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慧
-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在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上,探讨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融合蛋白的治疗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hIGF-1融合蛋白高(0.02mg)、低(0.002mg)剂量处理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以大鼠行为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坐骨神经-腓肠肌诱发电位、组织形态学变化为指标,综合考察hIGF-1融合蛋白对损伤坐骨神经的影响。结果术后20~32d,各测定时间点hIGF-1融合蛋白高、低剂量组大鼠SFI值及SFI恢复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术后35d,hIGF-1融合蛋白高、低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腓肠肌诱发电位振幅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H-E染色显示,hIGF-1融合蛋白高、低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区再生神经排列较模型组规则,有髓神经纤维增多,髓鞘较厚且完整。结论重组hIGF-1融合蛋白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
- 黄慧慧杨渐俞昌喜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坐骨神经坐骨神经病
- 钩吻素子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疾病或病症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钩吻素子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疾病或病症的用途。
- 俞昌喜黄慧慧许盈凌倩刘铭游文兵
- 钩吻素子对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进一步明确钩吻素子是否具有抗焦虑作用。方法以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为动物模型,评价钩吻素子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和连续皮下注射给药的抗焦虑活性及特点。结果钩吻素子能显著增加大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次数和在开臂的停留时间百分率(P<0.05,P<0.01);钩吻素子在实验剂量下对大鼠自主运动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钩吻素子可能具有抗焦虑作用。
- 黄慧慧刘铭陈超杰俞昌喜
- 关键词:钩吻素子焦虑高架十字迷宫
- 钩吻素子及其同系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钩吻素子及其同系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治疗指数高:钩吻素子治疗糖尿病大鼠痛觉超敏的治疗指数估达4762,并且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详见实施例1,安全治疗窗大,可能无耐受性、成瘾性且副...
- 俞昌喜刘铭凌倩许盈黄慧慧杨渐苏燕评
- 文献传递
- 钩吻素子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疾病或病症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钩吻素子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疾病或病症的用途。
- 俞昌喜黄慧慧许盈凌倩刘铭游文兵
- 文献传递
- 钩吻素子及其同系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钩吻素子及其同系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治疗指数高:钩吻素子治疗糖尿病大鼠痛觉超敏的治疗指数估达4762,并且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详见实施例1,安全治疗窗大,可能无耐受性、成瘾性且副...
- 俞昌喜刘铭凌倩许盈黄慧慧杨渐苏燕评
- 文献传递
- 钩吻素子在制备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钩吻生物碱单体钩吻素子(koumine)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的新用途,特别是涉及钩吻素子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俞昌喜杨渐张晓昕许盈黄慧慧卢志明
- 文献传递
- 钩吻素子用于治疗脓毒症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钩吻生物碱单体钩吻素子(koumine)用于治疗脓毒症的用途。
- 俞昌喜金桂林岳荣彩黄慧慧刘海萍熊芳芳
- 钩吻素子抗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与脊髓别孕烯醇酮的关系
- 2021年
- 目的观察钩吻素子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DNP)的镇痛作用,并观测其与脊髓别孕烯醇酮(AP)水平的关系。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及STZ处理组(n=42)。根据血糖和机械刺激缩足阈(MWT),从STZ处理组筛选出成功制备DNP模型的动物,进一步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钩吻素子(0.28,1.4,7.0 mg/kg)处理组和加巴喷丁处理组。自STZ处理后第22天起,每只大鼠灌胃给予对应药物或溶剂,每天1次,持续8 d。以大鼠体质量和MWT为指标,观察钩吻素子对STZ处理的大鼠体质量和DNP的影响。待行为学实验结束后,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AP含量。结果钩吻素子对DNP大鼠的体质量无显著影响。与模型组比较,钩吻素子处理组可提高大鼠MWT,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增加大鼠脊髓AP水平。结论钩吻素子具有改善STZ所致DNP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脊髓AP水平有关。
- 黄慧慧陈火树钟志凤许盈俞昌喜
- 关键词:钩吻素子链脲佐菌素脊髓
- 钩吻素子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钩吻素子(koumine,K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及其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 mg·kg^(-1)MCC950组和KM 7.5,15,30 mg·kg^(-1)剂量组,每组8只。各组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或溶剂(生理盐水),给药1 h后,对照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给予LPS 1 mg·kg^(-1)腹腔注射,诱导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LPS干预4 h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活性;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ELISA法检测血清和腹腔灌洗液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RT-q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前体(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1 precursor,pro-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IL-1β前体(interleukin-1βprecursor,pro-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水平。结果:KM显著降低脓毒症小鼠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及腹腔灌洗液中IL-1β水平;肝脏病理切片显示KM治疗后小鼠组织受损程度较模型组稍有减轻;RT-qPCR研究结果证实,KM显著降低炎性因子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并能显著下调模型小鼠肝脏组织NLRP3,pro-caspase-1,ASC和pro-IL-1β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KM对脓毒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及相关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 黄慧慧罗宇飞陈金星金桂林俞昌喜杨渐
- 关键词:钩吻素子脓毒症肝损伤白细胞介素-1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