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涛

作品数:27 被引量:9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9篇电气工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IT系统
  • 4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 3篇单相
  • 3篇单相接地
  • 3篇低压
  • 3篇动脉
  • 3篇供电
  • 2篇电压
  • 2篇油枪
  • 2篇预后
  • 2篇三相四线
  • 2篇手术
  • 2篇通信
  • 2篇气机
  • 2篇热交换
  • 2篇装甲
  • 2篇装甲装备
  • 2篇控制方法
  • 2篇冠脉

机构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总参工程兵科...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威海市妇幼保...

作者

  • 27篇马涛
  • 10篇王金全
  • 7篇李建科
  • 3篇杨涛
  • 2篇郭香静
  • 2篇王倩
  • 2篇张卫达
  • 2篇王巍
  • 2篇郝士琦
  • 2篇王勇
  • 2篇胡以华
  • 2篇宗刚军
  • 2篇刘奇
  • 2篇王晓武
  • 1篇丁晶
  • 1篇陈晓艳
  • 1篇张立
  • 1篇徐小山
  • 1篇林俊平
  • 1篇钟世镇

传媒

  • 4篇船电技术
  • 3篇电工电气
  • 2篇电网与清洁能...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电世界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建筑电气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压IT系统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国内外标准对低压IT系统定义均有不确切之处,国内在应用低压IT系统时还存在一些误解。对误解进行分析和纠正,同时讨论是否可以配出中性导体的问题。低压IT系统的非有效接地方式无须采用消弧线圈接地,可以采用高阻接地和不接地方式,目前建议推广不接地方式。低压IT系统具有可带故障运行和保护人身安全两大优点。构建低压IT系统的技术难点在于保证整个系统的浮空特性。
王巍王金全杨涛郭香静马涛
关键词:供电
IT系统单相接地选择性切除装置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IT系统单相接地后,可带故障运行,供电连续性好。但相当多接地故障,在规定时间内往往不易排除,造成供电安全隐患。结合目前飞速发展的单片机技术,提出IT系统单相接地选择性切除装置研究,以弥补IT系统这一不足。在保持IT系统供电连续性好的优点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切除单相接地故障,保证系统供电安全。
马涛王波胡玉攀王启程
关键词:IT系统单相接地供电安全
低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选择性切除方案研究
2012年
本文结合目前飞速发展的单片机及高精度快速采样技术,提出低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择性切除的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及建模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正确可行性。
马涛王金全李建科杨涛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压PID控制设计被引量:7
2012年
在传统的基于PI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PI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压的PID控制。该方法充分发挥了神经网络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能力,具有动态响应快、超调小、静态误差小的特点,并且实现简单,满足多种变化负载情况下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压控制要求。对BP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设计并推导出隐含层和输出层加权系数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流程图。通过Matlab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
李建科王金全马涛阙海丹
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压控制BP神经网络
非合作无线通信网络灵巧监控技术
胡以华单洪马涛王勇郝士琦李晓军
该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电子信息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无线通信网络作为网络空间的重要组成,监管其安全运行越来越重要。但常有一些非合作无线通信网络,通常是非法或违规构建且隐蔽运行的,未能被有效监测,更缺乏管控,...
关键词:
关键词:无线通信网络控制方法监控系统
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炎症与骨骼肌蛋白降解、肌肉力量和运动耐力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炎症与肌肉萎缩相关指标(骨骼肌蛋白降解、肌肉力量和运动耐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289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测评免疫炎症指数(IFI)、肌肉萎缩相关指标,统计预后终点事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根据ROC曲线最佳临界值将病人分为高IFI组(152例)和低IFI组(137例),比较高IFI组与低IFI组肌肉萎缩相关指标水平及预后终点事件发生率,并分析IFI值与肌肉萎缩相关指标及预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289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的IFI值为184.68×10^(9)/L~471.84×10^(9)/L。ROC曲线显示,IFI值的最佳临界值为296.86×10^(9)/L。高IFI组骨骼肌蛋白降解标志物3-甲基组氨酸(3-MH)及肌肉力量指标坐位扩胸时间、卧位上举时间、站位下蹲时间、站位抬膝时间高于低IFI组,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低于低IF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I值与骨骼肌蛋白降解标志物3-MH及肌肉力量指标坐位扩胸时间、卧位上举时间、站位下蹲时间、站位抬膝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与6MWT距离呈负相关(r=-0.704,P<0.05)。高IFI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低于低IFI组[(14.8±2.6)个月与(16.1±2.9)个月],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4,P=0.003)。结论:炎症可能是促进老年心力衰竭肌肉萎缩的重要原因,且可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产生影响,增加心力衰竭病人不良预后的风险。
杨瑞金肖扬马涛耿倩雯张顺宗郭佳佳
关键词:心力衰竭炎症骨骼肌蛋白降解肌肉力量预后
卫星通信监测与控制系统
胡以华单洪郝士琦王勇马涛王磊闫飞袁泉宋时勇焦均均
该项目属于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卫星通信已经成为人类重要的跨域通信和广播电视手段,对其链路通信质量、通信内容和接收终端的管理日益变得非常重要。只有监测卫星通信信道的手段。为有效监测卫星链路非法接入、非法或敏感信息传输...
关键词:
关键词:卫星通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人员隔离期不良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被引量:24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期间各基层单位高度重视,纷纷制定严格的预防隔离措施。针对从湖北武汉疫区返回人员,有过体温升高史的疑似人员,直接将其送入医院发热门诊进行14 d的医学隔离。此次疫情正值新春佳节,很多疫区返回的疑似人员还没来得及和家人见上一面,就被封闭在了隔离区。为此,本研究针对隔离期疑似人员进行心理护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收到较好的成效。
杨洋耿岩马涛
关键词:隔离期心理护理
外源性GDF11对SD大鼠动脉血管钙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予以重组生长转化因子11(r-GDF11)对SD大鼠动脉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钙化组、溶媒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5组,适应性饲养1周后,每日分别予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r-GDF11溶媒液及低、中、高浓度r-GDF11,持续7周后开始诱导钙化。诱导钙化7周后取各组大鼠血液,分离其主动脉血管。采用Von kossa·HE染色观察血管钙化病理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GDF11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中BMP4、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等钙化标志蛋白及GDF11表达及分布。结果①钙化组及溶媒组血清BMP4、GDF11水平较低、中、高浓度组明显升高,且低、中、高浓度组血清BMP4、GDF11水平依次减少;②低、中、高浓度组较钙化组及溶媒组钙盐沉积减少,弹力纤维更为完整,且r-GDF11浓度越高,钙盐沉积越少,弹力纤维越完整;③低、中、高浓度组的钙化标志蛋白RUNX2、BMP4较钙化组及溶媒组表达降低,r-GDF11浓度越高,钙化标志蛋白表达越低,免疫组化中分布越稀少;r-GDF11浓度越高,组织中GDF11表达越高,免疫组化中分布越密集。结论外源性予以r-GDF11可以减轻SD大鼠动脉血管钙化。
张宸铭刘宇盛瑛徐佰达靳天慧刘叶红马涛王倩徐红波宗刚军
关键词:动脉钙化外源性SD大鼠
电流互感器误差的数字补偿算法被引量:2
2011年
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及产生的原因,由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流变化范围较大使得测量精度进一步下降,利用单片机及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强大功能,提出了电流互感器误差的数字补偿算法,来提高其测量精度。通过实验计算分析,该数字补偿算法可较大提高互感器精度。
马涛王金全李建科杨强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误差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