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燕生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帕金森
  • 6篇帕金森病
  • 5篇早期帕金森病
  • 5篇成像
  • 4篇致密
  • 4篇黑质
  • 4篇黑质致密部
  • 4篇FA值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张量成像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张量
  • 2篇扩散张量成像
  • 1篇低级别胶质瘤
  • 1篇低强度
  • 1篇调节装置
  • 1篇眼眶
  • 1篇眼眶肿瘤
  • 1篇医生

机构

  • 9篇秦皇岛市第一...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陈燕生
  • 7篇刘兰祥
  • 4篇方元
  • 4篇杜丹
  • 3篇刘德丰
  • 3篇郑涛
  • 2篇吴爽
  • 2篇史文宗
  • 2篇董艳超
  • 1篇曹振东
  • 1篇李彩英
  • 1篇李文菲
  • 1篇王占秋
  • 1篇衣慧灵
  • 1篇黄松涛
  • 1篇万泰虎
  • 1篇韩庆贺

传媒

  • 4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第四届全国磁...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质致密部FA值和T_2*值对诊断早期帕金森病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对早期帕金森病(PD)黑质致密部FA值及T2*值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早期PD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对20例早期PD患者及28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ESWAN)及T2WI序列扫描;以T2WI为参考图像,手工勾勒黑质致密部各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DTI及ESWAN序列各ROI的FA值及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PD黑质致密部头、体及尾部FA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头、体及尾部T2*值较正常对照组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早期PD黑质致密部内、外侧FA值较对照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T2*值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早期PD黑质致密部FA值及T2*值组内内、外侧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对早期PD的诊断FA值较T2*值更趋于准确。
陈燕生方元史文宗刘德丰吴爽杜丹刘兰祥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帕金森病
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特征对泪腺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3年
原发于泪腺区的肿瘤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眼眶肿瘤的6%~12%[1-2],其中以泪腺上皮性肿瘤最为常见,约占所有泪腺肿瘤的50%左右[3]。泪腺上皮性肿瘤成分复杂,组织结构易变异,术后易复发,影像学表现复杂多变。目前对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多采用常规CT及MRI的定性研究[4],也有DCE-MRI、DWI及ADC值核磁功能成像技术应用于眼眶病变的研究,王永哲等[5]应用表观扩散系数鉴别泪腺77例良恶性肿瘤,杨本涛等[6]应用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研究泪腺上皮性肿瘤,在上皮及非上皮性肿瘤良恶性诊断方面,敏感性特异性比较高。尽管如此,受阅片医生经验等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对于个别病例仍然较难鉴别。难点一,对于一部分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病例,MRI影像表现为良性的特征,影像诊断医生很难鉴别良恶性。
陈燕生杨洁杜连泽韩庆贺万泰虎
关键词:良恶性肿瘤眼眶肿瘤ADC值良恶性鉴别
早期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FA值量化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使用1.5T磁共振仪观察早期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FA值的变化特点。方法:对20例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及28例性别、年龄与PD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MR T2WI和DTI扫描。在T2WI和DTI融合图像上手工勾勒黑质致密部内各兴趣区的范围,测量并记录黑质头、体、尾部及内外侧的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黑质致密部的头、体及尾部的FA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以头部更明显(分别为0.201±0.030和0.254±0.050,P<0.05);两组在黑质内、外侧区的FA值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黑质致密部头部FA值小于0.224,高度提示帕金森病可能。结论:黑质致密部的头部FA值降低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陈燕生方元史文宗刘兰祥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
帕金森病的MRI研究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帕金森病(P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当多巴胺神经元丢失达50%以上时才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因此探索一种能早期监测PD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对其进行提前干预非常必要。本文就近年来MRI在P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燕生刘兰祥李彩英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早期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FA值量化研究
目的:应用1.5T 磁共振机观察早期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FA 值的变化特点.方法:对20 例早期帕金森病人及28 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行磁共振DTI、T2WI 序列扫描;以T2WI 序列为参考图像,手工勾勒黑质致...
刘兰祥陈燕生
早期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FA值与T2*值量化研究
目的:对早期帕金森病进行黑质致密部FA值与T2*值量化研究,探讨早期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FA值与T2*值的变化特点。   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的早期帕金森病人20例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8例,采用磁共振T2WI...
陈燕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FA值
文献传递
MRI影像组学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免疫亚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特征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LGG)与不同免疫亚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33例LGG患者的MRI影像特征和免疫相关基因数据进行影像基因组学分析。利用3D-slicer软件提取胶质瘤患者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进一步筛选与预后显著相关的特征构建影像组学评分。利用聚类算法确定最佳的免疫分型,为了探索不同影像分型预后差异的遗传背景,差异性分析不同免疫分型与影像组学评分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33例LGG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28例,IDH突变型105例,其中野生型1p19q共缺失68例。最终由11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风险评分,影像组学风险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n=66)和低风险组(n=67),高评分组患者生存期预后明显较差。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表明影像组学预测LGG患者1年、5年生存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和0.86。聚类分析将LGG患者分为免疫炎症型(n=13)和免疫沙漠型两种亚型(n=113)。免疫炎症型患者影像组学评分较高,提示肿瘤纯度较低,异质性较高,预后较差。结论:影像组学评分可以有效预测LGG预后,影像组学评分与免疫分型存在一定平行关系,大部分LGG患者属于免疫沙漠型。少部分免疫炎症型患者影像组学评分较高,异质性明显高于免疫沙漠型,免疫炎症型患者可能获益于免疫治疗。
陈燕生杨哲沈卓李文菲
关键词: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超声波探头调节装置、调节方法及经颅神经刺激仪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探头调节装置、调节方法及经颅神经刺激仪,超声波探头调节装置用于设置在核磁共振仪的载物台的上方,包括用于安装超声波探头的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机构沿X方向、Y方向与Z方向移动的直线驱动机构以及控制...
刘兰祥王占秋郑涛 杜娟刘德丰 衣慧玲 王潇涵陈燕生杜丹吴爽董艳超
文献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低强度经颅超声治疗对TB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低强度经颅超声(LITUS)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对照组、TBI组、MSC组、联合治疗组。应用气压控制性皮质撞击仪建立TBI模型,术后24 h内,采用原位注射移植MSC至损伤位点。使用超声刺激仪对损伤部位进行连续28 d LITUS治疗。术后1、3、7、14、21、28 d对各组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评分),HE染色检测损伤部位病理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BI组的mNSS评分增加(P<0.05),GAP-43、PSD-95表达降低,GFAP表达升高(P<0.05);与TBI组相比,MSC组的mNSS评分降低(P<0.05),BDNF、GAP-43、PSD-95表达升高,GFAP表达降低(P<0.05);与MSC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mNSS评分降低(P<0.05),BDNF、GAP-43、PSD-95表达升高,GFAP表达降低(P<0.05)。结论MSC联合LITUS治疗TBI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促进BDNF、GAP-43、PSD-95表达,减少GFAP表达有关。
姚欣雨李悦陈燕生杜娟梁欣刘兰祥曹振东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功能损伤
脑刺激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刺激装置,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相对设置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外壁...
刘兰祥郑涛董艳超杜鹃杜丹陈燕生衣慧灵刘德丰方元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