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力

作品数:39 被引量:37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政治法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5篇土壤
  • 11篇水稻
  • 11篇水稻土
  • 7篇施肥
  • 6篇三峡库区
  • 6篇库区
  • 6篇矿化
  • 5篇矿化特性
  • 5篇长期施肥
  • 4篇氮素
  • 4篇有机碳
  • 3篇养分
  • 3篇移民
  • 3篇移民安置
  • 3篇生态
  • 3篇土地资源
  • 3篇剖面分布
  • 3篇红壤
  • 3篇
  • 3篇长期定位试验

机构

  • 3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南京林业大学
  • 8篇扬州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南京市水利局
  • 2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江苏太湖地区...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水文水...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9篇马力
  • 26篇杨林章
  • 25篇夏立忠
  • 14篇李运东
  • 7篇慈恩
  • 7篇刘国华
  • 6篇殷士学
  • 6篇吴永红
  • 4篇程月琴
  • 4篇吴电明
  • 3篇程训强
  • 3篇王岩
  • 3篇卜兆宏
  • 2篇沈明星
  • 2篇王建国
  • 2篇肖和艾
  • 2篇颜廷梅
  • 2篇陆海鹰
  • 2篇黄睿
  • 1篇沈仁芳

传媒

  • 8篇土壤
  • 7篇土壤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发展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第15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变异及其矿化动态的影响被引量:28
2009年
基于持续26a的太湖地区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剖面有机碳分布、有机碳密度和变异幅度、及有机碳矿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施肥使水稻土表层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更能促进表层有机碳累积。施化肥处理10~30cm土层有机碳含量相对稳定,施有机肥处理20~40cm土层有机碳含量相对稳定;(2)0~25cm和0~50cm土层,施有机肥处理的有机碳密度均高于施化肥处理,有机肥+氮+磷处理(MNP)和化肥氮+磷+钾处理(CNPK)的有机碳密度均为最高,秸秆+化肥氮处理(CRN)高于有机肥+秸秆+氮处理(MRN)。各施肥处理0~25cm和25~50cm土层有机碳变异幅度均高于对照CO。施有机肥处理的有机碳密度变异幅度均高于施化肥处理。化肥氮+磷处理(CNP)和有机肥+氮+磷+钾处理(MNPK)有机碳密度的变异性最大;(3)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在培养第2~4天均达到最大,第3周后达到稳定,有机肥处理的最大矿化速率均高于化肥处理,各处理平均矿化速率为CO,55.36~75.46ml kg^-1 d^-1,稳定矿化速率为CO,10~20ml kg^-1d^-1。在8周培养期内,施有机肥处理的累积矿化量始终大于施化肥处理,有机肥+秸秆+氮处理(MRN)的累积矿化量最大,各施肥处理土壤的矿化强度和稳定矿化率仍保持稳定。
马力杨林章慈恩程月琴王岩沈明星殷士学
关键词:长期施肥水稻土有机碳矿化
不同坡度土壤稳定入渗仪
不同坡度土壤稳定入渗仪,包括流量计和储水容器,还包括内入渗框、外入渗框和坡面等高水位板,所述内、外入渗框同轴设置、上下贯通,内外框体各面的厚度自上而下由厚变薄,内外框体上均设有出水口,内外框体对应的一个立面均由上下两板嵌...
夏立忠吴永红马力杨林章
文献传递
我国土壤多参数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研发进展与展望被引量:8
2019年
快速、准确获取土壤多种属性信息是土壤质量快速检测与评估以及现代精准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在土壤水分、盐分、养分、pH、温度等多参数快速检测方法、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研发进展,比较了不同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土壤多参数检测技术及设备的研发现状、专利申请情况以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的资助情况。未来应加强土壤快速检测设备的核心软硬件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研究,实现土壤检测的多参数快速智能化,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土壤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的科技投入与联合攻关研究,以满足我国土壤多参数快速检测及土壤质量快速调查与评估的实际需要。
周怡纪荣平胡文友黄标涂勇辉姜军马力
关键词:土壤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并预测三峡库区局地环境温度的变化被引量:8
2018年
利用湖北秭归三峡库首典型区的气象监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AM)方法,对三峡库区2001-2015年局地环境温度变化进行趋势和预测分析,以探讨三峡工程蓄水对库区局地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局地气温和地温的时间序列为季节性非平稳时间序列,年际月平均气温峰值在7月(29.0℃),低谷在1月(6.0℃);研究期内局地平均气温在2003年降至17.8℃,2007年稳定升至18.3℃;2011年持续降至的17.1℃,之后稳定升至2013年的17.9℃。平均地温在2005年升至21.2℃,2008年持续降至19.4℃,后期在2013年稳定升至20.1℃。分析结果显示,在2003年蓄水前后三峡库首典型区局地环境温度呈现一定程度年际波动,但不存在显著单一的变化趋势,说明在研究期15a内三峡工程蓄水对研究区域的局地环境温度未产生显著影响。用ARIMA模型获得了气温和地温的最佳预测模型,2015年预测值与监测值的符合程度良好,可进一步利用该地区长期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优化和应用。
马力于瑞林李杰李杰夏立忠
关键词:时间序列局地气候三峡库区温度
