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人类病毒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Alzheimer病患者外周血APP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 2003年
- 陈辉汪华侨何蕴韶
- 关键词:ALZHEIMER病外周血APP基因核酸
- Alzheimer病患者外周血HO-I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 2003年
- 陈辉汪华侨何蕴韶
- 关键词:ALZHEIMER病外周血RT-PCR检测
- N-(喹啉-8-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喷雾质谱裂解途径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设计合成N-(喹啉-8-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探讨其质谱裂解规律。方法以8-氨基喹啉和取代的苯磺酰氯为原料,通过磺酰胺化反应进行合成;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分别解析N-(喹啉-8-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以及可能的裂解途径。结果合成得到的目标化合物经1HNMR、MS确证;在正离子模式下,从10个磺酰胺N上有活泼氢的N-(喹啉-8-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均获得m/z 159、144、117特征质谱峰,从磺酰胺N上活泼氢被甲基取代的2,4-二氟-N-甲基-N-(喹啉-8-基)苯磺酰胺获得m/z 158、130特征质谱峰,从磺酰胺N上活泼氢被乙基取代的2,4-二氟-N-乙基-N-(喹啉-8-基)苯磺酰胺获得m/z 172、157、130特征质谱峰。结论 N-(喹啉-8-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以—SO2—NR—基团为中心发生裂解,磺酰胺N上取代基不同,裂解方式及碎片离子不同,由此可对该类化合物结构快速进行解析。
- 陈兵陈辉吴丽阳柏川姚骏骅
- 关键词:化学合成
- Alzheimer病相关基因及其分子生物学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2年
- 与Alzheimer病有密切关系的基因有载脂蛋白E基因、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早老素 1和 2基因、α2 巨球蛋白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基因、α1抗凝乳蛋白酶基因等 ,这些基因本身的频率、突变、多态性或表达对Alzheimer病的发病机制和基因诊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从实验方法中寻找一种无创性的生前诊断方法已初见成效 。
- 陈辉
- 关键词:ALZHEIMER病载脂蛋白E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 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裂解方式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分别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检测模式下,解析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以及可能的裂解途径。结果在正离子模式下,1~16号化合物二级质谱主要有[M+H-HR2]+、[M+H-NH]+和[M+H-HCN]+3个特征离子峰。其中1~10号化合物[M+H-HR2]+特征离子进一步三级质谱可裂解为碎片离子峰218、217、77;12~16号化合物[M+H-HR2]+特征离子进一步三级质谱可裂解为碎片离子峰244[M+H-HR2-HR1]+。17~18号化合物在正离子模式下,二级质谱主要有[M+H-HR2]+、[M+H-HR3]+2个特征离子峰;[M+H-HR3]+特征离子峰进一步三级质谱可裂解为碎片离子峰[M+H-HR3-HR2]+、[M+H-HR3-NH]+、[M+H-HR3-HCN]+。在负离子模式下,1~18号化合物二级质谱主要有[M-HHCN]-1个特征离子峰,1~11号化合物进一步三级质谱可裂解为碎片离子峰216。结论 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二级质谱主要有3条裂解途径,当苯并咪唑环上氮或苯环上有取代时都将发生裂解,氮上有取代的化合物裂解易于苯环上有取代的化合物。
- 陈辉陈兵柏川姚骏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