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春 作品数:33 被引量:260 H指数:9 供职机构: 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温州市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状况凋查 被引量:38 2010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预防接种现状,探讨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提高接种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3个县(市、区)的15个乡(镇、街道),对2001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出生的1543名流动儿童进行7种NIP疫苗的接种率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建预防接种证率96.18%,持预防接种证率81.40%,建预防接种卡率80.0%。≥1岁流动儿童的1剂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3剂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rn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3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P)、1剂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3剂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1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和1剂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5.5%、82.9%、79.7%、80.2%、78.9%、42.4%、26.7%。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0.7%,BCG疤痕率为82.71%。OPV、DTP加强免疫和MV复种接种率分别为42.6%、44.1%和42.9%。结论与常住儿童相比,温州市流动儿童NIP疫苗接种率较低,预防接种管理有待加强。 林献丹 李万仓 郑晓春 王志刚 陈玲萍 黄秀敏 廖晓伟 许益准关键词:流动儿童 接种率 温州市2012-2018年婴儿麻疹发病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2012-2018年婴儿麻疹的发病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利用中国麻疹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温州市2012-2018年婴儿麻疹发病数据,描述性分析发病特征;选择系统报告的婴儿麻疹病例和匹配非麻疹病例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温州市2012-2018年共报告婴儿麻疹171例(占总病例的52.13%),发病率为21.77/10万。其中0-3月龄、4-7月龄、8-11月龄分别占7.02%、54.97%、38.01%;男女性别比为1.63:1;3-5月份发病占59.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动人口(OR=2.17,95%CI:1.45-3.26)、有医院就诊史(OR=1.81,95%CI:1.10-2.99)、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史(OR=2.06,95%CI:1.36-3.12)是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温州市2012-2018年婴儿麻疹发病率较高。建议加强婴儿MCV接种、流动人口接种管理、医院感染控制,以降低婴儿麻疹发病。 李万仓 张梦瑶 魏晶娇 孙肖瑜 郑晓春 陈玲萍 王志刚关键词:麻疹 婴儿 接种吸附全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致过敏反应死亡病例报告 2011年 吸附全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 Whole-cell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Absorbed;DTwP)是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原液。 林献丹 陈玲萍 廖晓伟 曾士典 钟锦育 郑晓春 王志刚关键词:预防接种 过敏反应 用秩和比法评价浙江省温州市2013-2016年麻疹监测质量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综合评价温州市2013—2016年麻疹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对温州市2013—2016年麻疹监测3类12项指标进行评价,并根据秩和比估计值的大小进行排序以评估监测质量。结果基础免疫水平、疫情易于扩散、麻疹监测和综合评价分档排序好的分别是平阳县和苍南县,泰顺县、永嘉县和文成县,龙湾区和文成县,泰顺县。分档排序差的分别是瑞安市,洞头区和龙湾区,鹿城区,鹿城区和龙湾区。结论应用秩和比法评价既简便灵活,又能消除各指标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在麻疹监测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李万仓 魏晶娇 陈玲萍 孙肖瑜 郑晓春 王志刚关键词:麻疹监测 综合评价 汉坦病毒在温州市人与动物间的流行情况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通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分析,掌握温州市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定HFRS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1981-2008年HFRS人间疫情进行分析;用鼠笼捕捉小动物调查宿主动物种群构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小动物肺中的汉坦病毒(HV)抗原,用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981-2008年全市共发病383例,平均发病率为0.20/10万,死亡13例,病死率为3.39%。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发病,尤以瑞安市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53.78%。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冬季(11月至翌年1月)为流行高峰,占总病例数的41.25%。