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成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生大黄、硫酸镁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生大黄、硫酸镁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30例,其中常规组(常规治疗组,42例)、硫酸镁组(常规治疗加硫酸镁组,44例)、生大黄组(常规治疗加生大黄组,44例);分析比较3组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硫酸镁组和生大黄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组和生大黄组比较,生大黄组在数值上稍优于硫酸镁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生大黄或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方华梅 殷国建 骆成林 王少峰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生大黄 硫酸镁 40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对我院细菌性肝脓肿的人群分布、临床症状、细菌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一分析。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9年2月于我科确诊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40例,并对这些病例的人群分布、临床表现、伴发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及影像学特征、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发热、寒战、上腹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大部分患者都合并有基础疾病,最多见的两个易患因素为胆道疾病(90%,36/40)和糖尿病(92.5%,37/40)。在实验室方面最多见的是低蛋白血症、白细胞计数升高及血沉升高。克雷伯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其次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结论细菌性肝脓肿好发于老年患者或者存在一种或者几种基础疾病的人群,因而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应强调综合治疗,虽然抗生素是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基础,但是积极改善患者的基础状况和经皮肝穿刺抽脓与置管引流同样很重要。 程桂莲 王少峰 骆成林 眭振宇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 病原学 基础疾病 甘精胰岛素对肝源性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疗效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肝源性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甘精胰岛素控制8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随后对其空腹血糖(fasting b l o o d g l u c o s e,F B 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及低血糖发生等情况进行随访24 wk,每12 wk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然后将治疗12、24 wk后的FBG、2 h PBG及HbAlc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治疗12 wk后FBG、2 h PBG及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BG:6.35 mmol/L±1.47 mmol/L vs 10.52 mmol/L±3.13 mmol/L,P<0.05;2 h PBG:9.81 mmol/L±3.14 mmol/L vs17.51 mmol/L±4.33 mmol/L,P<0.05;HbAlc:7.54%±1.31%vs 10.65%±1.43%,P<0.05),而治疗24 wk后血糖及HbAlc与治疗12 wk后相比无明显变化(FBG:6.47 mmol/L±1.25 mmol/L vs 6.35 mmol/L±1.47 mmol/L,P>0.05;2h PBG:8.91 mmol/L±2.76 mmol/L vs 9.81mmol/L±3.14 mmol/L,P>0.05;HbAlc:7.28%±1.12%vs 7.54%±1.31%,P>0.05),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仅仅发生过一次.结论:甘精胰岛素对肝源性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安全有效. 骆成林 王少峰 马春涛关键词:甘精胰岛素 肝源性糖尿病 血糖 序贯疗法与7d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 2011年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7d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92例HP阳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前5d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和阿莫西林,后5d予PPI、克拉霉素和替硝唑。对照组:50例予PPI、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疗程7d。结果:序贯疗法HP根除率为97.62%,7d三联疗法HP根除率为36%。结论:序贯疗法与7d三联疗法对本地区的根除率有显著差异。 马春涛 沈道明 骆成林关键词: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肝源性糖尿病的C肽、胰岛素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的C肽、胰岛素水平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完整收集2011年10月—2014年12月该院103例H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28例临床资料,同时对HD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为A、B、C三组,对其血糖、胰岛素及C肽进行检测。结果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C肽在HD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而餐后血糖、餐后胰岛素及C肽两组间差异明显;按肝功能分级的HD的组间比较发现,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在三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及餐后2 h C肽在B组、C组中较A组明显升高,而餐后2 h胰岛素及餐后2 h C肽在B组与C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的血糖较B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胰岛素抵抗随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加剧,但也可能存在胰岛素相对缺乏。 骆成林 马春涛 王少峰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 C肽 胰岛素 肝功能 肝源性糖尿病17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糖在改善肝源性糖尿病的肝功能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完整收集2011年10月—2016年7月本院171例HD的临床资料,对HD患者按肝功能分级分为A、B、C级,比较各级在血糖控制达标前后的肝功能变化及发生肝性脑病的次数。结果血糖控制达标12周后,肝功能A级人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B级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级人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肝性脑病较治疗减少7次,P<0.0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控制可改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肝功能及减少肝性脑病发生的几率,提高生存质量。 