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梅 作品数:89 被引量:206 H指数:8 供职机构: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一种土壤检测的样品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检测的样品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箱,储存箱一侧活动连接有箱盖,储存箱内部设有箱体填充物,箱体填充物内开设有多个容纳孔且在容纳孔内设置储样器,容纳孔的孔径略小于储样器的外径,箱盖内部设有箱盖填充物,箱盖... 敖静 池景良 李杨 刘晓辉 高晓梅 孙玉禄一种弗雷登克塞尔根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弗雷登克塞尔根假单胞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该菌已于2023年3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 刘晓辉 于淼 李杨 敖静 高晓梅 孙玉禄 宋立群 朱正威 池景良组装式可调节微生物固体培养基打孔器 一种组装式可调节微生物固体培养基打孔器,包括把手,在把手下方设有调节螺杆,在调节螺杆上设有调节螺母Ⅰ和调节螺母Ⅱ,在调节螺母Ⅰ和调节螺母Ⅱ之间设有旋转盘Ⅰ和旋转盘Ⅱ,所述旋转盘Ⅰ与旋转盘Ⅱ外缘设有防滑圈,在旋转盘Ⅰ与旋转... 敖静 池景良 李杨 刘晓辉 高晓梅 孙玉禄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及制备方法,是以康宁木霉、罗杰斯枝穗霉、黄孢原毛平革菌为菌种,分别接种到对应的液体培养基中,液体培养基以玉米粉、酵母膏等为主要原料,制成液体菌种,液体菌种按比例混合后接入到以玉米粉、麸皮、豆... 陈顺 李莉 刘晓辉 王洪奇 高晓梅 桓明辉 张岩文献传递 1株耐高温产蛋白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2016年 为高效发酵鸡粪,在鸡粪发酵高温时期(≥50℃)筛选到11株菌株,确定其中1株高温细菌GX7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力。经16S r DNA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可知,GX7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16S r DNA序列相似性达到100%;通过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合生理生化试验,鉴定GX7为枯草芽孢杆菌。通过绘制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细菌蛋白酶活力可知,细菌GX7的蛋白酶活力与菌数呈强正相关。从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及菌株的培养条件等方面优化枯草芽孢杆菌GX7产蛋白酶的条件,结果显示,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膏1.5%、玉米粉1.5%、MgSO4 0.5%;最优培养条件为:p H值8.1、培养温度37℃、接菌量2%、装液量50 m L(250 m L)、摇床转速140r/min。在此条件下,活菌数提高1个数量级,达到2.56×10^9cfu/m L,蛋白酶活力提高约3倍,为26 U/m L。 敖静 桓明辉 李杨 刘晓辉 高晓梅 徐冲关键词:耐高温 蛋白酶 细菌 发酵条件优化 一种大棚吊秧绳打结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棚吊秧绳打结装置,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一侧垂直设置有绕绳槽,所述绕绳槽内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铰接有第一挂钩,另一端通过活动件可拆卸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上设置有第二挂钩和刀片。设置有固定套套设... 孙玉禄 刘晓辉 李杨 敖静 高晓梅 宋立群 于淼 隋娜一株异硫链霉菌M7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异硫链霉菌M7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异硫链霉菌(Streptomyces althioticus)M7,于2023年11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 敖静 池景良 李杨 孙玉禄 宋立群 高晓梅 刘晓辉一种土壤温度垂直分布记录仪 一种土壤温度垂直分布记录仪,包括钻杆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上下交错布置在钻杆左右两侧外表面,且温度传感器与钻杆呈45°向上倾斜布置;在钻杆顶部固定设置有握杆,在握杆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在支撑板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和保... 李杨 朱巍巍 池景良 孙玉禄 高晓梅 刘晓辉 敖静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药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将生物活性炭、混合菌剂、生物多糖、2,6‑二羟基吡啶、菌糠以及秸秆混合,在40‑45℃温度条件下,烘箱烘干后过100目筛即得到复合... 郭玲玲 陶姝宇 于淼 关艳丽 王洪奇 宗玉丽 李鑫 高晓梅 于广峰1株抑制土传病原菌且产纤维素酶芽胞杆菌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刚果红染色法和DNS分光光度法对6种芽胞杆菌分泌胞外纤维素酶进行筛选,再通过管碟法测试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得到1株芽胞杆菌(菌株编号为X-02)酶活达182.5 U/mL,而且对几种土传病害有抑制作用。并对其产酶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及初始pH、发酵温度、接种量、摇瓶转速和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最佳碳源是2%CMC-Na,其次是葡萄糖,二者产酶之差只为21 U/mL。考虑大量生产的成本和方便性(CMC-Na溶解慢),选择葡萄糖为碳源,氮源为2.0%蛋白胨与酵母膏复合氮源,在pH值为8.0、温度37℃、接种量为2%、转速为180 r/m in、时间48 h条件下酶活达到391.0 U/mL酶液,比优化前提高了2.1倍。 刘晓辉 陈顺 陈飞 王红旗 桓明辉 高晓梅 张岩 于广峰 孙立梅 郭玲玲关键词:纤维素酶 芽胞杆菌 管碟法 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