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璇
- 作品数:74 被引量:3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浆β-内啡肽与脑卒中昏迷程度的关系探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脑卒中昏迷病人血浆 β -内啡肽 (β -endorphin ,β -EP)的动态变化与昏迷程度的关系。 方法 将38例格拉斯哥 -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 (Glasgow -Pittsburghcomascale ,G -Pcs)评分≤ 2 0分的急性脑卒中昏迷病人分为轻度昏迷组 (2 1例 )和重度昏迷组 (17例 ) ,两组病人在入院当天及第 3、5、10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 β -EP水平 ,同时以急性脑卒中非昏迷病人 (非昏迷组 ,2 2例 )作对照。结果 急性脑卒中昏迷病人血浆 β -EP水平明显高于非昏迷组 (P <0 .0 1)。轻度昏迷组血浆 β -EP水平第 3天升高 ,第 5天下降 (P <0 .0 5 ) ,第 10天接近非昏迷组水平 ;重度昏迷组第 5天仍升高 (P <0 .0 5 ) ,第 10天下降 (P <0 .0 5 ) ;重度昏迷组在各个时点上血浆 β -EP水平均高于轻度昏迷组 (P <0 .0 1) ;昏迷病人血浆β -EP水平与G -P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0 1,P <0 .0 1)。 结论 脑卒中昏迷病人血浆 β -EP水平与昏迷程度相关 ,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之一。
- 庄伟端郑璇吴育彬郑俊忠奚宝珊
- 关键词:Β-内啡肽脑卒中昏迷
- 35例腹痛型癫痫的临床诊断与脑电图分析
- 1999年
- 报告35例腹痛型癫痛。绝大多数为儿童。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性上腹及脐周痛,或伴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和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查及其它有关实验室检查正常。脑电图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通过常规检查和诱发试验,大多数显示阵发双侧对称同步中至高波幅慢波、慢活动,散在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具有一定的局灶性,大多数服用抗癫痫药后,症状控制,复查脑电图未见典型的痫性放电。
- 郭小蓝郑璇
-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腹痛型
-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1997年
- 本文报道从粤东地区57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检测出HTLV-Ⅰ抗体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5.26%。并介绍了HTLV-Ⅰ抗体阳性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我们认为,进一步开展HTLV-Ⅰ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 郑璇余秀葵杨棉华庄伟端杜登青陈显光陈国敏曾毅
- 关键词:病毒I型神经系统疾病
-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 62例治疗效果 ,并讨论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ACVD的脑水肿可重复应用小剂量 ( 0 .5 g/kg) 2 0 %甘露醇 ,糖尿病并脑梗死 2 4例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 ,首剂 10BU ,以后隔日 1次 5BU ,共 3 5BU ,1个疗程 11d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东菱精纯克栓酶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5 .5 %和 66.6%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东菱精纯克栓酶对糖尿病并脑梗死有良好的疗效。
- 郑璇魏丽玲
- 关键词: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脑梗死甘露醇药物疗法
- 广东、海南二省HTLV-1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 1997年
- 本文报道广东、海南二省人群HTLV-1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对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作初步探讨。共收集广东省各类人群血清标本2369份,其中健康人群血清1810份,抗体阳性23份,阳性率为1.27%;献血员血清248份,阳性抗体1份,阳性率0.40%;成人白血病患者血清10份,阳性3份,阳性率7.34%,与健康人群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5);儿童血液病患者血清33份,阳性2份,阳性享6.06%;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97份,阳性5份,阳性单5.15%;类风湿病患者血清72份,阳性2份,阳性率2.78%。海南省健康人群血清622份.抗体阳性13份,阳性率2.09%。
- 杨棉华余秀葵庄坚郑璇庄春兰许立德黄立群
- 关键词:白血病类风湿病流行病学
-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截瘫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研究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截瘫(HAM/TS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HAM/TSP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sFas和sFasL表达水平及外周血Fas、肿瘤坏死引子α(TNF- α)和Bcl -2蛋白在HAM/TS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单细胞电泳检测HAM/TS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ELISA检测8例HAM/TSP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sFas、sFasL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Fas、TNF -α和Bcl -2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OIN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 1 )HAM/TS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3 .63%±0 .48%,与健康对照组(1 .63% ±0 .57% )比较显著增高(P<0 .05)。(2)患者血清sFas表达水平为(1 .08±0 .26)ng/ml,与OIND组[ (0 .29±0 .05)ng/ml]及健康对照组[ (0 .18±0 .07)ng/ml]比较显著增高(P<0 .05 );血清sFasL表达水平[ ( 0 .26±0 .11 )ng/ml]高于OIND组[ (0 .22±0 .04 )ng/ml]及健康对照组[ ( 0. 21±0 .05 )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脑脊液sFas和sFasL表达水平分别为( 0. 19±0 .07 )ng/ml和( 0. 24±0 .08 )ng/ml,显著高于OIND组[ (0 .11±0 .06)ng/ml、(0 .01±0 .01)ng/ml,P<0 .05]。(3)外周血淋巴细胞中Fas、TNF -α表达?