不同耕作年限水稻土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应用基于土壤颗粒体积分布确定土壤颗粒大小分布分形维数的方法,对浙江慈溪耕作年限分别为50、100、500、700、1000和2000年的水稻土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基于土壤颗粒质量分布的分形维数相比,基于土壤颗粒体积分布的分形维数计算不需要密度假设,更具有合理性。不同年限水稻土的土壤颗粒大小分布能被体积分形模型显著拟合(p<0.01)。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黏粒的体积百分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粉粒和砂粒的体积百分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与黏粒含量关系最为密切。耕作年限对水稻土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维数和分形模型的拟合度均有一定影响。与50~500年水稻土相比,700~2000年水稻土剖面中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的变异性和均值较高,但其拟合决定系数则较低;耕作年限会对水稻土剖面中黏粒的含量和分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剖面土壤的颗粒体积分形特征;对于同一质地类型的土壤,耕作年限越长,分形维数越高。
慈恩杨林章程月琴马力
关键词:水稻土分形维数
起源于暗棕壤和红壤的水稻土有机质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慈恩杨林章马力高明
关键词:水稻土暗棕壤有机质Δ^13C胡敏酸
三峡库首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移民经济状况及移民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和移民搬迁对库首地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对移民安置前后三峡库首地区的秭归、兴山、巴东等县乡镇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选择典型乡镇移民户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移民安置区移民户的经济收支情况及其对移民安置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低海拔地区耕地淹没,农村可用耕地总量减少,人均耕地也有所减少,人地资源矛盾比较突出。移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劳务、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其中劳务收入比例较大,农户家庭经济支出主要是以生活支出为主,移民搬迁对部分农民经济收入产生较大影响。移民搬迁以后,库区农村的居住环境、住宅条件、生活条件和交通条件均较移民前有明显改善,农户普遍比较满意。库首地区的移民政策落实较好,大部分人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三峡工程表示支持和肯定。搬迁安置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产生了影响,存在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增多,农村废弃物处理设施不足等问题,应当引起政府对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足够重视。
马力夏立忠李运东杨林章吴电明程训强
关键词:移民安置土地资源满意度
不同区域稻田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分配及δ^(13)C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选取位于5个不同区域(吉林龙井、河南封丘、浙江慈溪、江西进贤和海南海口)的代表性稻田,对其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分配及δ13C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稻田土壤中各粒级复合体含量(质量百分比)变化主要体现在<2μm和>50μm粒级部分。南方稻田0-20 cm土层中<2μm复合体含量较20-40 cm土层低,而北方稻田0-20 cm土层则较20-40 cm土层高。稻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50μm各粒级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0μm复合体有机碳含量则在稻田20-40 cm土层中出现急剧下降,显著低于表层。农田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10μm复合体中。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起源土壤对农田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分配有显著影响,其中稻田耕作环境更有利于表层粗有机体的累积。不同区域稻田0-20 cm土层中,土壤复合体粒级越小,其有机碳δ13C值越高,碳库活性越低;而20-40 cm稻田土层中复合体有机碳库活性则并非严格遵循粗粒活性高于细粒的规律,在>50μm粗粒复合体中表现尤为明显。
朱洁慈恩杨林章马力谢德体
关键词:稻田有机无机复合体有机碳剖面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水稻土氮素剖面分布及养分供应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基于已持续26年的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剖面氮素迁移分布和C/N的影响,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氮素矿化曲线和硝化强度变化,以及累积矿化量与有效积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期施肥使土壤表层氮素累积量明显增加,土壤剖面含氮量分布曲线呈"S"形。0-20 cm土层,施有机肥处理的含氮量普遍高于施化肥处理,20-30 cm土层,化肥氮+磷处理(CNP)、化肥氮+磷+钾处理(CNPK)、秸秆+化肥氮处理(CRN)和不施肥对照C0的含氮量高于有机肥+氮+磷处理(MNP)、有机肥+氮+磷+钾处理(MNPK)、秸秆+有机肥+氮处理(MRN)和仅施有机肥处理(M0),而40-50 cm土层含氮量差异较小;(2)土壤矿化曲线在前期差异明显,7 d后的矿化量普遍达最大,28 d后趋于稳定,施有机肥处理7 d后的矿化量明显高于施化肥处理。土壤累积矿化量与有效积温的关系符合有效积温方程式,矿化常数K和n值反映了施有机肥土壤氮素的矿化潜力较大,而施化肥土壤的矿化过程达稳定状态需更长时间;(3)长期施肥使土壤的硝化强度明显提高,施有机肥处理普遍高于施化肥处理。MNPK最高,比C0提高了6.44倍,秸秆还田处理CRN高于CNP和CNPK;(4)施有机肥或秸秆使表层土C/N值有降低趋势。0-10 cm表层土壤的C/N值,CNPK>MNPK,C0>M0,而秸秆还田处理MRN的C/N值最低。20-50cm土层,施有机肥处理的C/N普遍高于化肥处理,施化肥土壤下层的有机质分解程度较高。
马力杨林章慈恩王岩程月琴沈明星殷士学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水稻土氮素养分供应
不同坡度土壤稳定入渗仪
不同坡度土壤稳定入渗仪,包括流量计和储水容器,还包括内入渗框、外入渗框和坡面等高水位板,所述内、外入渗框同轴设置、上下贯通,内外框体各面的厚度自上而下由厚变薄,内外框体上均设有出水口,内外框体对应的一个立面均由上下两板嵌...
夏立忠吴永红马力杨林章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