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依群

作品数:82 被引量:506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 9篇专利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7篇水合物
  • 48篇天然气水合物
  • 48篇气水合物
  • 47篇气水
  • 29篇海域
  • 22篇南海北部
  • 16篇海底
  • 15篇成藏
  • 11篇神狐海域
  • 10篇盆地
  • 8篇水合物成藏
  • 7篇南海北部陆坡
  • 6篇天然气
  • 6篇海底滑坡
  • 5篇底辟
  • 5篇地球物理
  • 5篇多变量
  • 5篇渗漏
  • 5篇水舱
  • 5篇勘探

机构

  • 74篇广州海洋地质...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国土资源部
  • 4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82篇郭依群
  • 45篇梁金强
  • 21篇沙志彬
  • 15篇匡增桂
  • 14篇梁劲
  • 14篇龚跃华
  • 14篇王宏斌
  • 12篇陆敬安
  • 11篇杨木壮
  • 9篇王嘹亮
  • 8篇林霖
  • 8篇尚久靖
  • 7篇张光学
  • 7篇张伟
  • 6篇吴时国
  • 6篇王后金
  • 6篇付少英
  • 6篇白志琳
  • 6篇王秀娟
  • 5篇杨胜雄

传媒

  • 8篇海洋地质与第...
  • 6篇现代地质
  • 4篇2010海峡...
  • 3篇南海地质研究
  • 3篇海洋地质前沿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石油物探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2011年沉...
  • 2篇海洋地质环境...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测井技术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0篇2003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沙海底峡谷的地貌沉积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5
2015年
东沙海底峡谷是南海东北部峡谷群中最西边的一条大型峡谷,其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晚新生代南海东北部峡谷群的成因、沉积输移机理、台西南前陆盆地及台湾造山带的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多道反射地震和多波束海底测深数据,研究东沙海底峡谷的地貌、沉积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东沙海底峡谷是一条陆坡限定型峡谷,它发源于东沙群岛东部上陆坡区,自NWW往SEE方向于水深3000 m处汇入台湾浅滩南峡谷,全长约190 km,平均宽度10 km.根据地震层序分析,在峡谷充填沉积物中识别出了11个层序界面,解释为峡谷的古下切侵蚀面.地震相分析表明,该峡谷及有关沉积主要表现为平行上超充填、杂乱充填、丘状发散和迁移波状等地震相类型,分别解释为浊流或其他重力流沉积与半远洋沉积的交互、滑坡或碎屑流及峡谷底部滞留沉积、浊流溢流形成的天然堤,以及发育于天然堤或峡谷口外海底扇上的沉积波.ODP1144孔合成记录层位标定表明,东沙海底峡谷的发育大致始于中更新世约0.90 Ma.东沙海底峡谷最先形成于现今峡谷中游的上段,随着浊流或其他重力流不断的下切侵蚀,峡谷顺陆坡而下逐渐向海盆方向延伸,同时在溯源侵蚀作用下逆坡向陆架破折带方向延伸至现今峡谷头部.上述11个地震层序界面的年代大致可以与全球低海平面期进行对比,表明海平面变化是控制东沙海底峡谷多期下切-充填的重要因素.综合分析认为,东沙海底峡谷的成因与台湾隆升及台西南前陆盆地的发育这一大的区域构造背景有关,但没有证据表明东沙海底峡谷的形成与断裂、岩浆活动等存在直接联系.陆坡重力搬运过程(包括滑坡及浊流)对东沙海底峡谷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殷绍如王嘹亮郭依群钟广法
关键词:地震层序地震相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新生代沉积相及古地理演化被引量:15
2000年
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将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新生界划分为6个地震层序,并进行了地震相-沉积相分析,推断解释了14种沉积相,论述了不同地质时期各沉积相的平面分布特征,分析了新生代盆地沉积环境的演化和各沉积体系在盆地发展过程中的变迁,进而展示了中建南盆地由陆相湖盆向陆缘海盆的演化。
高红芳白志琳郭依群
关键词:中建南盆地沉积相沉积环境
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高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及机制被引量:70
2017年
基于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GMGS3钻探区内岩心、测井、二维及三维地震数据综合分析,对黏土质粉砂储集层高饱和度扩散型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差异聚集机理及其成藏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饱和度水合物通常对应着高电阻率、低声波时差,强似海底反射(BSRs),且在BSRs下部可能存在泥底辟及气烟囱等形式的流体渗漏现象;水合物储集层以黏土质粉砂细粒沉积物为主,局部存在具有较高孔渗性的粉砂细粒沉积物;水合物类型以Ⅰ型为主,在Ⅰ型水合物层的底部可能存在Ⅱ型水合物;水合物气源为热解气、微生物气混合成因,来自白云凹陷中心深部的热成因气通过断层和泥底辟及气烟囱向浅层运移并与原位生物气混合,直至运移至水合物温度、压力稳定区域中富集形成高饱和度水合物;流体运移输导系统影响和控制了高饱和度水合物差异聚集成藏。
