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玲霞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省属高校科研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纳米
  • 3篇纳米流体
  • 3篇换热
  • 3篇传热
  • 2篇数学模型
  • 2篇过冷流动沸腾
  • 2篇分形
  • 2篇池沸腾
  • 1篇对流换热
  • 1篇学分
  • 1篇数学
  • 1篇数学分析
  • 1篇套压
  • 1篇热传递
  • 1篇热机
  • 1篇热流密度
  • 1篇流体
  • 1篇流体技术
  • 1篇换热器
  • 1篇活化

机构

  • 7篇三明学院
  • 3篇广州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肖波齐
  • 7篇陈玲霞
  • 4篇蒋国平
  • 2篇范金土
  • 2篇王宗篪
  • 1篇饶连周
  • 1篇魏茂金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三明学院学报
  • 1篇2007年传...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纳米流体沸腾池观测窗口
提供一种纳米流体沸腾池观测窗口,沸腾池观测面上制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由小窗口和大窗口组成且小窗口置于大窗口内侧,观察镜放置在大窗口底端面上并用压套压紧,且所述压套和沸腾池观测面固定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观察窗口装配后具...
肖波齐蒋国平陈玲霞
文献传递
过冷流动沸腾的分形分析
对于过冷流动沸腾的传热机理,本文提出了分型模型。根据加热表面活化穴的分形分布得到了过冷流动沸腾热流密度的表达式,从该模型中发现过冷流动沸腾热流密度是壁面过热度、流体的过冷度、流体的主流速度、流体的接触角与流体物理特性的函...
肖波齐王宗篪陈玲霞
关键词:传热机理热流密度
文献传递
池沸腾传热的数学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在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对于池沸腾换热的传热机理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在没有增加新的经验常数的条件下,从该模型中可得到池沸腾热流密度是壁面过热度、活化穴最小与最大尺寸、流体的接触角与流体物理特性的函数.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润湿性如何影响沸腾热流密度.对不同的接触角,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肖波齐王宗篪蒋国平陈玲霞魏茂金饶连周
关键词:池沸腾传热数学模型
纳米流体对流换热机理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考虑在纳米流体中纳米颗粒做布朗运动引起的对流换热,基于纳米颗粒在纳米流体中遵循分形分布,本文得到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的机理模型.本解析模型没有增加新的经验常数,从该模型发现纳米流体池沸腾热流密度是温度、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纳米颗粒的浓度、纳米颗粒的分形维数、沸腾表面活化穴的分形维数、基本液体的物理特性的函数.对不同的纳米颗粒浓度和不同的纳米颗粒平均直径与不同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所得的解析模型可以更深刻地揭示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的物理机理.
肖波齐范金土蒋国平陈玲霞
关键词: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分形
高压过冷池沸腾换热机理的研究
2014年
目前还没有一种被广泛承认的理论能够解释高压过冷池沸腾换热,其机理尚不明确。为了揭示高压池内过冷核沸腾的物理传热机理,并获得气泡脱离频率与活化穴半径的函数关系,根据池内过冷核沸腾加热表面活化穴的分布,在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压池内过冷核沸腾的一个数学模型。从该模型中发现,池内过冷核沸腾热流密度是壁面过热度、液体过冷度、活化穴尺寸、流体的接触角以及流体物理特性的函数。对不同的过冷度,将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得极好,从而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该解析模型更深刻地揭示了过冷池沸腾换热的物理机理,且没有增加新的经验常数。
肖波齐蒋国平范金土陈玲霞
关键词:过冷池沸腾传热数学模型
纳米流体传热与传质特性分形分析
肖波齐陈玲霞
随着工农业和现代生活的迅猛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用纳米流体技术是缓解该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
关键词:
关键词:换热器
过冷流动沸腾热传递的分形模型被引量:1
2007年
提出过冷流动沸腾热传递的分形模型,根据加热表面活化点的分形分布得到了过冷流动沸腾热流密度的表达式。从该模型中发现过冷流动沸腾热流密度是壁面过热度、流体的过冷度、流体的主流速度与流体的接触角、流体物理特性的函数关系,并且没有增加新的经验常数。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是极好的吻合。
肖波齐陈玲霞
关键词:过冷流动沸腾分形热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