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利
- 作品数:16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大面积脑梗塞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回顾性研究
- 目的 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抗血小板药物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未使用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和1 07例使用了抗血小板治疗的治疗组及其各亚组患者的住院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
- 谷文萍陈瑞利杨光
-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出血性脑梗死病人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脑血疏组除接受基础治疗外加用脑血疏口服液10 mL,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14d、30d和60d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终点为60d时mRS评分≤2分的病人百分比;mRS评分>3的病人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血疏组病人治疗后mRS评分及NIHSS评分30d时开始出现明显下降,60d时差异更加显著(P<0.05);60d时mRS评分≤2分的病人百分比均显著增加,而mRS评>3分的病人百分比则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可明显改善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残疾率。
- 郭荷娜王倩王妮王涛陈瑞利杨谦宋允章
-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脑血疏口服液中风
- 大面积脑梗塞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回顾性研究
- <正>目的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抗血小板药物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未使用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和1 07例使用了抗血小板治疗的治疗组及其各亚组患者的住院资料,收集患者的年...
- 谷文萍陈瑞利杨光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使血液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循环障碍,致使颅内高压和局灶脑损害为特征的脑血管病中的一类。如今国内外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CVT的病例报道及研究日益增多。甲状腺功能亢进与CVT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现就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CVT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相关研究进展等归纳总结,加深临床医生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CVT的认识。
- 何一帆郭荷娜杨谦陈瑞利
-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颅内高压脑损害
- 误诊为线粒体脑病的抗NMDA受体脑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8年
-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脑炎,是由NR1/NR2参与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细胞毒作用产生神经精神症状,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表现阳性率不高(约35%)或不典型,易误诊、漏诊,产生不良后果。现报道1例误诊为线粒体脑病的抗NMDA受体脑炎,以提高认识,做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 陈晓莉张国平郭荣静陈瑞利郭生龙宋允章杨谦
- 关键词:线粒体脑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文献复习脑炎误诊自身免疫反应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病情轻重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病程在72 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用NIHSS量表于入院当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依据评分将患者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入组时测定空腹血液LP-PLA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LP-PLA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中型、重型3组脑梗死患者间血液LP-PLA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与血液LP-PLA2浓度呈正相关(r=0.48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LP-PLA2浓度明显升高,病情越严重,LP-PLA2水平越高,LP-PLA2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风险预测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 郭荷娜王妮王倩陈瑞利杨谦
-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 抗GABA_(B)R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分析(附20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总结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抗GABA_(B)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改良Rankin(mRS)量表评估疗效。结果20例抗GABA_(B)R脑炎患者平均年龄56岁,以男性多见(65.0%)。临床表现包括癎间性发作(95.0%)、认知损害(50.0%)、精神行为异常(65.0%),等。首次MRI检查提示异常7例,复查时出现新发病灶6例,未见明显异常7例。合并可能结核感染4例,合并小细胞肺癌2例。接受免疫治疗18例,4例予以一线与二线联合免疫治疗。4例患者接受免疫与抗结核联合治疗;55.0%预后良好,45.0%预后不良。结论抗GABA_(B)R脑炎以中老年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癎性发作,部分病例可合并肿瘤,MRI阴性患者复查可出现阳性表现,大部分患者对一线免疫治疗有效。
- 陈晓莉王群陈瑞利李静杨欢焦晓
- 关键词:MRI预后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展为急性脑梗死分为梗死组(22例)和非梗死组(106例),分析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建议。结果梗死组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BMI≥28 kg/m^2、LDL-C>3.12 mmol/L、血Hcy≥15μmol/L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梗死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合并基础疾病、BMI、LDL-C及血Hcy水平均是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风险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将存在危险因素者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 雷琦李妮妮陈瑞利王妮吕建萌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死
- IL-6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IL-6基因-634位点C/G替换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RFLP方法检测596例脑出血及335例正常对照者IL-6基因-634位点多态性。结果湖南汉族人群中,IL-6基因-634位点存在GG、GC、CC基因型,其不同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脑出血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湖南汉族人群中,IL-6-634C/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脑出血的发病无关。
- 李拥军谷文萍陈瑞利聂晶晶曾学辉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脑出血
- 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注射液,所述注射液中含有尼莫地平、磷脂和聚乙二醇,所述磷脂选自DPPC、DPPE和DOPE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所述注射液以乙醇和水的组合作为混合溶剂。本发明...
- 陈瑞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