病例以20~50岁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4.76%。宿主动物监测发现野外捕获率7.16%,室内捕获率7.88%。野外以北社鼠为优势鼠种,其次为黄毛鼠;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次为黄胸鼠。检测422份小动物肺,HV抗原阳性9份,阳性率为2.13%。提取HV抗原阳性鼠肺组织中的病毒RNA,基因分型全部为汉城病毒(SEOV)。结论调查结果提示应采取加强监测、防鼠灭鼠、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以有效预防HFRS的流行。 林献丹 郭文平 王文 张孝和 陈祎 谢海斌 郑刚 廖晓伟 陈胜则 胡永卫 郑晓春 李万仓 倪庆翔 张永振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发病率 汉坦病毒 基因分型 温州市2008-2017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死亡病例特征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死亡病例的特征。方法收集温州市2008-2017年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报告的AEFI死亡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7年温州市共报告AEFI死亡病例13例,报告发生率为0.45/100万剂;其中偶合症10例(76.9%),异常反应3例(23.1%);男女性别比为2.3∶1;婴幼儿12例(92.3%),成人1例(7.7%)。婴幼儿病例接种至死亡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7h(范围:35min-69h)。结论温州市AEFI死亡报告发生率极低,以偶合症为主。 陈玲萍 魏晶娇 孙肖瑜 郑晓春 李万仓 王志刚关键词:预防接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温州市麻疹疫情风险评估指标及应用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通过建立麻疹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温州市2015年各县(市、区)的风险等级,为当地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指标赋值法,对“基础免疫水平”“麻疹病例监测”和“疫情易发生扩散”3个一级指标开展评估,每个指标包括5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得分相加得到一级指标得分.总评分设为100.00分,得分超过50.00分确定为高风险地区.结果 温州市基础免疫薄弱的是瓯海区(25.50分)和乐清市(23.50分);麻疹病例监测质量不高的是经开区(19.00分)和乐清市(17.00分);疫情易于扩散的是经开区(33.00分)和龙湾区(30.00分).总体麻疹疫情发生风险较高的是经开区(69.50分),其次是龙湾区(63.50分)、鹿城区(56.50分)、瓯海区.(56.50分)和乐清市(52.50分).结论 麻疹疫情风险评估指标能基本反映温州市麻疹疫情风险,疫情总体可控,但部分县(市、区)仍存在薄弱环节.经开区、鹿城区等监测质量不高的县,应加强监管,规范疫情处置并扩大应急接种对象和范围.龙湾区、乐清市等基础免疫水平薄弱的县,应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率. 李万仓 孙肖瑜 陈玲萍 王志刚 郑晓春 魏晶娇关键词:麻疹 疫情 风险评估 温州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我国自1965年以来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对8月龄以上儿童实行计划免疫,麻疹发病率大大降低[1~2]。温州市地处浙江省南部,近年来经济发展比较快,流动人口较多,截至2009年底,温州市的流动人口为274.34万人。 李万仓 林献丹 王志刚 郑晓春 陈玲萍关键词:麻疹减毒活疫苗 流行病学分析 流动人口 计划免疫 发病率 2018-2019年温州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女性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率。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2019年温州市报告的二价HPV疫苗(HPV2)、四价HPV疫苗(HPV4)和九价HPV疫苗(HPV9)AEFI,分析AEFI发生率。结果2018-2019年温州市女性HPV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为30.72/10万剂(52例),其中HPV2、HPV4、HPV9分别为68.51/10万剂(12例)、18.82/10万剂(20例)、43.95/10万剂(20例);一般反应、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5.40/10万剂(43例)、3.54/10万剂(6例),无严重AEFI报告。所有AEFI均治愈或好转。结论温州市三种HPV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反应轻微、预后良好。 孙肖瑜 魏晶娇 郑晓春 陈玲萍 李万仓 王志刚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温州市2005—201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流行现状及流脑菌群变化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8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流脑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温州市流脑病例资料,使用Excel 2007软件处理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 2005-2018年温州市累计报告流脑病例51例,年发病率为0.0437/10万。死亡8例,病死率15.69%,年死亡率为0.0069/10万,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随年份增长而降低的趋势(χ^2=62.94、17.61,P值均<0.01)。发病时间以冬春季为主,共报告41例(占80.4%),3月最多(占33.3%)。发病年龄以≤15岁儿童构成比最高,占58.8%。男女性别比为1.22:1。2005年实验室确诊率为8.3%(2/24),2006-2018年期间实验室确诊率为48.1%(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P<0.01)。实验室确诊病例共15例,分离出菌株7株,其中B群4株(占57.1%),C群和X群分别为2株、1株。结论温州市流脑发病维持在较低水平,近年来在菌群分布上呈现B群流脑病例构成比上升,C群、X群流脑散发的趋势。 陈玲萍 孙肖瑜 魏晶娇 郑晓春 李万仓 王志刚 林献丹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