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传奎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肺癌
  • 7篇肿瘤
  • 6篇小细胞
  • 6篇非小细胞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管
  • 5篇淋巴管生成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抑制基因
  • 4篇肿瘤转移
  • 4篇肿瘤转移抑制
  • 4篇肿瘤转移抑制...
  • 4篇转移抑制基因
  • 4篇基因
  • 3篇切除
  • 3篇KISS-1
  • 2篇带教

机构

  • 10篇蚌埠医学院第...
  • 7篇蚌埠医学院第...
  • 6篇蚌埠医学院
  • 5篇蚌埠市第一人...

作者

  • 16篇黎传奎
  • 13篇王祖义
  • 12篇汪国文
  • 6篇刘学刚
  • 6篇唐震
  • 5篇王萍
  • 4篇陶涛
  • 3篇段贵新
  • 2篇陶涛
  • 1篇李小军
  • 1篇王安生
  • 1篇王康武
  • 1篇李伟
  • 1篇孙静
  • 1篇王安生

传媒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淮海医药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AI1基因表达和淋巴管生成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KAI1基因表达下调和淋巴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应用兔抗人多克隆抗体KAI1和兔抗人抗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EliVision法)对68例NSCLC组织石蜡切片进行染色,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NSCLC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KAI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3%和8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间质中淋巴结阳性患者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为15.73±0.74,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8.31±0.3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LVD对淋巴结转移有影响(P<0.05),其相对危险度(OR)为2.065,95%可信区间(1.202,3.547);而KAI1表达下调无统计学意义(P=0.375),95%可信区间为(0.003,8.714)。NSCLC患者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下调和肿瘤间质中淋巴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协同作用(P>0.05)。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下调与淋巴管生成对NSCLC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但未见明显协同作用。
黎传奎王祖义王萍刘学刚唐震汪国文
关键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淋巴管生成淋巴管密度
非小细胞肺癌LVD、MVD、CEAmRNA及KAI1和Kiss-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研究很多,有些临床病理因素已被公认与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对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CEAmRNA)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Kiss-1的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7例NSCLC患者,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 chip)技术对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肺癌组织LVD、MVD和KAI1、Kiss-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全组的5年生存率为18%,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CEAmRNA的阳性表达、MVD、LVD和Kiss-1的表达对生存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和CEAmRNA的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NSCLC患者中MVD、LVD和Kiss-1及CEAmRNA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预后。
汪国文王祖义黎传奎王萍柴大敏承泽农
关键词:癌胚抗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KISS-1
非小细胞肺癌中Kiss-1的表达和淋巴管生成的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转移抑制基因Kiss-1表达下调或缺失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兔抗人单克隆抗体Kiss-1蛋白metastin(45-54)-NH2和抗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Elivision法)对68例NSCLC术后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Kiss-1的表达和肿瘤间质及癌旁组织淋巴管生成情况。结果①NSCLC组织内淋巴结阳性组Kiss-1的表达阳性率为39.4%(13/33),淋巴结阴性组Kiss-1的表达阳性率为91.4%(32/3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肿瘤组织间质中淋巴结阳性患者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平均值为15.73±0.74,淋巴结阴性患者LVD平均值为8.31±0.3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LVD对淋巴结转移有影响(P<0.05),其相对危险度(RR)为2.065,95%可信区间(1.202,3.547)。而Kiss-1的表达下调无意义,P值为0.569,95%可信区间为(0.011,12.143)。二者之间对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协同作用(P<0.05)。结论转移抑制基因Kiss-1的表达下调和淋巴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协同作用。
王祖义黎传奎王萍刘学刚唐震汪国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肿瘤间质淋巴管生成
SBAR沟通模式在胸外科本科医学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医学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胸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医学本科生23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7人,将两组学生分别安排在该科室的两个治疗组进行临床实习。实验组在入科时采用SBAR沟通模式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每组学生实习时间为两周,在实习入科时进行理论、病史采集考试,出科前进行理论、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与处理考试。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入科理论考试和病史采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科理论考试、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与处理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推广。
汪国文王祖义黎传奎段贵新陶涛
关键词:胸外科实习生临床带教
颈部分层吻合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探讨左进胸食管癌根治术中保持弓上胸膜完整的左颈部管状胃食管分层手工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胸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206例,根据重建消化道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左胸、左颈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二切口组) 122例,采用保持主动脉弓上胸膜完整的管状胃成形后经食管床上提至左颈部分层吻合重建消化道;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三切口组) 84例,采用右胸径路游离食管,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制作成管形胃后上提至左颈部与近端食管行圆形器械吻合。结果:二切口组总手术时间、吻合时间、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低于三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持弓上胸膜完整的左颈部管状胃食管分层吻合食管癌根治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较为符合生理功能,并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作为食管胃颈部吻合的一种可选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黎传奎王祖义汪国文陶涛段贵新李其才
