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如莲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重大科技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4篇肾性
  • 4篇肾性高血压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心脏
  • 3篇肾上腺
  • 3篇肾上腺髓质
  • 3篇肾上腺髓质素
  • 3篇舒张
  • 3篇衰竭
  • 3篇髓质
  • 2篇动脉
  • 2篇心脏大小
  • 2篇血分
  • 2篇射血分数
  • 2篇舒张末期
  • 2篇左室
  • 2篇左室射血
  • 2篇左室射血分数

机构

  • 7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1篇郑如莲
  • 6篇杨鹏麟
  • 3篇林加锋
  • 2篇陈徐亮
  • 2篇陈如杰
  • 2篇李继武
  • 2篇施凤梅
  • 1篇黄晓芳
  • 1篇李继武
  • 1篇陈小锋
  • 1篇叶盛
  • 1篇李嘉
  • 1篇李岳春
  • 1篇李进
  • 1篇林佳选
  • 1篇殷日鹏
  • 1篇官学强
  • 1篇朱明标
  • 1篇宋静
  • 1篇王小丫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髓质素2及其受体CRLR/RAMPs在肾性高血压大鼠的变化
[目的]:  通过0.30mm针灸针建立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并研究小分子生物活性肽、CGRP家族肽新成员垂体中叶素(intermedin,IMD)/肾上腺髓质素2(adren...
郑如莲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两肾一夹免疫印迹
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预防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家兔颈动脉部位的粥样硬化是否会导致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并探讨机制及可能的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方法 16只家兔随机分成高脂饲料加假手术组(对照组)和高脂饲料加颈动脉空气干燥术组(手术组),手术8周后测定家兔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BRS),处死后做病理观察,测量动脉内膜中膜比值(I/M比值)来观察并比较两组间颈动脉、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无差别。结果手术组的颈动脉I/M比值(1.28±0.082)高于对照组的颈动脉I/M比值(0.04±0.015)(P<0.01),手术组的主动脉I/M比值(0.65±0.218)高于对照组的主动脉I/M比值(0.41±0.175)(P<0.05)。手术组的BRS值(1.02±0.098)亦较对照组的BRS值(1.23±0.121)明显减弱(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加重了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而BRS的减弱可能是参与上述变化的机制之一。可通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来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
陈徐亮杨鹏麟郑如莲李继武官学强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
肾上腺髓质素2在肾性高血压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变化
2022年
目的观察小分子生物活性肽肾上腺髓质素2(ADM2)在"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中肾脏的表达,探讨其在该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18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行两肾一夹手术,对照组行假手术.8周后左心导管插管法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颈动脉压(mCA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以及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同时测定LVM/BW;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肾脏组织IMD/ADM2的mRNA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测定左心室肾脏组织IMD/ADM2的表达部位,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颈动脉SBP、DBP、mCAP、LVE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比对照组升高(P<0.01),左室肥厚指数比对照组升高(P<0.05);模型组肾脏组织IMD的mRNA表达比对照组高(P<0.01);模型组肾脏组织IMD免疫组化的累积光密度比对照组高(P<0.01),且主要分布在肾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细胞核.结论IMD/ADM2在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肾脏内基因表达上调及蛋白合成增加,提示IMD/ADM2在肾性高血压致肾脏病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意义.
郑如莲夏武杰杨鹏麟
关键词:小分子多肽肾性高血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房扑动消融
2015年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房扑动较少见。近期我院1例患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房扑动并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成功,现报道如下。
郑如莲王小丫黄晓芳陈小锋林加锋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心房扑动修补术后
细胞衰老过程中POLD1基因表达下调的甲基化调控机制
2020年
目的探讨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衰老过程中POLD1基因表达下降的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按传代情况将2BS分为年轻细胞组(25PD)、衰老细胞组(55PD)。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2BS衰老过程中POL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BSP)分析2BS衰老过程中POLD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变化,应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2BS(48PD),RT-PCR检测处理前后POLD1 mRNA表达变化,分析2BS衰老过程中POLD1基因甲基化及去甲基化对POLD1 mRNA表达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年轻细胞组比较,衰老细胞组POL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OLD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增高(P<0.01),且POLD1 mRNA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n=6,r 2=0.853,P=0.009);经5-Aza-dc处理后,POLD1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结论POLD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改变与其增龄性表达下调存在密切关系。
夏武杰郑如莲林维谦宋静
关键词:甲基化细胞衰老基因表达
左室射血分数与心脏大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脏大小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2011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641例基础病因为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其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分为2组:LVEF正常组(≥50%)和下降组(<50%)。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左房内径(LAD)、右室内径(RVD)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LVEF值患者心脏大小的情况。结果:LVEF下降组LVEDV、LVESV、LAD及RVD明显大于LVEF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与LVEDV、LVESV呈显著负相关(r=-0.726,P<0.01;r=-0.828,P<0.01)。结论:LVEF与LVEDV、LVESV呈显著负相关,随着LVEDV、LVESV的增大,LVEF不断减少。
施凤梅杨鹏麟郑如莲
关键词: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与心脏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脏大小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2011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641例基础病因为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其心脏超...