张伟梁金强梁金强陆敬安尉建功苏丕波方允鑫郭依群杨胜雄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高饱和度成藏机制神狐海域珠江口盆地
一种水合物与游离气存在状态的显示方法及处理终端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合物与游离气存在状态的显示方法及处理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步骤1:在测井评价软件中,分别设置中子曲线、密度曲线和声波时差曲线的刻度,中子曲线、密度曲线和声波时差曲线三条曲线一般称作三孔度曲...
郭依群王伟刘俊东刘暉梁金强李海燕尉建功陆敬安康冬菊郭珍珍徐明骆晓锋
文献传递
南中国海东沙海域水合物成藏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2010年
基于南中国海东沙海域某地震剖面资料,利用Basin2二维模拟软件,结合研究区有关地温场、热流探测资料和ODP184航次调查的岩心数据,重塑了研究区沉降史、有机质生烃史、古地温场与热史变迁。进而利用"生物成因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动力学模拟系统"(Hydrate Dynamics)软件,模拟了水合物聚集的过程与分布范围。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合物稳定域较厚(200~250 m),有机质含量适中,生物成因甲烷主要在海底1 km以浅范围内形成。稳定域之下早先埋藏的沉积物中有机质形成的生物成因甲烷在压实流的作用下能够向浅部层位中运移聚集,从而对现在的矿层有所贡献。水合物主要赋存于稳定域底部以上50 m的层位内,富集带中水合物的平均含量约为5%。
郭依群李桂菊乔少华庄新国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动力学东沙海域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地震勘探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地震勘探系统及方法,所述勘探系统包括物探船、至少包括一条长缆和若干条短缆组成的拖缆、控制模块和至少两个震源,各震源的主频相同,所述短缆分布设置在长缆两侧或分布设置在长缆一侧,长缆的长度大于短...
文鹏飞刘斌张如伟徐云霞张旭东李延符溪张宝金李福元冯震宇梁金强伍忠良郭依群尚久靖苏丕波徐梦婕赵庆献韦成龙曾宪军郝小柱
琼东南盆地块体搬运体系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控制作用被引量:32
2011年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新世以来构造运动不活跃,自中新世以来沉积物厚度达5 000~9 000m,Ya35-1-2井显示更新世地层沉积物主要以泥质与砂泥互层的细粒沉积物为主,深部流体垂向运移通道不发育。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3D地震资料表明,琼东南盆地的上新世及其以上地层存在大量气烟囱和块体搬运体系。气烟囱为深部流体垂向运移提供通道,沉积物在搬运过程中发生重塑,由于沉积和压实作用使MTD具有相对较高电阻率、高密度异常和渗透率降低,是烃类气体聚集的良好盖层,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
王秀娟吴时国董冬冬郭依群Hutchinson Deborah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气烟囱细粒沉积物琼东南盆地
南沙中部海域南薇西、南薇东诸盆地综合地球物理普查报告
白志琳彭学超陈玲符溪林珍王立飞郭依群张锡林金华锋高红芳王后金吴大明易海
报告利用本次及以往调查获取的地震、重磁、水深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分析。深入分析了调查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引起局部异常的原因,定量反演计算了磁性基底埋深,并推测磁性基底由变质岩、酸性-中基性火成岩构成,具明显的坳隆分区;推断了...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球物理南沙中部海域
一种多变量条件海底浅层气渗漏模拟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变量条件海底浅层气渗漏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水舱内部的各层模拟室铺满石英砂,石英砂的粒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步骤2:将蓄水池内的水注入至水舱内部,水渗透至石英砂内;步骤3:模拟气体渗漏至石英砂内...
黄伟梁金强陆敬安尚久靖张伟赖洪飞郭依群林霖徐梦婕杨承志孟苗苗单晨晨
文献传递
一种多变量条件海底浅层气渗漏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变量条件海底浅层气渗漏模拟装置,包括水舱、注水喷头、蓄水池、供气罐、集气罐、气体分流管、渗漏空心筒、石英砂、模拟室和集气罩,所述注水喷头设置在水舱内部,注水喷头通过注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模拟室设置在...
黄伟梁金强陆敬安尚久靖张伟赖洪飞郭依群林霖徐梦婕杨承志孟苗苗单晨晨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