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建忠

作品数:16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动脉
  • 4篇血管造影
  • 4篇造影
  • 3篇动脉成像
  • 3篇梗阻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成像
  • 3篇X线
  • 3篇成像
  • 2篇胆管
  • 2篇胆管梗阻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成像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成像
  • 2篇造影术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机构

  • 16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6篇郑建忠
  • 10篇潘爱珍
  • 7篇甘毅
  • 7篇陈涛
  • 5篇黄慧玲
  • 3篇陈焕伟
  • 2篇曹然
  • 2篇邱小蕾
  • 2篇雍昉
  • 2篇叶晖
  • 2篇李桂林
  • 1篇陈泳愉
  • 1篇谢守松
  • 1篇曾锦清
  • 1篇卫光宇
  • 1篇王跃建
  • 1篇朱新进
  • 1篇彭国光
  • 1篇许欣
  • 1篇陈秀玲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中国CT和M...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罕少见病...
  • 1篇第二届全国肠...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排CT用于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成像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 探讨 16排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及下肢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2 6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阻塞性病变患者行 16排CT容积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 ,其中 15例接受人工血管或支架植入术。结果  2 6例共494节段 ,血管重度狭窄 97节段 ,闭塞 83节段。 95节段行DSA检查 ,仅 2节段CTA与DSA分级不符。结论  16排CT血管成像在评价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方面与DSA结果基本一致 。
潘爱珍甘毅罗灿华陈涛郑建忠
关键词:CT血管成像主动脉动脉阻塞性病变
CT仿真结肠镜在结肠梗阻性病变的应用价值(附15例报告)
CT仿真结肠镜(CTVC)是近年来开展的结肠影像学检查新技术。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及应用,已显示该技术在检查结肠占位性病变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自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对15例结肠镜已确诊...
邱小蕾郑建忠
关键词:CT仿真结肠镜结肠肿瘤内镜检查
文献传递
X线钼钯摄影、电脑红外线透照和定位穿刺对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比较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应用钼钯、电脑红外线透照和定位穿刺与病理对照研究来估价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材料与方法 :62例乳腺肿块患者中 ,X线钼钯摄片诊断乳腺癌 39例 ,准确率为 90 .7%;电脑红外透照诊断乳腺癌 37例 ,准确率为 83.7%;定位穿刺诊断乳腺癌 41例 ,准确率为 95.3%。结论 :钼钯、电脑红外透照和定位穿刺联合应用 ,可早期发现乳腺癌 ,提高诊断隐匿性乳腺癌的准确性。
李桂林郑建忠
关键词:乳腺癌
心率变化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减慢和稳定心率的方法与效果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探讨心率变化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和减慢与稳定心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81例患者接受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术,将原始数据送AW4.1工作站,对冠状动脉作容积再现(VR)、二维曲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心脏长、短轴重建等。图像质量的评价标准分能满足冠状动脉管腔评价和不能满足冠状动脉管腔评价两种。结果84例(46%)患者原来心率超过75次/min,经过采取减慢和稳定心率的综合措施后,心率降低至75次/min以下。181例患者中有150例(82.9%)的整体图像能满足冠状动脉管腔评价的要求;31例(17.1%)未能达到满足冠状动脉管腔评价的标准,其中2例(1.1%)是操作不当、4例(2.2%)是扫描过程中患者屏气不完全、25例(13.8%)是扫描过程中患者心率波动过大(变动幅度超过10次/min)所致。结论在正确选择患者的情形下,心率是影响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黄慧玲潘爱珍郑建忠陈秀玲欧阳瑞英
