与显性核不育基因相连锁的AFLP标记,覆盖21cM;另外6个标记为与显性核不育基因不连锁的遗传滞留连锁群,跨越9cM。通过分析选择了其中3个单株为理想的雄性不育株,可用于进一步回交。
- 黄和艳张延国邓波娄平王晓武
- 关键词:甘蓝AFLP标记辅助选择
- 白菜类蔬菜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 邓波
- 关键词:白菜类蔬菜AFLP
- 蕾后期和花前期切花菊品种‘神马’不同部位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对蕾后期和花前期切花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神马’(‘Jinba’)不同部位叶片光合作用参数日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响应曲线及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蕾后期和花前期品种‘神马’叶片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或12:00;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则先降低后升高,谷值出现在12:00。蕾后期和花前期品种‘神马’叶片Tr、Ci和Gs值的平均值总体上随叶片位置降低而逐渐升高;蕾后期不同部位叶片Pn值的平均值差异较小,花前期叶片Pn值的平均值则随叶片位置降低而逐渐降低。随着叶片位置降低,蕾后期和花前期品种‘神马’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表观量子效率(AQE)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以及蕾后期的暗呼吸速率(Rd)均逐渐降低,而花前期的Rd值以及蕾后期和花前期的光补偿点(LCP)均逐渐升高。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升高,蕾后期不同部位叶片以及花前期中部叶和下部叶的Pn值呈先急剧升高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而花前期上部叶的Pn值则呈先急剧升高后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切花菊设施栽培过程中适当补充光照可提高切花菊品质。
- 郑玉红樊聪邓波张智智永祺周坚
- 关键词: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