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云
-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南京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海军后勤部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核酶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03年
- 盛春宁骆云高魏
- 关键词:核酶抗病毒抗肿瘤癌基因
-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海水淹溺肺水肿兔时对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观察
- 2003年
- 丁勇骆云董文度王小红张敏华刘虹史亚强唐晓燕
- 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海水淹溺肺水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色素氧化酶
- 冶勒自然保护区林麝对生境选择研究被引量:46
- 2001年
- 1995年在相岭山系的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 ,采用作者新近提出的临时空间样方法 ,以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对林麝对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7~ 8月份 ,林麝喜欢活动于竹子密度不大 (n =0~ 15m-2 )、郁闭度为 0 .5 0~ 0 .75、东南坡、海拔约 3 40 0~ 3 5 5 0m的竹林边缘活动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喜欢活动于 10°以下的平坦地带外 ,对坡度的选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研究表明 ,人类活动的影响使适宜林麝生存活动的面积减小 ,这对林麝显然是不利的 .图 1表 1参
- 郭建程晓峰巨云为陈泳宏胡锦矗骆云盛春宁
- 关键词:林麝生境选择自然保护区
- 全程CAI教学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 CAI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作用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在两个护理中专班组织胚胎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分别使用 CAI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 ,并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传统教学法比较 ,应用全程 CAI教学的班次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督导组对授课的评价提高。结论 :全程 CAI教学有利于增加信息容量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 苏志达刘平张留宝陈泳宏骆云
- 关键词:CAI组织胚胎学教学法教学手段
- 颅脑伤时生长抑素mRNA表达及电针对其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电针对颅脑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实验性颅脑伤大鼠脑内生长抑素(SS)变化,并观察了电针治疗颅脑伤时对SS 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电针可增加下丘脑室周核SS mR—NA表达,而在海马则降低SSmRNA表达。结论:颅脑伤时,电针与SS可能在缓解疼痛方面起协同效应,并且电针可能对海马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 刘平张留宝苏志达骆云郭建
- 关键词:颅脑伤生长抑素MRNA电针
- 兔海水淹溺肺水肿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5
- 2000年
- 为探讨海水淹溺肺水肿(PE-SWD)的发生机理,应用丹麦产ABL-Ⅲ型血气-酸碱分析仪,对兔动脉血气和酸碱指标进行自动检测;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肺Na+-K+-ATPase、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和碱性磷酸酶(ALP)进行自动检测和定量分析;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肺组织C-fosmRNA和Fos蛋白进行定量检测;采用磷脂和Ca2+超微结构定位方法,对肺磷脂和Ca2+的分布进行定位定量观察。结果表明:PE-SWD组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pH值、实际碳酸氢盐(AB)、剩余减(BE)、肺Na+-K+-ATPase和CYTO显著降低。PE-SWD组兔肺上皮组织中ALP、c-fosmRNA和Fos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组(NC)明显升高(P<0.01)。PE-SWD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磷脂反应产物明显减少,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Ⅰ、Ⅱ型上皮细胞Ca2+沉淀颗粒明显增多。作者认为,海水损伤性作用、低氧血症和代谢世酸中毒是PE-SWD发生机制中三种重要因素。肺Na+-K+-ATPase、CYTO活力降低和细胞内钙超载既是上述三大因素造成的直接恶果,又是促进PE-SED不断发生发展的继发性原因。Ca2+-fos传导途径可能也是导致PE-SWD不断恶化的重要环节。
- 董文度刘新卷傅更锋丁勇张敏华骆云王琰刘虹徐根兴赵增荣袁驾南
- 关键词:海水淹溺肺水肿细胞色素氧化酶C-FOS基因
- 捕食应激过程中大鼠脑边缘系统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变化被引量:3
- 2004年
- 探讨应激状态下大鼠脑边缘系统内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NOS )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这种变化与脑神经元损伤发生的关系。采用捕食应激动物模型 ,将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n =2 0 )、单纯捕食应激组 (n =30 )、加强捕食应激组 (n =30 )。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应激后 1、 3、 6、 12、 2 1、 30d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对照组NOS活性平稳 ,但应激后NOS活性变化明显。与对照组比较 ,应激 1- 3d ,单纯应激组和加强应激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在皮质、纹状体、海马、下丘脑等部位增多 ,即NOS活性升高 ;第 4 - 12d ,NOS活性进一步升高 ,除皮质外与对照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其中 ,应激单纯组和加强组海马和下丘脑室旁核分别在第 6d、第 12dNOS活性最高。从第 13d起NOS阳性神经元的活性开始逐渐降低 ;到第 30dNOS活性下降明显 ,但其活性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对于同一时间点而言 ,与对照组相比 ,加强应激组的NOS活性变化大于相应的单纯应激组。结果提示 :NOS活性程度与心理应激程度密切相关 ;
- 郭建陈泳宏刘平盛春宁骆云张留宝
- 关键词:NOS活性NOS阳性神经元
- 高压氧治疗颅脑伤时下丘脑生长抑素和精氨酸加压素神经元的变化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 (SS)和精氨酸加压素 (AVP)在高压氧 (HBO )治疗颅脑伤时的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颅脑伤模型并用 HBO进行治疗 ,采用 SS原位杂交和 AVP免疫细胞化学双标法进行观察。结果 颅脑伤时下丘脑室周核 SS神经元减少 ,SS- m RNA表达下降。在视上核 SS与 AVP共存的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 ,经 HBO治疗则明显增多。结论 颅脑伤时及时给予 HBO治疗 ,有利于神经元的恢复 ,进而促进 SS与 AVP的镇痛作用。
- 刘平苏志达张留宝陈泳宏骆云盛春宁高魏
- 关键词:颅脑伤生长抑素精氨酸加压素原位杂交
- 电针对颅脑伤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电针对颅脑伤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透射电镜及生化检测等方法 ,观察电针治疗前后大鼠海马生长抑素 (SS) - m RNA阳性神经元数与 NO含量的变化。 结果 :颅脑伤大鼠经电针治疗海马 SS-m RNA阳性神经元数减少 ,NO含量下降。 结论 :电针对颅脑伤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与 SS- m RNA表达和 NO含量的变化有关。
- 刘平张留宝苏志达盛春宁高魏骆云徐斌
- 关键词:颅脑损伤电针疗法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
- 针刺对颅脑伤治疗作用的实验依据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研究颅脑伤后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水平变化及针刺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致伤模型,将SD大鼠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和皮质中NO及NOS含量,观察针刺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颅脑伤大鼠海马和皮质NO及NOS水平均显著升高,而针刺后其水平则明显降低。结论NO和NOS参与了颅脑伤病理损伤机制,针刺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脑组织NO和NOS酶的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 苏志达刘平张留宝骆云陈泳宏盛春宁顾云
- 关键词:针刺颅脑伤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