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永龙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低熔点聚酯
  • 3篇熔点
  • 3篇聚酯
  • 2篇流变性
  • 2篇流变性能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粘流活化能
  • 1篇四组分
  • 1篇流变仪
  • 1篇毛细管
  • 1篇毛细管流变仪
  • 1篇活化能
  • 1篇甲酸
  • 1篇假塑性
  • 1篇假塑性流体
  • 1篇间苯二甲酸
  • 1篇共聚
  • 1篇共聚反应
  • 1篇二甲酸
  • 1篇二元酸

机构

  • 3篇国家工程研究...

作者

  • 3篇瞿中凯
  • 3篇林生兵
  • 3篇金永龙
  • 3篇郭永林
  • 3篇姚峰

传媒

  • 2篇合成纤维工业
  • 1篇金山油化纤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低熔点聚酯复合纺丝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研究了低熔点聚酯切片的流变性能 ,以及低熔点聚酯与普通PET皮芯复合纺丝时的皮芯层复合比、皮层组分配比、切片干燥工艺和纤维拉伸工艺。结果表明 :低熔点聚酯熔体属典型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 ,切片进行皮芯复合纺丝时 ,皮芯复合比选择 5 0 / 5 0 ,皮层采用 70 %低熔点聚酯和 3 0 %普通PET ,芯层采用普通PET ,所得纤维性能较好。
姚峰林生兵瞿中凯郭永林金永龙
关键词:低熔点聚酯复合纺丝流变性能纺丝工艺
低熔点聚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通过共聚反应在PET大分子链中引入第三组分、第四组分合成低熔点聚酯,对合成的低熔点聚酯 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第三组分(间苯二甲酸)、第四组分(丁二醇) 可以降低聚酯的熔点,当第三组分的添加量为20%(占所有二元酸的摩尔分数),第四组分的添加量为35% (占所有二元醇的摩尔分数)时,可以得到熔点为110℃的低熔点聚酯,而且所得的低熔点聚酯结晶性能、热 稳定性较好,其流体属于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
林生兵姚峰瞿中凯郭永林金永龙
关键词:低熔点聚酯间苯二甲酸假塑性流体四组分共聚反应二元酸
低熔点聚酯流变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采用英国Rosand公司RH7型毛细管流变仪对自制低熔点聚酯(PET)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熔点聚酯熔体属于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与普通聚酯PET相比,低熔点聚酯熔体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相对较小;对于改性剂R含量不同的低熔点聚酯,在后加工时应充分考虑到温度对熔体粘度的影响。
林生兵姚峰瞿中凯金永龙郭永林
关键词:低熔点聚酯流变性能粘流活化能毛细管流变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