马春涛 骆成林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 肝功能 血糖 产ESBLs细菌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的检测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耐药性.方法:我院2005-01/2008-12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杆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物分析仪进行ESBLs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38.3%(18/47)大肠埃希氏菌中检测出产ESBLs,1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中未检测出ESBLs,产ESBLs菌对9种抗生素(阿莫西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不产ESBLs菌明显高,对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与不产ESBLs菌相比无显著差异,产ESBLs菌与不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均为0.结论:对腹水中产ESBLs细菌及耐药性的检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骆成林 呼闯营 殷国建 眭振宇 程桂莲 王少峰关键词:自发性腹膜炎 肺炎克雷伯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泛基因型与特异基因型DAAs方案精准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采用泛基因型与特异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方案精准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基因1b型CHC患者75例,其中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泛基因型DAAs治疗,即19例接受索非布韦/维帕他韦口袋,15例口服索磷布韦/达拉他韦;41例研究组接受特异基因型DAAs治疗,即23例口服艾尔巴韦/格拉瑞韦,18例口服奥比帕利/达塞布韦。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比较两组超快速病毒学应答(SRVR)、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结果在治疗12周末,研究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1.9±4.1)U/L和(32.5±4.1)U/L,与对照组[分别为(32.7±4.2)U/L和(31.9±3.7)U/L,P>0.05]比,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SRVR、RVR、EVR和SVR分别为87.8%、97.6%、100.0%和100.0%,与对照组(分别为88.2%、94.1%、100.0%和100.0%)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非布韦/维帕他韦治疗患者SRVR、RVR、EVR和SVR分别为84.2%、100.0%、100.0%和100.0%,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患者分别为86.7%、93.3%、100.0%和100.0%,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患者分别为91.3%、100.0%、100.0%和100.0%,奥比帕利/达塞布韦治疗患者分别为88.9%、94.4%、100.0%和100.0%,四组所有病毒学应答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对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应用的无论是泛基因型还是特异基因型DAAs方案治疗基因1b型CHC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是否可以不区分感染病毒基因型选择药物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柴晓哲 朱霞峰 骆成林 王少峰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 2017~2019年苏州市相城区结直肠癌伺机性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2017~2019年苏州市相城区结直肠癌伺机性筛查结果,为结直肠癌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2019年苏州市相城区>40岁门诊患者和体检中心体检人员,进行结直肠癌初筛,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初步筛查。对初步筛查的高危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肛肠指诊检查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等序贯检查。【结果】完成初筛的1490例人员中,共筛查出结直肠癌高危者360例(24.2%),共514例存在高危因素。男性癌症家族史及总高危因素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大便潜血试验(FOBT)阳性率增加,排便习惯异常比例增加,不同年龄总危险因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0例结直肠癌高危者共检出结直肠癌14例(3.9%),其中结肠癌9例,直肠癌5例。在结直肠癌检出人群中,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加,检出率升高,且不同高危因素结直肠癌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癌症家族史、FOBT检测阳性排名前两位。【结论】结直肠癌伺机性筛查在基层医院开展有利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序贯模式的伺机性筛查适合无症状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具有推广意义。 马春涛 许春芳 黄语嫣 骆成林关键词:多相筛查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联合血氨检测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联合血氨检测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并发肝性脑病(H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21年3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89例拟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肝性脑病(HE)将患者分为HE组和非H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并发HE的影响因素,以ROC曲线下面积(AUC)判定预测价值。结果89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并发HE 21例,未并发HE 68例。HE组Child分级为C级12例(57.14%)、血氨浓度(56.47±9.58)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23.86±4.35)s、直接胆红素(DBil)(93.27±10.63)μmol/L,高于非HE组的19例(27.94%)、(35.34±6.27)μmol/L、(15.24±3.28)s、(12.95±2.67)μmol/L(P<0.05);HE组的ALBI评分(-1.78±0.46)分、白蛋白(Alb)(29.43±6.19)分低于非HE组的(-1.12±0.54)分、(33.66±7.84)分(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分级为C级、血氨浓度、ALBI评分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并发HE的危险因素(95%CI分别为1.246~7.360、1.125~6.646、1.267~7.486,OR分别为3.028、2.735、3.080,均P<0.05)。术前血氨浓度、ALBI评分及二者联合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并发HE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784、0.775、0.893,(P<0.05)。结论术前检测ALBI评分及血氨浓度对预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并发HE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柴晓哲 朱霞峰 王少峰 骆成林关键词:血氨 原发性肝癌 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