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州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三节段及以下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估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三节段及以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行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的三节段及以下CSM患者83例。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分数以评估其恢复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改善率;通过末次随访时颈椎动力位片观察植骨后融合情况。结果随访时间7.0~60.0个月,平均40.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术前(8.90±1.50)分,术后3个月(13.45±0.89)分,末次随访时(15.80±1.32)分,术后与术前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改善率为(58.42±8.54)%和(70.32±9.5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融合节段均骨性融合。结论颈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治疗三节段及以下CSM疗效肯定,具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较高的植骨融合率。
- 余勤武曾义高陈先州刘继超郭方周国仙周琴
-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
- 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磷酸三钙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的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在磷酸三钙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OPG组,制备小鼠颅骨溶解模型,OPG组于术后第2天在颅顶局部注射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3 mg/kg),每隔2 d 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2周。测定破骨细胞数和骨溶解面积,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OPG、NF-kappa B的受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和RANK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颅骨破骨细胞数、骨溶解面积均增加,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增加,RANKL和RAN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增加,OPG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OPG组小鼠颅骨破骨细胞数和骨溶解面积减少,IL-1β、IL-6和TNF-α水平减少,RANKL和RAN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OPG 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磷酸三钙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通过给予外源性OPG能显著抑制磷酸三钙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
- 贺志强杨亚帆陈先州刘乃澄余勤武
- 关键词:骨溶解
- 跟骨骨折46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中的60%,占全身骨折中的2%。且多为粉碎性,累及距下关节,治疗难度大,预后功能恢复差别大,致残率高。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可塑形跟骨解剖钛板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余勤武刘继超陈先州曾义高方丁
-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