关键词:食管癌管状胃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的对照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的对照观察。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的4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1d胸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创伤更小,且能够达到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临床应首选单孔法手术。
陶涛汪国文王祖义黎传奎
关键词:临床疗效
扩大肺切除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扩大肺切除手术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扩大肺切除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9例,其中肺叶切除+部分胸壁大块切除10例,右上肺叶切除+上腔静脉部分置换4例,右上肺叶切除+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成形6例,左上肺叶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3例,左全肺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6例,左上肺叶袖状切除+左肺动脉袖状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2例,右全肺切除+上腔静脉成形术2例,右全肺切除+隆突重建5例,左全肺切除+隆突重建7例,右中上肺叶袖式切除+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3例,右中上肺叶切除+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隆突重建1例。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4.08%;术后并发症17例次,发生率为34.69%,包括血胸2例,乳糜胸3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心律失常5例,心功能不全1例;术后随访7~72个月,平均32.4个月,其中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42.17%和13.36%,截止随访结束仍有12例健在。结论扩大肺切除手术能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切除率,虽然此类手术危险性较大、并发症多,只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做到根治性切除,便可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黎传奎王祖义刘学刚唐震李小军段贵新汪国文陶涛
关键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翻转支气管U形瓣在肺部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翻转支气管U形瓣在肺部肿瘤外科治疗中气管、支气管成形时的应用。方法肺或支气管原发肿瘤侵犯主支气管口或叶支气管口一侧壁,肺叶或全肺切除同时行受累的一侧支气管壁切除,将保留对侧健康的支气管壁修剪成适当大小的U形瓣,翻转并覆盖缺损后连续缝合重建气道。结果15例肺部肿瘤患者施行了翻转支气管U形瓣的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全部获得成功。长期随访,15例患者中,7例术后10-31个月死于复发或转移,3例术后6年仍健在,5例术后分别随访4、9、10、15和18个月仍健在。结论本术式适用于肺部肿瘤累及支气管或支气管腔内原发肿瘤侵犯超出主支气管口或叶支气管口,且未侵犯气管、支气管全周的患者,可代替部分支气管隆突切除、部分主支气管切除及切除部分叶支气管壁的气道重建术。既能彻底切除病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降低了术后吻合口瘘及气道狭窄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黎传奎王祖义汪国文陶涛王康武
关键词:肺部肿瘤气道重建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观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68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Kiss-1的表达,统计学分析表达结果与NSCLC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NSCL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iss-1阳性率分别为82.4%和6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Kiss-1阳性率分别为39.4%和91.4%;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的NSCLC组织中Kiss-1阳性率分别为82.5%和42.9%;Ⅰ+Ⅱ期和Ⅲa期NSCLC组织中Kiss-1阳性率分别为81.8%和37.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淋巴结转移、分化差和病理分期晚的NSCLC中Kiss-1表达下调或缺失,有望为NSCLC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王祖义黎传奎王萍刘学刚唐震汪国文
关键词:KISS-1
基于SEER数据库的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基于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的数据,分析影响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pLCNEC)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筛选SEER中2013年1月—2015年12月病理诊断为pLCNE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总体生存期(OS)、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分期、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计算累积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索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pLCNEC患者429例,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2.80%、27.60%、18.8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pLCNEC患者OS情况:在不同性别、肿瘤TNM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治疗方案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HR=1.298,P<0.05)、淋巴结转移(N1 HR=1.634、N2 HR=1.654、N3 HR=2.094、P均<0.001)、远处转移(M1 HR=1.832,P<0.001)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方案(仅化疗HR=0.401、仅放疗HR=0.762、仅手术HR=0.251、化疗+放疗HR=0.271、化疗+手术HR=0.156、放疗+手术HR=0.359、放疗+化疗+手术HR=0.320,P均<0.001)是O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LCNEC患者CSS情况:在肿瘤不同TNM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治疗方案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N1 HR=1.755、N2 HR=1.881、N3 HR=2.331,P均<0.001)、远处转移(M1 HR=2.217,P<0.001)是CSS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方案(仅化疗HR=0.438、仅放疗HR=0.921、仅手术HR=0.205、化疗+放疗HR=0.296、化疗+手术HR=0.158、放疗+手术HR=0.491、放疗+化疗+手术HR=0.354,P均<0.001)是CS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pLCNEC患者预后较差,女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手术联合化疗、手术联合放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杨逸凡黎传奎李其才王祖义
关键词:肺肿瘤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