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祝礼

作品数:18 被引量:29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地震
  • 4篇断层
  • 4篇可视化
  • 3篇断层崖
  • 3篇三维可视化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盆地
  • 3篇汶川地震
  • 3篇沟谷
  • 3篇MS8
  • 2篇地表破裂
  • 2篇地表破裂带
  • 2篇地貌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破裂带
  • 2篇裂带
  • 2篇隆升
  • 2篇滑移速率
  • 2篇更新世
  • 2篇构造地貌

机构

  • 12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北京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3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水利电力...

作者

  • 18篇邱祝礼
  • 12篇李海兵
  • 11篇司家亮
  • 8篇裴军令
  • 7篇孙知明
  • 6篇潘家伟
  • 5篇李有利
  • 4篇南峰
  • 4篇吴富峣
  • 3篇王宗秀
  • 3篇付小方
  • 3篇侯立玮
  • 2篇许志琴
  • 1篇陈华亮
  • 1篇易朝路
  • 1篇任晓娟
  • 1篇张丽军
  • 1篇陈松永
  • 1篇赵越
  • 1篇傅平

传媒

  • 4篇岩石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造成因的沟谷建模及可视化被引量:1
2007年
尝试从概念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模型等多个层次构建构造成因的沟谷形成、演变的动态地貌模型。同时,以新疆玛纳斯河西岸红山嘴电站Ⅲ级阶地上的沟谷为例,对模型进行动态三维可视化。模型演算与可视化的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所研究地区的沟谷演化规律,可以用来恢复古沟谷形态和预测将来的形态。
邱祝礼李有利南峰
关键词:沟谷
断层崖演化建模及动态三维可视化探讨
2007年
通过应用断层崖演化数学模型、建立计算机模型,并以塔西河逆断裂MF6切割Ⅱ级阶地形成断层崖为例,利用测量得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动态三维可视化,重现了断层形成的构造过程以及随后的坡地演化过程,使人形象地了解断层从古至今以及将来形态变化的完整时间序列。
邱祝礼李有利南峰
关键词:断层崖三维可视化
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及构造学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塔里木盆地腹地玛扎塔格地区最近发现了完好出露的新生代连续沉积地层,其中第四系主要为细粒湖相沉积,从而提供了最新的来自盆地内部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载体。在详细野外考察基础上,沿厚约140m的剖面采集两百多块样品,本文报道了野外考察结果和样品碳氧稳定同位素数据,以期初步探讨盆地新生代晚期环境变化及相应的构造意义。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在玛扎塔格地区有清楚显示,主要表现为沉积组合的显著不同,湖相沉积物氧碳同位素数据(δ18O和δ13C)则呈现周期性波动震荡特征,并呈现出明显的反相关特征,尤其剖面最上部出现显著的δ18O负偏和δ13C正偏,可能暗示了一次较为极端的气候异常事件,或说明冰雪融水的影响逐步加深,说明积雪源区向沉积区的扩展。玛扎塔格地区广泛发育的第四纪湖相沉积和山前地带沉积特征明显不同,说明了区域构造运动的显著不均一性,作为西昆仑北缘冲断带的前锋部位,玛扎塔格断裂的最新活动时间为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且目前可能仍在持续进行。
司家亮李海兵裴军令孙知明潘家伟邱祝礼
关键词:环境演变第四纪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腹地玛扎塔格山隆升时限探讨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N38°40.911',E80°18.484')的玛扎塔格褶断带东西向延伸约300km,南缘发育出露连续、完全的早更新世地层,岩性主要以灰黄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本文以其中出露完全的一段河湖相泥岩、粉砂岩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古地磁样品130块16个采点。通过岩石磁学研究,说明主要载磁矿物是磁铁矿,107块样品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地层校正后其最小轴近直立,并且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具有沉积组构特征。地层校正后磁化率各向异性最大轴的方向指示了早更新世时研究区域NWW-SEE的古流向。系统热退磁结果揭示出了正反极性,高分辨率的磁性地层学研究限定研究剖面时代约为1.3~0.9Ma。从而推测玛扎塔格剖面中第四纪地层记录的最近一次构造活动时间约为0.8Ma,即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河湖相泥岩、粉砂质泥岩的岩性特征代表了当时温湿的气候。研究区近东西向的古流向与玛扎塔格山脊近于平行,附合快速隆升构造地貌特征,暗示该套地层沉积时代(1.3~0.9Ma)对应了玛扎塔格山的快速隆升过程。
裴军令李海兵孙知明司家亮邱祝礼潘家伟赵越任晓娟
关键词:岩石磁学古流向早更新世隆升塔里木盆地
