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白虹

作品数:38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原虫
  • 15篇疟原虫
  • 14篇恶性疟
  • 13篇恶性疟原虫
  • 8篇噬菌体
  • 8篇细胞
  • 8篇菌体
  • 6篇纯化
  • 5篇克隆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胰岛素样
  • 4篇胰岛素样生长...
  • 4篇疫苗
  • 4篇原核表达
  • 4篇噬菌体随机肽...
  • 4篇随机肽库
  • 4篇肽库
  • 4篇抗体
  • 4篇基因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西双版纳州疾...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市嘉合生...

作者

  • 37篇陈白虹
  • 24篇李明
  • 13篇王萍
  • 12篇董文其
  • 11篇郝文波
  • 8篇徐伟文
  • 7篇王萍
  • 6篇张艳玲
  • 5篇吴岚晓
  • 4篇毕惠祥
  • 4篇曲戎梅
  • 4篇林来兴妹
  • 3篇李中齐
  • 3篇吴英松
  • 2篇荆玉明
  • 2篇李红卫
  • 2篇邱国真
  • 2篇谭万龙
  • 2篇梁惠仪
  • 2篇侯云霞

传媒

  • 7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寄生虫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恶性疟原虫多价重组疫苗的体液免疫反应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一种恶性疟原虫多价重组疫苗的体液免疫反应研究陈白虹,缪军,薛采芳,毕惠祥,李英杰(寄生虫学教研室西安710033第一军医大学疟疾免疫学研究室)关键词恶性疟原虫;重组疫苗;ELISA中图号R382.31自杂合肽SPf66在猴和人体内试验中取得了初步的成...
陈白虹缪军薛采芳毕惠祥李英杰
关键词:恶性疟疟疾重组疫苗疟原虫疫苗
抗恶性疟HRP-11单链抗体的筛选和鉴定(英文)
2000年
目的 研究开发简便、快速和有效的疟疾诊断技术。方法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在构建抗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噬菌体抗体库的基础上 ,经 3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富集反应后 ,筛选抗HRPII阳性克隆株并进行可溶性诱导表达 ,最后用ELISA和Westernblot等进行鉴定。结果 筛选出 6株抗HRPII阳性克隆株 ,表达的单链抗体Mr 为 310 0 0左右 ,能与HRPII抗原起特异性结合反应。
徐伟文董文其李明毕惠祥陈白虹王萍
关键词:噬菌体抗体库单链抗体恶性疟
不同品系大鼠皮下脂肪源干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的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比SD大鼠和Wistar大鼠皮下脂肪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体外诱导分化能力,为ADSCs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和Wistar大鼠各6只取腹股沟脂肪垫,培养扩增ADSCs,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两个品系来源的ADSCs的形态。用第4代细胞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别用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观察向成骨细胞分化后的矿化结节和向脂肪细胞分化后的脂质沉积。结果:两个品系来源的ADSCs在细胞形态上没有显著区别,都能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结论:SD大鼠和Wistar大鼠腹股沟脂肪垫来源的ADSCs诱导分化能力差异无显著性。
曲戎梅姚红卫戴景兴陈白虹张艳玲林来兴妹原林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成骨诱导
噬菌体展示ICAM-1模拟肽的制备及活性鉴定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模拟肽。方法:以噬菌体扩增及PEG沉淀法,大量制备展示十二肽P1、P2的噬菌体。采用ELISA、竞争抑制试验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鉴定P1、P2模拟ICAM-1分子的结合特性及生物学活性。结果:噬菌体展示肽P1、P2能与抗ICAM-1单克隆抗体(mAb)15.2特异性结合。该结合作用可被ICAM-1分子竞争性抑制,P1、P2能模拟ICAM-1分子与LFA-1结合的功能。结论:噬菌体展示的短肽P1、P2具有天然ICAM-1的生物学活性。
郝文波徐伟文陈白虹王萍董文其李明
关键词:噬菌体活性鉴定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获得大量高纯度、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hIGF 1) ,构建hIGF 1原核表达载体 ,并进行表达与纯化。方法以pUCIGF质粒为模板 ,PCR扩增了hIGF 1基因。经适当酶切后 ,构建表达载体pRSET IGF ,转入大肠杆菌BL2 1(DE3)进行表达 ,并经阴离子交换色谱、疏水色谱和凝胶过滤纯化。结果带有重组质粒pRSET IGF的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 ,以可溶性形式表达 7.8kD大小的蛋白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0 %~ 2 0 % ,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达 95 %以上 ,Western印迹表明重组蛋白具有hIGF 1抗原活性。结论构建了pRSET IGF重组质粒 ,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可溶性表达 。
吴岚晓李明王萍陈白虹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基因工程药物
生物技术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为培养医学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实施快乐教学、课程整合和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尝试教学实验室的开放性管理,以提高本科生素质。