施凤梅杨鹏麟郑如莲
关键词: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力衰竭
文献传递
肾上腺髓质素2在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中的变化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小分子生物活性肽肾上腺髓质素2在大鼠两肾一夹术后肾性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行两肾一夹手术,对照组仅分离肾动脉,8周后作左心导管插管法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计算左室重量与体重比值;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心肌肾上腺髓质素2的mRNA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左心室心肌组织的肾上腺髓质素2表达,并对表达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颈动脉收缩压、平均颈动脉压、LV±dp/dtmax、LVED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左室重量与体重也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左室心肌肾上腺髓质素2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高(P〈0.01),免疫组化的累积光密度较对照组升高95%(P〈0.01),且主要发布在心肌细胞的细胞核。结论肾上腺髓质素2在肾性高血压大鼠的心肌内基因表达上调及蛋白合成增加,提示其在肾性高血压致心肌肥厚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郑如莲杨鹏麟陈如杰李继武
关键词:小分子多肽肾性高血压
心大静脉远端不同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心大静脉远端(DGCV)不同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的心电图特征。方法研究纳入2009年7月至2016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49例DGCV不同部位室性早搏(PVC)/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根据标测及消融结果分为4个亚组:DGCV1组(二尖瓣环前侧壁的心外膜处)10例、DGCV2组(前室间静脉开口处)13例、前室间静脉近端(PAIV)组17例和心大静脉远端延伸支(EDGCV)组9例。分析DGCV不同部位PVC/VT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特征的异同,并与使用系统抽样法选取的290例心室流出道及邻近结构起源的PVC/VT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共同的心电图特征是Ⅱ、Ⅲ、aVF均呈单向R波,aVR、aVL均呈QS型。但不同部位的心电图特征亦有不同:(1)EDGCV组6例(6/9)在Ⅰ导联呈R或r型,其他3组呈rS或qr型占39例(39/40);(2)DGCV2组11例(11/13)在V1、V5和V6均呈单向R波,仅有1例在V1呈Rs型,2例在V5~V6呈Rs型;DGCV1组9例(9/10)在V1呈R型,V5~V6呈RS或Rs型,仅1例在V1呈Rs型,V5~V6呈R型;而PAIV组和EDGCV组则相反,25例(25/26)在V1呈rS或RS型,V5~V6均呈R型;(3)胸前导联移行区DGCV1及DGCV2组23例(23/23)在V1之前,EDGCV组在V1~V3,而PAIV组常在V2或V2~V3之间;(4)与PAIV组和EDGCV组比较,DGCV1组和DGCV2组假性δ波时间、类本体波时间及最大偏转指数值更大(P均〈0.001);(5)DGCV不同部位与290例心室流出道及邻近结构起源的PVC/VT进行比较,其12导联心电图形态有以下特征:①PAIV与左冠状动脉窦(LCC)类似,在Ⅰ导联呈rs型,V1~V2呈rS型,V5~V6呈R型;②EDGCV与右冠状动脉窦(RCC)类似,Ⅰ导联呈R或r型,胸前导联的QRS波形态与PAIV与LCC相似;③DGCV2与左冠状动脉窦下类似,V1、V5和V6均呈R型;④DGCV1与二尖瓣环前壁心内膜类似,V1呈R,V5~V6呈Rs�
郑如莲周德璞林佳选李岳春李进李嘉殷日鹏林加锋
关键词:室性早搏复合征导管消融术心脏电生理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变化。方法 3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7)。实验组建立两肾一夹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2周时左心导管插管法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左心室组织MMP-2、9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收缩压,平均颈动脉压分别升高24.69%、32.68%(均P<0.01),而左心室质量指数和LVEDP升高38.38%和418.56%(P<005或0.01);+dp/dtmax及-dp/dtmax升高8.56%(P<0.05)和11.34%(P<0.01)。ELISA法测定左心室组织MMP-2、9分别较对照组增高29.8%、7.95%(均P<0.01);免疫组化累积光密度显示实验组左心室组织MMP-2、9分别较对照组增高132.61%、29.71%(均P<0.01)。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MMP-2、9合成增加。
郑如莲陈徐亮李继武林加锋叶盛朱明标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舒张性心力衰竭肾性高血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