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阳
- 作品数:52 被引量:205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麻醉科用药物处理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科用药物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医护人员将配制好的麻药封装入瓶后,残留在配制杯内壁上还有较多的麻药,这样会造成麻药的浪费且使得配制好的麻药剂量减少,影响麻醉效果问题,包括麻醉配药箱,所述麻醉配药箱的上端固定...
- 陈胜阳张永强刘国泽田建民刘俊张晓冉杨双梅
- 无痛人流应用丙泊酚与七氟醚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应用丙泊酚与七氟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人工流产的12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丙泊酚联合七氟醚)和对照组60例(丙泊酚),对两组的两组丙泊酚用量、麻醉及恢复时间情况、麻醉效果与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1)。观察组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在人工流产使用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不但诱导迅速快、稳定性好、术后苏醒快,而且麻醉效果良好,能有效地降低丙泊酚用量。
- 陈胜阳
- 关键词:无痛人流丙泊酚七氟醚
- 舒芬太尼替代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替代芬太尼在无痛分娩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自然生产的初产妇300例,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及意愿选择分娩方式分为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自然生产,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分别采用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无痛分娩,产程若出现宫缩乏力加滴缩宫素。观察总产程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并发症,新生儿Apgar 1、10 min评分。结果总产程时间对照组明显短于芬太尼组[(402.8±81.9)min vs.(476.5±84.8)min,q=9.185,P<0.05];疼痛VAS评分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0±0.7)分vs.(7.1±0.7)分,q=58.571,P<0.05;(3.3±0.7)分vs.(7.1±0.7)分,q=54.286,P<0.05]。3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150,P=0.928)。3组新生儿Apgar 1、10 min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都在8分以上,差异无实际临床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分娩时联合缩宫素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安全有效。
- 胡杰陈胜阳王更富张永强
- 关键词:舒芬太尼无痛分娩芬太尼
- 地佐辛复合布托啡诺对老年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镇痛效果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分析老年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采用地佐辛复合布托啡诺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均行胃癌腹腔镜根治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布托啡诺镇痛,观察组术后采用地佐辛复合布托啡诺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2h、24h、48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h、12h、24h 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采用地佐辛复合布托啡诺镇痛,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且不良反应少。
- 陈胜阳张永强张江锋曹淑娥岳修勤
- 关键词:布托啡诺地佐辛
- 五味子甲素调节miR-429/Notch1信号轴对冠心病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五味子甲素(Sch A)调节miR-429/Notch1信号轴对冠心病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建立冠心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ISO)组、低剂量Sch A组(L-Sch A组)、中剂量Sch A组(M-Sch A组)、高剂量Sch A组(H-Sch A组)、普萘洛尔(Pro)组、miR-429 mimics阴性对照+H-Sch A组、miR-429 mimics+H-Sch A组。于ISO诱导30 min后,观察心功能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B型钠尿肽(BNP)];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心肌组织miR-429 mRN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Notch1信号相关因子[Notch受体胞内结构域(NICD)、Hes1]蛋白。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ISO组心率、MAP、LVSP降低(P<0.05),LVEDP、CK-MB、cTnI、BNP升高(P<0.05),同时可见明显病理学损伤,心肌细胞结构异常、肌原纤维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而经L-Sch A组、M-Sch A组、H-Sch A组及Pro组心率、MAP、LVSP升高(P<0.05),LVEDP、CK-MB、cTnI、BNP降低(P<0.05),同时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且H-Sch A效果更佳,与Pro效果相当。与Control组比较,ISO组miR-429 mRNA升高(P<0.05),NIC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Hes1/GAPDH蛋白比值降低(P<0.05);而经H-Sch A预处理,miR-429 mRNA降低,NICD/GAPDH、Hes1/GAPDH蛋白比值升高(P<0.05);而使miR-429过表达后,NICD/GAPDH、Hes1/GAPDH蛋白比值降低(P<0.05);同时LVEDP、CK-MB、cTnI、BNP升高,心率、MAP、LVSP降低(P<0.05),以及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有所加重。结论:Sch A可减轻冠心病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可能通过下调miR-429表达,进而激活Notch1信号通路而实现。
- 闫谧马俊琦陈胜阳
- 关键词:冠心病五味子甲素心肌损伤
- 血清miR-21、miR-155与脓毒症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及在预后转归中的交互作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1 (miR-21)、微小RNA-155 (miR-155)与脓毒症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及在预后转归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同年龄段1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miR-21、miR-155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miR-21、miR-155水平,应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miR-21、miR-155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统计患者28 d预后,比较死亡与存活患者入院时的血清miR-21、miR-155及常规炎性因子[白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miR-155及常规炎性因子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价值,通过精准-召回(PR)曲线评价血清miR-21、miR-155及常规炎性因子联合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价值,通过交互作用分析血清miR-21、miR-155在脓毒症预后转归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miR-21、miR-155水平分别为1.93±0.62、1.86±0.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0.34、0.94±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情程度重度患者血清miR-21、miR-155水平分别为2.54±0.54、2.46±0.47,明显高于中度患者的1.95±0.48、1.88±0.44和轻度患者的1.33±0.39、1.27±0.38,中度患者血清miR-21、miR-155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1、miR-155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死亡患者入院时的血清miR-21、miR-155及IL-6、CRP、TNF-α水平分别为2.63±0.56、2.51±0.52、(1.39±0.42)μg/L、(154.29±28.73) mg/L、(1.18±0.33)μg/L,明显高于存活患者的1.67±0.53、1.62±0.49、(0.97±0.30)μg/L、(122.64±25.19) mg/L、(0.89±0.2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miR-21、miR-155、IL-6、CRP、TNF-α预测脓毒症预后为死亡的曲�
