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歆墨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神学
  • 1篇神学美学
  • 1篇时空观
  • 1篇史观
  • 1篇历史观
  • 1篇美学
  • 1篇美学阐释
  • 1篇空观
  • 1篇互文
  • 1篇互文性
  • 1篇互文性研究
  • 1篇盖茨比
  • 1篇《了不起的盖...
  • 1篇艾德娜
  • 1篇巴尔塔萨
  • 1篇《觉醒》
  • 1篇并置

机构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马歆墨
  • 2篇宫玉波

传媒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觉醒》中艾德娜悲剧的巴尔塔萨式神学美学阐释被引量:1
2014年
生命本质的孤独感让艾德娜完成了自我超越之后依然难逃死亡。无疑,凯特·肖邦对艾德娜这一悲剧性抉择报以无限同情,然而她极力回避对艾德娜之死的道德怜悯,以直陈事实的勇气和坦诚迎接后世评说,而不是简单的做出品行训诫。从巴尔萨塔的神学美学视角解读凯特·肖邦的传世佳作《觉醒》中艾德娜备受争议的自杀行为,可见神学美学将真善美融合统一,共同呈现了生命摇摇欲坠的惊心动魄。对于生死命题的倾心关注,将生死与美学相勾连,构成了凯特·肖邦的唯美主义文学特色。
宫玉波马歆墨
关键词:神学美学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地之国》之互文性研究
2013年
菲茨杰拉德试图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描摹更为广泛和深刻意义上的美国梦。约瑟夫.奥尼尔的力作《地之国》也传达了对其两难困境和普世价值的思索。美国梦,在多元文化融合的纽约,为人们带来的是希望也是失望,是自我塑造的无限可能,也是迷失与幻灭的无底深渊。这就是从历史观,时空观,并置与颠覆等方面,借由"互文性"理论来解读美国梦所具有的颠覆意义。
宫玉波马歆墨
关键词:互文性历史观时空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