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江睿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蛋白
  • 6篇细胞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4篇髓系
  • 4篇髓系白血病
  • 4篇连接蛋白
  • 4篇急性
  • 3篇纤维连接
  • 3篇纤维连接蛋白
  • 2篇蛋白类
  • 2篇毒素血症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凝血
  • 2篇血症
  • 2篇预后
  • 2篇凝血
  • 2篇肿瘤
  • 2篇粒细胞
  • 2篇淋巴

机构

  • 1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17篇郭江睿
  • 7篇陈元仲
  • 5篇吴勇
  • 4篇陈小芳
  • 3篇邹起练
  • 3篇黄美娟
  • 3篇李暐
  • 2篇刘霞
  • 2篇沈建箴
  • 2篇翁萍
  • 2篇陈清
  • 2篇徐淑娟
  • 1篇陈萍
  • 1篇连晓岚
  • 1篇杨大柳
  • 1篇郑正津
  • 1篇黄关娟
  • 1篇张浪辉
  • 1篇周海容
  • 1篇宋清晓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FN多肽在制备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疾病的药物中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重组纤维连接蛋白N端肝素结合域多肽和C端肝素结合域多肽,所述的N端肝素结合域多肽是由FN分子中N端的五个I型同源结构组成,含有从Ser46-Gly282的237个氨基酸;编码该多肽的DNA序列从403bp到1...
陈元仲邹起练吴勇郭江睿陈小芳
文献传递
纤维连接蛋白在肿瘤及抗感染研究的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郭江睿陈元仲
关键词:纤维蛋白类
PML-RARα融合基因不同亚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PML-RARα不同亚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初诊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ML-RARα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78例患者中,女性32例,男性46例,中位年龄40岁(13~68岁)。最常见的PML-RARα融合基因为L型(48.7%,38/78),其次为S型(46.2%,36/78)和V型(5.1%,4/78)。S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10×10^9/L(高危)者最多见(61.1%,22/36),与V型、L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3,P<0.05)。78例中,合并CD34阳性8例(10.2%),合并FLT3-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17例(21.8%),合并DNMT3A突变12例(15.4%),附加染色体异常9例(11.5%);3种不同亚型间CD34阳性、FLT3-ITD、DNMT3A以及附加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维甲酸综合征(RAS)最多见(21/36),L型及V型较少发生(χ^2=7.633,P<0.05)。PML-RARα不同亚型患者间完全缓解率以及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L-RARα不同亚型APL患者临床特点不尽相同,L型最常见,V型、S型中高危者多见,S型治疗期间合并RAS多见,不同亚型对完全缓解率及无病生存率无影响。
翁萍张淑遐陈小芳徐淑娟郭江睿何志鹏吴勇
关键词:基因融合PML-RARΑ
重组纤维连接蛋白N端肝素结合域多肽抗内毒素所致小鼠肝衰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重组纤维连接蛋白N端肝素结合域多肽(rhFNHN-29多肽)对内毒素血症肝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内毒素脂多糖(LPS,Sigma)和半乳糖胺(Galactosamine GaIN,Sigma)注射小鼠腹腔,建立内毒素血症肝衰竭小鼠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两组,1组为rhFNHN-29多肽治疗组,1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注射(LPS和GalN)前半小时,后1、2、3h尾静脉注射rhFNHN-29多肽10mr/kg,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药物6h,眶静脉采血检测小鼠血浆TNFα,72h后计算小鼠死亡率,处死活鼠,取其肝、肾、脾、肺、心、脑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肝组织做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取肝组织对其TNFα、IL-1β、IL-6的表达进行PCR分析。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72h死亡率为70%,多肽治疗组死亡率仅为15%。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肝组织呈广泛变性与严重坏死,多肽治疗组肝组织呈小面积变性和轻微坏死。电镜超微结构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肝细胞呈严重的变性和坏死,多肽治疗组轻微变性。肝细胞因子表达分析显示多肽治疗组小鼠的TNFα、IL-1β、IL-6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TNFα水平(0.86±0.43,0.86±0.31,0.27±0.13和23.6±5.8,P〈0.01)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水平(1.26±0.37,0.98±0.21,0.43±0.17和87.43±16.7,P〈0.01)。结论rhFNHN-29多肽对内毒素血症肝衰竭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多肽的抗炎等作用有关。
邹起练郭江睿陈小芳陈显凌陈萍黄关娟陈元仲
关键词:连接蛋白类肽类内毒素血症肝功能衰竭
纤维连接蛋白及重组FN肝素结合域多肽对血小板减少内毒素血症小鼠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份,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糖蛋白大分子,能与肝素、胶原、纤维蛋白以及整合素受体结合,参与细胞的粘附、迁移、止血、损伤修复等过程、在抗感染、维持微血管的完整性等...