关键词: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变化脉管屏气
眼外伤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 62只眼外伤的 X线平片及 CT表现 ,比较其对眼外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进一步提高诊断确率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62只证实的眼外伤 ,84%的患者在 1 d内行 X线平片及 CT检查 ,X线平片常规摄眼眶正位及侧位片 ,而 CT常规轴位扫描 ,层厚及层距 3mm,矩阵 51 2× 51 2 ,用骨窗及软组织窗条件分析眼眶骨质和眼球结构。结果 :X线平片、CT对 39枚异物 (眼球内 2 3枚 ,眼球壁 1 1枚、球后 4枚、眼脸 1枚 )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 46%和 92 % ;X线平片诊断眼眶骨折 5例 ,CT诊断眶骨折 1 2例 ;CT诊断眼球破裂伤 (合并球内出血 ) 51例 ,而 X线平片未能显示。根据 CT表现结合临床将眼球破裂分为三型 :重度外伤无法修复 ,无复明希望 ,应行眼球摘除术 ,而轻、中度破裂均可行清创修复。结论 :CT检查对诊断眼部异物、眼眶骨折及眼球破裂伤均明显优于 X线平片 ,并可估价眼球外伤的程度 。
李桂林郑建忠潘爱珍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X线平片CT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14 6例患者行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 ,评价图像质量及狭窄程度。其中 3 3例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结果  12 62节段能满足管腔评价 ,2 70个节段不能满足管腔的评价。常规造影显示正常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的节段 ,CT有 89.6%的节段与其分级一致 ;显示重度狭窄的节段 ,CT有 90 .9%的节段与其分级一致。结论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检查方法 ,显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 (>5 0 % )的准确性很高 。
潘爱珍甘毅陈涛郑建忠黄慧玲
关键词:冠状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16排CT经肝穿胆管造影及血管造影成像在胆管梗阻病变的应用
目的:探讨16排CT肝穿胆管造影及血管造影成像在胆管梗阻病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运用16排CT对45例胆管梗阻病变行胆管造影及血管造影多期扫描,重建胆管系统、肝动脉、门静脉的三维图像,对病变的部位、性质作出诊断...
潘爱珍陈焕伟甘毅陈涛郑建忠雍昉黄慧玲叶晖
关键词:血管造影胆管梗阻
文献传递
钼靶X线对肿块显示不明确的乳腺癌诊断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钼靶片中未见明确肿块的乳腺癌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 收集31例钼靶片中未见明确肿块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与钼靶X线资料,并与同期72例有明确肿块乳腺癌的资料对比分析。常规摄取侧位与轴位片,根据触诊情况加摄内外斜位或其他斜位片。结果 钼靶片中未见明确肿块乳腺癌发生了致密型或其它腺体结构丰富的乳房中。X线表现:局部密度增高12例,局部结构紊乱7例,钙化8例,皮肤增厚9例,皮肤乳头凹陷4例。除了局部密度增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其余征象均无显著性差异(P>0.5)。3例因未见任何征象而漏诊。结论 局部密度增高、结构紊乱、钙化、皮肤增厚、皮肤乳头凹陷是诊断钼靶X线片中未见明确肿块乳腺癌的重要依据。正确的摄片方法和优质的照片是发现这些征象的前题。临床疑有乳腺癌而X线片上未见任何征象者,应及时加做超声检查。
朱彬曹然郑建忠许欣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肿块
螺旋CT扫描对胆囊癌诊断价值探讨(附40例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上腹部行螺旋CT扫描、胆囊区薄层扫描及胆囊MPR(多平面重建)重建,分析胆囊癌CT表现。结果本文40例胆囊癌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细胞学都符合,病例类型以腺癌最为常见,占70%。结论CT扫描对胆囊癌的诊断较容易,但对壁厚型胆囊癌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早期胆囊癌诊断率不高,须结合临床表现及CT表现来进行胆囊癌与胆囊炎,胆囊癌与肝癌的鉴别诊断。
郑建忠潘爱珍
关键词:螺旋CT扫描胆囊癌
棘突骨软骨瘤2例报告
1995年
倒1:男性,22岁,因反复腰痛5年,腰背部肿物二年,劳动时疼痛明显,间有时放射到大腿,二年来自觉肿物从原来小指头大增大了一倍。
曾锦清郑建忠
关键词:X线诊断病理诊断骨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