新疆奎屯河流域山前河流地貌特征及演化被引量:5
2005年
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新疆奎屯河流域山前河流阶地和山前冲积扇的形态、结构以及时代进行了研究,并对奎屯河流域山前河流阶地和山前冲积扇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演化。奎屯河山前的阶地可以划分出四级连续的河流阶地。在阶地形成和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四级阶地都发生了明显、复杂的变形。奎屯河山前四期冲积扇由南向北呈串珠状发育。北天山的构造活动对奎屯河山前地貌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峰李有利邱祝礼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河流阶地冲积扇
不规则DEM数据转换为TIN模型算法探讨及可视化被引量:7
2005年
空间数据分析和建模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DEM是空间数据的重要内容。TIN模型是DEM中存储和表示非规则数据的理想模型。好的TIN算法能快速逼真地显示与模拟地貌三维信息。从构建优越的DEM模型可导出其他地形要素。
邱祝礼李有利
关键词:数字地形模型数字高程模型
断层陡崖、沟谷演化模型及三维可视化被引量:2
2005年
扩散方程可以用来模拟某些坡地演化形态。无论是单一型断层崖还是复合型断层崖,通过断层崖的平均扩散年龄和初始错断时间,就能推断出它在某一时刻的具体形态。我们初步利用扩散方程的这一特性来探讨断层崖坡面演化过程的可视化方法,同时预测其未来的形态。对断层崖上的沟谷演化过程,我们也对其数学模型的构造和可视化方法进行了探讨。
邱祝礼李有利南峰
关键词:断层崖可视化
2008年汶川地震同震滑移特征、最大滑移量及构造意义被引量:41
2009年
2008年汶川地震(M_s8.0)形成了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沿约275km长的地表破裂带的同震滑移及其最大滑移量的确定,对认识和理解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及其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沿地表破裂带进行了详细的滑移特征考察及其同震位移测量,发现沿映秀-北川破裂带分布南北两个滑移峰值区段,南段以深溪沟-虹口破裂段为中心,以逆冲为主伴随右旋走滑运动为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为6.0~6.7m,北段以北川破裂段为中心,以右旋走滑为主伴随逆冲运动为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为11~12m,南北两滑移峰值区段所代表的两次地表破裂事件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一致。通过对北川段破裂带的精细地形剖面测量,以及地震前后对比,在北川县曲山镇沙坝村一组获得该破裂段的最大右旋水平位移为12~15m,最大垂直位移为11~12m,这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地震产生的最大同震垂直位移,最大斜向滑移量为14~17m,为整个汶川地震地表破裂最大滑移量,是汶川地震的宏观震中。北川破裂段高角度的地震断裂、逆冲断裂面的倒转作用以及具最大滑移量的强烈变形作用是北川县城遭受到最强的地表破坏和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具有走滑量和逆冲量近一致(走滑水平位移/逆冲垂直位移比值为1)的斜向逆冲作用可能是山脉快速隆升的重要机制。
李海兵司家亮付小方邱祝礼李宁J.Van der Woerd裴军令王宗秀侯立玮吴富峣
关键词:汶川地震宏观震中
阿尔金断裂带西段阿什库勒断裂晚更新世滑移速率及其构造意义
潘家伟李海兵Jerome van der Woerd孙知明司家亮裴军令吴富峣邱祝礼Marie-Luce Chevalier
喀喇昆仑断裂带走滑过程中伴随的快速隆升作用:热年代学证据被引量:14
2008年
喀喇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西部的一条大型右旋走滑断裂带,它是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北侧重要的地质边界。本文在岩石学、变形构造的研究基础上,对喀喇昆仑断裂带东南段阿伊拉日居山—噶尔盆地地区的喀喇昆仑韧性剪切带中变质岩石的同构造矿物进行了^(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显微构造研究表明,剪切带中的矿物记录了从高温(>600℃)到低温(<250℃)条件下的连续变形,表现为近水平的右旋剪切运动转变成斜向的右旋正滑,使绿片岩相的变形作用叠加在中-高温变形之上,暗示出走滑过程中存在隆升作用,热年代学结果显示其连续剪切变形作用从早中新世以来至少持续到4Ma,并且出现三个快速冷却阶段:第一个快速冷却阶段为从25~22Ma 到21~18Ma 期间,可能代表的是浅部高温剪切过程中变形局部停止或减慢的过程;第二个快速冷却时期为从15Ma 到12~10Ma,是喀喇昆仑断裂带走滑过程中,阿伊拉日居山的快速隆升、噶尔盆地开始形成以及主要河流深切过程阶段;9Ma 以来是第三个快速冷却过程,使阿伊拉日居山脉进一步快速隆升、噶尔盆地定形过程。根据不同年代地表地貌特征的右旋错位距离以及不同层次变形特征,估算出喀喇昆仑断裂带长期滑移速率为8~10mm/a,伴随的隆升速率为1mm/a。从显微构造和热年代学证据表明,晚第四纪以来该断裂经历了强烈的右旋走滑运动的同时伴随强烈的隆升作用。
李海兵VALLI FranckARNAUD Nicolas陈松永许志琴TAPPONNIER PaulLACASSIN Robin司家亮邱祝礼
关键词:走滑断裂热年代学冷却历史隆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