- 付君静陈胜阳
- 关键词:脓毒症微小RNA-21病情程度预后
- 盐酸戊乙奎醚对小儿体外循环后肺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小儿先心病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CPB)后细胞园子释放及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存在的肺保护机制。方法:ASAⅡ-Ⅲ级的45例先心病(房缺或室缺)患儿,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I组,n=17)和(Ⅱ组,n=16)、对照组(C组,n=12)。Ⅰ、Ⅱ组静脉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0.04mg/kg,C组注同体积生理盐水。记录诱导和术中气道峰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主动脉开放后30min、2h、24h采集动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结果:Ⅱ组气道峰压在体外循环(CPB)前后无变化。CPB后患儿TNF—α、MMP-9生成明显增加,Ⅱ组在主动脉开放30min、24h两时点MMP-9、TNF-α的水平均较C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CPB前应用0.04mg/kg盐酸戊乙奎醚能有效抑制细胞因子TNF-α、MMP-9的释放,减轻CPB后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 陈胜阳李敏苏新娟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体外循环小儿肺保护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4-HNE、APC、sCD163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血清4-羟基壬烯醛(4-HNE)、活化蛋白C(APC)、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163(sCD163)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SP患者纳入SP组,另选取同期、同年龄段200例老年普通肺炎患者纳入普通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和SP组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4-HNE、APC、sCD163水平,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SP组患者血清4-HNE、APC、sCD163水平与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SP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预后情况的预测效能。结果SP组患者的血清4-HNE、sCD163水平分别为(21.27±4.02)mg/L、(154.27±56.34)pg/mL,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的(15.63±3.49)mg/L、(112.17±37.59)pg/mL,APC水平为(25.47±5.06)pmol/L,明显低于普通肺炎组的(30.12±6.14)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SP患者的血清4-HNE、sCD163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754、0.723,P<0.05),APC水平与之呈负相关(r=-0.695,P<0.05);入院3 d、7 d后,死亡组患者的血清4-HNE分别为(23.89±6.12)mg/L、(26.01±8.27)mg/L,明显高于生存组的(19.03±4.11)mg/L、(17.25±3.56)mg/L,sCD163水平分别为(182.34±60.33)pg/mL、(219.46±70.41)pg/mL,明显高于生存组的(137.83±30.24)pg/mL、(120.74±25.17)pg/mL,APC水平分别为(23.04±4.89)pmol/L、(20.73±4.25)pmol/L,明显低于生存组的(27.42±4.09)pmol/L、(29.76±4.14)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3 d、7 d后,血清4-HNE(>20.32 mg/L、>19.57 mg/L)、sCD163(>149.63 pg/mL、>146.90 pg/mL)是老年SP患者治疗28 d后死亡的危险因素,APC(>26.26 pmol/L、>27.37 pmol/L)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入院3 d后血清各指标水平联合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95%CI:0.861~0.946),最佳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13%、86.
- 付君静李闯陈胜阳
-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4-羟基壬烯醛活化蛋白C预后
-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七氟烷对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患儿75例,男36例、女39例,年龄5~11岁,根据七氟烷吸入浓度分为S1组、S2组、S3组,各25例。麻醉诱导:静脉注射0.05~0.10 mg/kg咪达唑仑、0.2~0.3 mg/kg依托咪酯、1.0~2.0μg/kg舒芬太尼以及0.8 mg/kg罗库溴铵;麻醉维持: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自机械通气起S1、S2、S3组患儿分别持续吸入体积分数2.0%、2.5%、3.0%七氟烷,同时持续静脉泵注9~12μg·kg^(-1)·min^(-1)罗库溴铵、2.0~2.5μg·kg^(-1)·h^(-1)舒芬太尼、0.2~0.7μg·kg^(-1)·h^(-1)右美托咪定直至手术结束。记录3组患儿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转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于术前(T0)、麻醉诱导后(T1)、切皮后(T2)、劈胸骨后(T3)、术毕(T4)、术后6 h(T5)、术后24 h(T6)、术后48 h(T7)、术后72 h(T8)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T0、T1~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浆心肌酶[T0、T5~T8,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3组患儿CPB时间、ACC时间、转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MAP、HR随时间变化均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血浆cTnI、CK-MB水平随时间变化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且T5~T7时S1、S2、S3组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体积分数2.0%、2.5%、3.0%的七氟烷对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没有区别。
- 陈胜阳王更富田建民张晓冉张凯张永强
- 关键词:七氟烷先天性心脏病小儿血流动力学心肌酶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的保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对心脏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探讨乌司他丁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30例主动脉阻断时间在30min以上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试验组在常规CPB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1.5万IU/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CPB结束后即刻,CPB结束后2h,6h,24h抽取桡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TNF—a,IL-6,IL-8的浓度,在以上5个时间点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及动态顺应性(Cd)测定,计算A—aDO2、呼吸指数、氧合指数等肺力学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TNF—a,IL-6和IL-8以cPB结束后即刻和2h,6h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6和IL-8在cPB结束后24h也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CPB后2h,6h,24h呼吸指数、氧合指数表明乌司他丁可明显减少CPB术后TNF—a,IL-6和IL-8的释放,减轻CPB术后全身炎症反应。
- 陈胜阳张永强张晓冉
- 关键词:乌司他丁体外循环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