郭江睿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内毒素血症血小板减少
文献传递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体内外对HL-60细胞作用的研究
2006年
为了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alpha,rhTNF-α)在体外及体内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的作用,应用MTT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测定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采用AO/EB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和TdT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利用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给药后瘤体重量、组织病理的改变,并采用透射电镜以及TUNEL法检测瘤组织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rhTNF-α对HL-60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AO/EB染色后可见rhTNF-α处理组HL-60细胞核内染色质浓缩聚集或成碎片,呈现凋亡表象;流式细胞术显示随着rhTNF-α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阳性率逐渐增高;TUNEL法检测显示,3200U/mlrhTNF-α作用于HL-60细胞48小时凋亡阳性率可达37.5%。在体内,rhTNF-α可抑制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生长,抑制率最高可达60.33%;病理检查发现,rhTNF-α处理组的瘤组织有程度不等的出血坏死区域;透射电镜及TUNEL法检测表明,处理组的瘤组织可见有较多凋亡细胞。结论:rhTNF-α在体内、外均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刘霞陈元仲吴勇黄美娟杨大柳郭江睿
关键词: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HL-60细胞增殖
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查注射用米卡芬净钠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10月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12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应用注射用米卡芬净钠,剂量100mg/d,分析其疗效、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66.7%,临床诊断病例与拟诊病例有效率分别为57.14%(4/7)和80%(4/5);临床诊断病例与拟诊病例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注射用米卡芬净钠起效时间1~5d。结论注射用米卡芬净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对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疗效较好。
周冰新沈建箴林艳娟郭江睿李静唐晶晶
关键词:真菌病米卡芬净恶性血液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应用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71例可评价AL患者。分别采用χ2、Cox回归、KaplanMeier等方法分析1疗程完全缓解(CR)率、总CR率、治疗有效率、化疗后WBC减少时间、CR期、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等级相关分析GCSF用量与CR期及生存期的关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交替采用以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或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MA)为主的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交替采用以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VDP)或长春新碱+阿霉素+泼尼松(VAP)或长春新碱+米托蒽醌+泼尼松(VMP)或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CODP)为主的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用药组均在患者WBC<1.0×109/L时予以重组人GCSF(rhGCSF)(1.5~6.0μg·kg-1·d-1),一般WBC达2.5×109/L时停用。结果(1)AL患者化疗后应用GCSF可使化疗后WBC减少时间明显缩短;但不影响患者的1疗程CR率、CR率和治疗有效率;(2)使用GCSF不影响ALL患者CR期,但明显缩短AML患者CR期;(3)使用GCSF不影响ALL患者的生存期,但缩短AML患者的生存期;(4)尚未发现使用GCSF的AML患者中因子用量多少与CR期及生存期存在相关关系。结论AML患者必须非常慎用GCSF。
刘晓明陈元仲黄美娟刘霞郭江睿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急性白血病G-CSFALAML
阿德福韦酯预防乙型肝炎携带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致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预防性给药是否减少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相关性乙肝病毒再激活。方法本科2004~2009年收治的65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预防组30例,对照组35例。预防组在化疗前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至化疗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包括阿德福韦酯在内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比较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肝功能损害、化疗延迟等指标变化。结果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乙肝病毒再激活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化疗延迟发生率、肝炎相关病死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口服阿德福韦酯可以降低携带乙肝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
郭江睿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乙肝病毒再激活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
纤维连接蛋白N端肝素结合域多肽的制备及其对DIC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利用酵母表达系统制备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N端肝素结合域多肽,检测多肽的生物学活性,进行多肽治疗DIC大鼠的实验研究。利用PCR技术从FNcDNA中扩增FN N端肝素结合域序列,将获得的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T载体,筛选后转移至酵母表达pAo815SM载体进行选择,再构建重组酵母表达pPIC9K载体,线性化重组载体并转染GS115酵母细胞,在GS115酵母细胞表达目的多肽。发酵液经80%硫酸胺沉淀,沉淀物过S-100柱分离纯化,纯化物再经过SP柱纯化,测定多肽结合肝素等生物学活性。股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50mg/kg建立大鼠DIC模型。建立的DICSD大鼠40只,随机分2组,每组20只,一组为rhFNHN-29多肽治疗组,另一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注射LPS前半小时、注射后2小时、4小时尾静脉注射rhFNHN-29多肽(10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另设正常对照组SD大鼠20只,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于股静脉注射LPS后6小时,对侧股静脉抽血测血常规,分离血浆检测血浆TNFa和凝血象。于注射LPS后72小时处死大鼠,取肝、肾、脾、肺、心、脑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成功地在酵母表达系中表达了目的多肽,其表达量达到30mg/L,所表达的多肽具有结合肝素活性。在多肽抗DIC作用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多肽治疗组的血浆TNFa水平、血常规指标、凝血象和病理组织学的改变都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成功地制备了rhFNHN-29多肽,这种多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治疗DIC。
邹起练郭江睿陈小芳黄美娟吴勇陈元仲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酵母表达系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