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恺
- 作品数:21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熔融烧结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烧结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设置在基础台上的微操作器和显微镜,微操作器端头设置有“L型”探针夹,显微镜的镜头与“L型”探针夹相对设置。方法包括:1)制备尖端为微米级的铝合金金属丝...
- 苗瑞王磊吕永涛王旭东黄丹曦孟小荣鞠恺冯玲刘紫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CO<Sub>2</Sub>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Sub>2</Sub>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微电极包括一个pH离子选择微电极、Ag/AgCl参比电极和管状锥形玻璃套管,管状锥形玻璃套管内部充有缓冲液,锥形尖端用硅橡胶膜封闭;pH离子选择微电极和Ag...
- 吕永涛王磊鞠恺王旭东苗瑞孙婷
- 文献传递
- 高氨废水短程硝化特性
- 2014年
- 采用SBR装置,针对高氨废水的特点,在高氨条件下,以高氨低氧为转化手段,实现高氨废水短程硝化过程中亚硝化菌的驯化与积累。控制温度为28~31℃,曝气量为15~60L/h,pH控制在7.8~8.2的条件下连续运行78d。实验结果表明,运行11d后实现了短程硝化,从11d至78d属于系统氨氮负荷提高期。在运行过程中,氨氮污泥负荷从开始的0.023kg/(kg·d)逐步上升为0.3kg/(kg·d),最高时达到0.34kg/(kg·d),此时氨氮去除率仍维持90%以上。为观察驯化后短程硝化菌的形态,取驯化好的污泥进行电镜扫描,结果表明,污泥中的细菌形态主要以球状菌为主。
- 王磊段雪吕永涛穆建雄鞠恺王旭东王志盈
- 关键词:高氨废水SBR短程硝化
- 高氨废水自养半亚硝化过程N_2O释放特性
- 2015年
- 接种普通活性污泥,以人工配制高氨废水为基质。在SBR中通过逐步提高进水氨氮浓度并控制低溶解氧的方法,经过58 d连续运行使出水NO-2-N/NH+4-N维持在0.88~1.25,成功实现了半亚硝化的启动。通过对典型周期内氮素转化及N2O释放特性的考察表明:周期内DO浓度基本维持在0.4 mg/L以下,NH+4-N浓度由410.46 mg/L下降至257.26mg/L。NO-2-N浓度由162.90 mg/L升高至295.80 mg/L,NO-3-N浓度由27.01 mg/L逐渐升高至50.16 mg/L。p H先由7.94升高到8.01后缓慢降至7.96,溶解性N2O浓度基本维持在0.07 mg/L。初期(0~20 min)气态N2O浓度由0.13 mg/L迅速升至1.13 mg/L后急剧下降到0.34 mg/L,随后缓慢升至0.54 mg/L。初期N2O的平均释放速率高达0.84 mg/min,这主要是上周期沉淀阶段产生并附着在污泥中的N2O受曝气吹脱所致。
- 吕永涛鞠恺王磊张雪玲孙婷
- 关键词:SBR氧化亚氮半亚硝化
- 一种物理粘附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粘附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设置在基础台上的微操作器和显微镜,微操作器端头设置有“L型”探针夹,显微镜的镜头与“L型”探针夹相对设置。方法包括:制备5-20μm的PVDF微颗粒;...
- 苗瑞王磊吕永涛王旭东黄丹曦孟小荣鞠恺冯玲刘紫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复合式N<Sub>2</Sub>O选择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N<Sub>2</Sub>O选择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微电极包括:微电极主体和外部管状锥形玻璃套管,微电极主体内设有Ag/AgCl阳极、Ag保护阴极和Pt阴极,三者各自接入微电压计;微电极主体内注有膜...
- 吕永涛王磊鞠恺王旭东苗瑞苏含笑张雪玲
- 文献传递
- 一种分离式PO<Sub>4</Sub><Sup>3-</Sup>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PO<Sub>4</Sub><Sup>3-</Sup>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电极包括一个管状锥形玻璃管,所述管状锥形玻璃管一端为锥形尖端,另一端为圆柱形端面;管状锥形玻璃管内部贯穿有一根...
- 吕永涛王磊赵洁鞠恺苗瑞王旭东孙婷
- 文献传递
- 半亚硝化污泥基团内N_2O产生的微生态特性
- 2014年
- 利用NH4^+、NO2^-、DO、p H和N2O五种微电极在好氧条件下对半亚硝化污泥基团内部微环境条件及氮素迁移转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O浓度是亚硝化活性与N2O生成的关键影响因子.在表层0-800μm的区域,DO浓度充足(〉1.92mg L^-1),伴随着氨氮浓度大幅降低,亚硝酸盐氮浓度同步升高,是亚硝化发生的主要区域,未发现N2O生成的现象;在800-2 500μm的区域,DO浓度小于1.6 mg L^-1,亚硝化反应不明显,N2O的体积净生成速率由0.13μg·cm^-3h^-1逐渐增加至6.9μg·cm^-3h^-1.N2O的产生速率随着DO浓度的降低呈增长的趋势。
- 吕永涛苏含笑鞠恺张雪玲王磊
- 关键词:半亚硝化N2O微电极
- pH对高氨废水限氧半亚硝化过程中N_2O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为获得半亚硝化系统中强温室气体N2O减量化释放的控制参数,采用SBR处理人工合成高氨废水(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约为600 mg·L-1),考察不同进水pH(7.5,8.0和8.5)对N2O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进水pH下均释放N2O,每个周期内N2O的释放量随进水pH的升高而减小.pH为7.5,8.0及8.5时,N2O释放量分别占进水氨氮的3.81%、2.35%和2.00%.当pH为7.5时,曝气初始50 min内,N2O释放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峰值速率为44.5μg·min-1·g-1,之后维持在16.5μg·min-1·g-1;当p H为8.0及8.5时,曝气初期N2O释放峰值速率分别为33.7,22.9μg·min-1·g-1,之后释放速率随pH降低和NO2-积累而逐渐增大.
- 吕永涛张雪玲王磊鞠恺孙婷苗瑞
- 关键词:序批式反应器高氨废水半亚硝化N2OPH
- 一种分离式N<Sub>2</Sub>O选择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N<Sub>2</Sub>O选择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微电极包括一个管状锥形玻璃管电极和套接于其下端的外部管状锥形玻璃套管,二者一端为锥形,另一端为圆柱形;外部管状锥形玻璃套管内充有抗坏血酸盐溶液,锥...
- 吕永涛王磊鞠恺王旭东苗瑞苏含笑张雪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