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华波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德性
  • 2篇论语
  • 1篇德性伦理
  • 1篇德性伦理学
  • 1篇德性之知
  • 1篇性伦理
  • 1篇性伦理学
  • 1篇义理
  • 1篇篇章
  • 1篇篇章结构
  • 1篇自信
  • 1篇立志
  • 1篇良知
  • 1篇伦理
  • 1篇伦理学
  • 1篇经学
  • 1篇经学诠释
  • 1篇老子
  • 1篇集注
  • 1篇《论语》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陈华波
  • 1篇徐洪兴

传媒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理论界
  • 1篇唐都学刊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语》作者及篇章结构略考被引量:1
2014年
《论语》不是纯粹的由一人或者一个团体编定完成,不管是孔门弟子,如仲弓子夏子游,还是孔门再传弟子,如曾子或有子的门人,抑或是子思,实际上《论语》是层累地造成的。这并不是说,《论语》完全由散乱的语录在不同时代结集起来,而是由主体文本与附属文本组成的。这个主体文本就是仲弓子夏子游子张子贡有子等人在孔子逝后,召集众弟子完成的;而附属文本则是曾子门人记录的曾子语录以及其他孔门弟子语录。
陈华波
关键词:《论语》篇章结构
论王阳明良知的“自信”
2016年
良知的"自信"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中的关键一环。良知本体知是知非,但是受到遮蔽的良知如何真正得以落实,是工夫上的一大问题。由于良知本体的"无善无恶",一方面很难真切体认良知本体,做到对良知"信得及",另一方面容易将自身的经验知识或者意念加诸良知,混淆私欲和良知。这些缺乏良知自信的表现都会阻碍良知本体的发用。同时在良知本体上无法做工夫,而从后天意念处下手,又不能直截了当。因而只有通过立志成圣对良知起信,真正将良知实有诸己,才能悟入良知本体。不过,对良知自信过分,就可能引发普遍认同的客观化问题。
陈华波
关键词:良知自信
道象与不私:老子的名-象观
2017年
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名""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老子把"象"分为"物之象"和"道之象",认为对事物的认识,不是直接把握真精之物,而是从"物之象"开始的。同时阐述了"以柔弱为象"胜过"以刚强为象"的"道之象"理论。另一方面,老子认为"有名"观其边际而赋予事物意义。但同时"有名"也造成了"名实不符"。老子的"无名"即"不私","无名"以自然不私来还原"名"的最初形态,使"名"体现其真正的作用。
陈华波
关键词:老子
朱熹《论语集注》所表现的伦理学形态——以仁、义、礼三个概念为中心被引量:1
2016年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仁、义、礼三个概念的阐释,充分体现了其思想的德性伦理学角度而非义务论倾向。"仁"是人先天具有的德性,不是对规范的认知,也并非对普遍规则的符合。"礼"通常表现为规范、规则形式,借助"礼"以达成社会秩序和德性修养,但这种规则形式在儒家并不是第一义的。德性并不完全通过礼而呈现出来,"仁"是礼的基础、根源,因而德性才是第一义的。同时,在礼文规范的秩序中,儒家赞赏以"义"处事的君子,君子往往能够在具体境遇中做出恰如其分的道德抉择和评价,而不仅仅固执于某种形式性规则。
陈华波
关键词:《论语集注》德性伦理学
德性实践与德性之知——论二程经学诠释的转向被引量:2
2017年
传统经学诠释有训诂、义理之分,北宋二程的经学转向进一步揭示出经学诠释中的"德性"内涵。二程经学思想不啻是义理之学,更是德性之学,它包含了德性实践和德性之知两个维度。二程将诠释重点从作者和文本转向读者,将治经问学的目的从知性理解转向德性实践,这就脱离了形式上的训诂之学。同时,又指出以德性之知来接近圣人境界,进而理解圣人所作经典中蕴含的义理,这又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义理之学。注重德性实践,从德性出发去理解经典和圣人,最后通达"天理",是二程经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两宋"道学"或"宋明理学"不同于传统儒家经学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国儒家经典诠释思想与西方诠释学思想的差异所在。
徐洪兴陈华波
关键词:经学义理德性之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