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琦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司法
  • 4篇法院
  • 2篇调解
  • 2篇社会结构
  • 2篇视点
  • 2篇立案
  • 2篇立案庭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回应
  • 2篇回应性
  • 2篇和谐社会
  • 2篇发展观
  • 2篇法理
  • 2篇法理念
  • 2篇法治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党员
  • 1篇党建
  • 1篇党建工作
  • 1篇党员

机构

  • 13篇上海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13篇陈琦华
  • 2篇李瑜青
  • 1篇徐静琳
  • 1篇詹宏海
  • 1篇张力央
  • 1篇杨超

传媒

  • 2篇政治与法律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新德育.思想...
  • 1篇2007年城...
  • 1篇创新·发展·...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型期国有企业职工法治心理状况的调查被引量:1
2001年
李瑜青杨超陈琦华
关键词: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民主管理社会保障制度
回应性法理念与法院立案庭制度创新研究
本文以上海X法院立案庭为研究对象,以结构功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以组织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对X法院立案庭四项创新制度——诉前调解制度、诉讼服务中心制度、判后释明窗口制度、执前督促履行制度的产生背景...
陈琦华
关键词:立案庭社会结构
文献传递
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建设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不能停留于观念层面,需要探求可操作的要素或指标。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主要有劳动合同指标、工资报酬指标、社会保险指标、劳动保护与劳动安全指标、民主管理指标、职工文化和技能发展指标、权益实现指标、企业投资环境指标、企业发展指标、企业内部规范管理指标十大类指标,其中每一大类指标又可细分为诸多具体指标。这些指标在整个劳动关系指标体系中权重是不同的。
李瑜青陈琦华
关键词:和谐社会劳动关系
法治社会律师的诉讼使命
律师是社会的法律工作者,律师制度的完善与法治社会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在社会法治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律师负有不同的社会使命,而在使命的实现过程中,律师也推动了社会法治化的进程.律师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诉讼事务和非讼事务,而诉...
陈琦华
关键词:律师法治人治诉讼
文献传递
适用法院附设ADR制度处理相邻权纠纷研究
2007年
法院附设ADR区别于传统的法院审判程序,在解决纠纷的方式上属于通过合意解决纠纷的机制,其在解决纠纷中的优势以及相邻权纠纷的特点,决定了在处理相邻纠纷中引入这一机制具有可行性。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对于相邻权纠纷实行强制性的ADR,将ADR程序作为法院审理相邻权纠纷的前置程序。同时,对于法院附设ADR应从制度上予以规范,从而将其制度化。
陈琦华
关键词:法院附设ADR
和谐社会下的司法ADR制度——以长宁区法院改革为视点谈我国审判制度
随着纠纷解决多元化观念的不断深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美国的司法ADR制度不仅对于我国法院纠纷的解决模式改革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于实现我国司法和谐、社会和谐的目标具有推进作用。一2003年6月,在上海市高...
陈琦华程庆水
关键词:ADR审判制度
文献传递
回应性法理念与法院立案庭制度创新研究 ——以上海X法院司法实践为入手
本文以上海X法院立案庭为研究对象,以结构功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以组织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对X法院立案庭四项创新制度——诉前调解制度、诉讼服务中心制度、判后释明窗口制度、执前督促履行制度的产生背景...
陈琦华
关键词:立案庭社会结构
当代中国司法政治功能内涵及其价值被引量:8
2013年
司法除了具有法律功能、社会功能外,还具有政治功能。司法为民是中国当代司法政治功能的内涵。就司法实践而言,司法政治功能内涵的价值在于要解决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的大局观问题。学界、司法实务界现在讨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个至上等问题,其实要解决的都是一个大局观的问题。司法政治功能的内涵并不与司法中立的法治理念相悖,而是具有一致性的。当然,在中国特有的国情条件下,中国的司法中立有自身的表达。
陈琦华
关键词:司法为民司法中立大局观司法规律
WTO与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被引量:4
2011年
WTO的规则体系对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是WTO对成员国政府行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行政法治改革的内在要求。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转变政府职能、削减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加强监督制约等目标。随着改革的深入,行政审批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适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杜绝部门权力利益化,持续政府的自我"革命;"细化运行机制,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徐静琳陈琦华
关键词:WTO行政审批行政许可
科学发展观与“调解优先”理念的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论文深入探讨了社会转型期司法所推出的调解优先理念的内涵,认为调解和判决何者优先我国经历过不同的认识发展阶段,而主张"调解优先"理念却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具有契合性。论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为例,具体分析了"调解优先"理念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和法院的制度设计合理地相结合并得以应用,针对学界、司法界对于调解优先所提出的质疑,作者就调解优先是否偏离了法治,调解优先是否意味着调解万能,调解优先与司法职业化是否相矛盾等问题做了深入分析。
陈琦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调解优先司法制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