- 肖颖秀郑璇
- 关键词:凋亡相关因子脑脊液脊髓病截瘫患者HAM/TSPSFASL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 :5 7例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单盲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2 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16 m l加入生理盐水 2 5 0 ml静滴 ,每日 1次 ,14日为 1个疗程。治疗组 2 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 30 ml加生理盐水 2 5 0 ml静滴 ,每日 1次 ,14日为 1个疗程。采用格拉斯哥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 (G Pcs)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各个时点上的 G Pcs平均分数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有催醒作用。
- 庄伟端欧利民郑俊忠吴育彬郑璇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 HTLV-Ⅰ相关性HAM/TSP患者血浆及脑脊液sFas、sFasL的测定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瘫痪(humanT-lymphotropicvirustypeⅠassociatedmyelopathy/tropicalspasticparaparesis,HAM/TSP)患者血浆及中可溶性Fas(sFas)和Fas配体(sFasL)表达水平及其与HAM/TSP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HAM/TSP患者血浆及脑脊液(CSF)中sFas和sFasL水平。结果HAM/TSP患者血浆sFas表达水平[(1.08±0.26)ng/mL]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otherinflammatoryneurologicdiseases,OIND)[(0.29±0.05)ng/mL]及正常对照组[(0.18±0.07)ng/mL]相比显著增高(P<0.05),血浆sFasL表达水平[(0.26±0.11)ng/mL]与OIND组[(0.22±0.04)ng/mL]及正常对照组[(0.21±0.05)ng/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SFsFas与sFasL表达水平[(0.19±0.07)ng/mL与(0.24±0.08)ng/mL]均高于OIND组[(0.11±0.06)ng/mL与(0.01±0.01)ng/mL](P<0.05)。结论sFas、sFasL蛋白可能在HAM/TS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肖颖秀郑璇
- 关键词:SFAS
- 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意识障碍的作用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含量的改变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方法 :格拉斯哥 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 (Glasgow Pittsburghcomascale ,G Pcs)评分≤ 2 0分的 4 5例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予常规治疗 )和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予纳洛酮 1 6mg加入 0 9%NS 10 0mL ,静滴 ,bid ,疗程 10天 )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同时间血浆 β EP的水平 ,用G Pcs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3天、 10天血浆中 β E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治疗组在各个时点上G Pcs平均分数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有催醒作用 ,其机制与拮抗 β
- 庄伟端奚宝珊杜登青吴育彬郑璇
- 关键词:纳洛酮急性脑血管病Β-内啡肽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LMWHs)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用 9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 ,其中 48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48例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LMWHs 0 4mlScbid× 10天为治疗组。治疗前后测定BPC、PT、APTT、TT、Fg、D D。同时观察治疗效果和出血情况。 结果 治疗组于治疗后 10天 ,2 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用药后Fg降低 ,PT延长 ,D D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或P <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的BPC、TT、APTT变化不明显 ;治疗组有 5例出现皮下淤斑。 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给予LMWHs有一定的抗凝及溶栓作用 ,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
- 庄伟端欧利民郑璇郑俊忠巫顺秀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急性脑梗死安全性D-二聚体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