曲戎梅陈白虹张艳玲林来兴妹
关键词: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开放式管理
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膜表面蛋白1模拟肽的筛选及鉴定
2005年
目的筛选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膜表面蛋白1(PfEMP-1)的噬菌体表位模拟肽。方法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模拟12肽(KLYLIAEGSVAA)能模拟ICAM-1分子与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结合的功能,以展示该短肽的噬菌体为靶,采用差减筛选法(subtraction method)对噬菌体环7肽库进行3轮筛选,通过ELISA、竞争抑制试验鉴定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ICAM-1之间的结合特性。对阳性克隆进行D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并与PfEMP-1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ELISA筛选22个克隆有3个为阳性克隆,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2个克隆的展示的短肽序列为C-ITAVPVR-C,另1为C-DIMGGYN-C。同源性分析未发现2短肽序列与野生型MC株恶性疟原虫PfEMP-1的氨基酸序列有同源性。但竞争抑制试验显示3个阳性克隆均可与15.2单抗间互相竞争抑制与ICAM-1分子的结合。结论获得2种PfEMP-1噬菌体构象表位模拟肽,两短肽能与ICAM-1分子特异性结合。
郝文波李明徐伟文王萍陈白虹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噬菌体随机肽库表位模拟肽
自制免疫层析试剂盒检测恶性疟原虫HRP-II抗原的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自制免疫层析试剂盒检测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II(HRP-II)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等技术参数进行评价,为试剂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并与国外的同类试剂盒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自制试剂盒操作简便,反应快速;以血涂片显微镜检查为金标准,对49例恶性疟血样、30例间日疟血样、43例正常人血样检测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100%;对恶性疟原虫血样的最小检出量为原虫密度0.01%,对重组HRP-II蛋白的最小检出量为10ng/ml;试剂盒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较好;各项性能指标相当或优于国外同类试剂盒。结论自行研制的恶性疟原虫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测定结果较为准确、稳定和可靠,适用于恶性疟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筛查、疟区献血员筛查及过境边民筛查。
郝文波王萍李宏斌陈白虹高洋王声亮李明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免疫层析法
噬菌体随机环7肽库筛选恶性疟原虫EBA-175的结合肽
2006年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环7肽库中筛选恶性疟原虫EBA175抗原的结合肽。方法以EBA175重组蛋白为靶筛选噬菌体随机环7肽库,通过ELISA、竞争抑制试验、Westernblot等方法鉴定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EBA175之间的结合特性。对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并与GPA氨基酸全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获得9株可与EBA175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序列分析显示为3种氨基酸序列,P1(MLLITIR)、P2(TRKLPRT)、P3(KRLMPLK)。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P1序列中LLI与EBA175的受体GPA的108110位氨基酸同源。竞争性ELISA显示展示序列P1的噬菌体能竞争抑制EBA175与其单抗的结合。结论获得了可与EBA175特异结合的阳性噬菌体短肽,·LLI··几位氨基酸可能对EBA175与GPA的结合起重要作用。
郝文波孙晓敏王萍陈白虹徐伟文李明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血型糖蛋白A噬菌体随机肽库
HCV亚基因复制子支持细胞的筛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寻找新的支持HCV亚基因复制子复制的支持细胞,为研究HCV复制机制、HCV与宿主间的关系,及建立HCV缺陷病毒培养体系提供材料储备。方法质粒pNNeo3-5B含HCV-N亚基因复制子cDNA,该复制子RNA能在Huh7细胞中有效复制。缺失其中的BsaBⅠ-HpaⅠ片段(含NS5B的GDD基序),生成缺陷型复制子质粒pNNeo3-5B(Δ)。将以上两个质粒线性化后体外转录出复制子RNA:rNNeo3-5B和rNNeo3-5B(Δ)。将rNNeo3-5B电转染Huh7、SMMC7721、HepG2、BEL7402、Lo2、CBRH7919、BHK21、VeroE6、293和293T等细胞,以G418筛选3周,观察克隆形成情况,并检测克隆中HCV特异性RNA和蛋白。结果在CBRH7919和BHK21获得G418抗性克隆,转染rNNeo3-5B(Δ)的细胞和未转染复制子的细胞则全部死亡。RT-PCR检测证实各克隆都含有HCV5′NTR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有大量表达的HCVNS3和NS5A蛋白,未转染复制子的细胞全为阴性。结论本研究证实CBRH7919和BHK21能支持HCV复制子的自主复制,可作为建立HCV病毒培养体系的备选材料。
邬刚吴英松董文其陈白虹李明
关键词:HCV哺乳动物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