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幸存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氯化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油相,利用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氯化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扫描电镜分析了膜的结构,结果表明微乳液聚合后形成了以氯化银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的核-壳型无机-有机杂化膜材料;氯化银微粒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均匀分散,形状规则,粒径大小均在2μm以下。环己烷、环己烯在氯化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机-有机杂化膜中的溶胀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相比,环己烯在杂化膜中的溶胀吸附性能显著提高,而环己烷的溶胀吸附性能却相差不大。
- 郑幸存吴礼光汪锰裘俊红高从堦
- 关键词:环己烷环己烯
- 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AgCl/PMMA无机—有机杂化膜的研究
- 本论文通过反相微乳液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AgCl/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机—有机杂化膜,并对微乳液的稳定性、微乳液中反胶束的微观结构、杂化膜的形态结构以及环己烯和环己烷在杂化膜中的溶胀吸附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论...
- 郑幸存
-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稳定性MMA
- 文献传递
- 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AgC1/PMMA无机-有机杂化膜的研究
- 本论文通过反相微乳液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AgCl/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机-有机杂化膜,并对微乳液的稳定性、微乳液中反胶束的微观结构、杂化膜的形态结构以及环己烯和环己烷在杂化膜中的溶胀吸附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
- 郑幸存
-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原位聚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微乳液聚合在分离膜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08年
- 在简述微乳液及微乳液聚合的基础上,综述了利用微乳液聚合技术在烯烃/烷烃分离、液体分离膜制备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
- 沈江南裘俊红郑幸存吴礼光高从堦
- 关键词:微乳液聚合液体分离膜核壳结构
- 氯化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
-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油相,利用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氯化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扫描电镜分析了膜的结构,结果表明微乳液聚合后形成了以氯化银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的核-壳型无机-有机杂化...
- 郑幸存吴礼光汪锰裘俊红高从堦
- 关键词:环己烷环己烯微乳液聚合
- 文献传递
- 酚酞型聚醚砜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利用水相沉淀聚合法成功地合成了丙烯腈(AN)-(二丙烯酰胺基)-二甲基丙烷磺酸(AM PS)共聚物,然后将其作为添加剂制备酚酞型聚醚砜膜,并进一步研究了添加剂用量对膜通量,膜截留率以及膜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添加剂用量的增加(从0到5%),膜在100 kPa下的水通量从230 L/m2.hr下降到125 L/m2.hr,对PEG 35000的截留率分别从0.5528增加到0.75.另外,利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膜断面,发现随着PAN-co-AM PS含量的增加,膜表皮层逐渐变厚,指状孔逐渐减少.
- 汪锰郑幸存
- 关键词:添加剂
- 平流式流动电位测试系统的研制被引量:12
- 2006年
- 分离膜表面的荷电化显著地影响着膜的分离性能和耐污染能力。因此,定量化表征膜表面电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作者在前期透过式膜流动电位测试系统研发工作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了平流式流动电位测试系统,并且首次将恒电流法测膜体电导引入膜表面ζ(Zeta)电位的确定过程中。以自制不同共混比的合金荷电膜为测试对象,利用该测试系统和经典的Helmholtz-Smoluchowski(H-S)方程及其变体得到了不同pH下的膜表面Zeta电位,从而揭示了膜表面电导、膜体电导对膜表面Zeta电位的贡献,并展示了该流动电位测试系统的有效性。
- 汪锰吴礼光莫剑雄郑幸存高从堦
- 关键词:荷电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