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叶

作品数:35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胰岛
  • 13篇细胞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10篇胰岛素
  • 8篇胰岛素抵抗
  • 8篇细胞因子
  • 8篇细胞因子诱导
  • 8篇Β细胞
  • 7篇燕麦
  • 7篇胰岛Β细胞
  • 7篇胚芽
  • 7篇裸燕麦
  • 6篇血症
  • 6篇机全
  • 4篇胰岛Β细胞功...
  • 4篇胰岛Β细胞功...
  • 4篇脂血症
  • 4篇糖尿病合并
  • 4篇通路

机构

  • 34篇北京大学
  • 2篇浙江省医学科...

作者

  • 34篇丁叶
  • 34篇李勇
  • 34篇张召锋
  • 32篇戴小倩
  • 13篇蔡夏夏
  • 12篇王军波
  • 12篇李宇杰
  • 11篇鲍雷
  • 9篇姜燕飞
  • 9篇井路路
  • 9篇徐美虹
  • 9篇马小陶
  • 7篇顾娇娇
  • 5篇张锋
  • 4篇赵明
  • 2篇张佳丽
  • 2篇王茵
  • 2篇李雪

传媒

  • 7篇中国食品科学...
  • 4篇食品科学
  • 3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食品科学...

年份

  • 11篇2013
  • 1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杨梅黄酮通过Wnt通路改善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探讨杨梅黄酮对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Wnt通路在其中的作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放射免疫法检测RIN-m5f β细胞在基础状态和高糖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Wnt通路...
丁叶戴小倩张召锋李勇
关键词:细胞因子WNT通路胰岛Β细胞
杨梅黄酮对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β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
探讨杨梅黄酮对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β细胞死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采用MTT法和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情况;并通过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NO水平和线粒体死...
丁叶张召锋戴小倩李勇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胰岛Β细胞细胞死亡
槲皮素通过线粒体途径和NF-κB通路保护炎症因子介导的RINm5F细胞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了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槲皮甙对联和炎症因子诱导24h引起的胰岛β细胞RINm5F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br>  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了细胞死亡情况,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了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释放(GS...
戴小倩丁叶张召锋张锋蔡夏夏李勇
关键词:槲皮素炎症因子胰岛Β细胞细胞损伤线粒体途径
杨梅黄酮通过Wnt通路改善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探讨杨梅黄酮对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Wnt通路在其中的作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放射免疫法检测RIN-m5fβ细胞在基础状态和高糖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Writ通路相...
丁叶戴小倩张召锋李勇
有机全胚芽裸燕麦联合结构化膳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改善作用:一项随机多组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有机全胚芽裸燕麦结合结构化膳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联合作用。方法以50-65岁T2DM患者为受试者进行随机、多组平行的前瞻性人群试验。445名受试者...
马小陶顾娇娇张召锋井路路徐美虹戴小倩姜燕飞李宇杰鲍雷蔡夏夏丁叶王军波李勇
槲皮素对葡萄糖胺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ERS)在葡萄糖胺条件下加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槲皮素(quercetin)是否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ERS相关分子来改善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方法:采用15mmol/L的葡萄糖胺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甘露醇等渗对照组(15mmol/L)、阳性对照组(5μg/mL衣霉素)、葡萄糖胺模型组及槲皮素不同剂量干预组。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间黏附分子(VCAM-1)、内皮素-1(ET-1)等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葡萄糖胺能明显抑制HUVEC细胞生长,增加HUVEC细胞上清中ICAM-1、ET-1含量(P<0.05),增加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槲皮素(主要是20μmol/L组)能明显降低ICAM-1、ET-1含量(P<0.05),减少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生长。结论:葡萄糖胺能通过激活ERS促进和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适当剂量的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ERS相关通路来减轻炎症应激及凋亡最终改善内皮细胞损伤。
蔡夏夏鲍雷丁叶李雪戴小倩张召锋李勇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葡萄糖胺槲皮素
玉米肽对啮齿动物模型急性酒精中毒的保护作用研究
背景:探讨玉米肽的急性解酒作用。&lt;br&gt;  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每个试验项目设酒精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3个玉米肽干预组(2.25g/kgBW、4.5g/kgBW、9.0g/kgBW).采用体积分数5...
张锋张佳丽徐美虹戴小倩李宇杰丁叶张召锋李勇
关键词:玉米肽酒精中毒动物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大鼠L6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外诱导培养法建立大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为研究IR的发生机制及筛选改善IR的药物和功能食品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IR细胞模型。方法以大鼠肌细胞系L6细胞为研究对象,在含10ng/ml小鼠TNF-α培养液中培养24h,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胰岛素对照组。之后各组细胞分别加入100nmol/L胰岛素。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法检测培养液中残存葡萄糖含量,[3H]标记的脱氧葡萄糖转运检测细胞内葡萄糖的摄取量评价模型建立的效果。结果在无胰岛素刺激下,TNFα诱导组培养液中残存葡萄糖含量和细胞内的葡萄糖摄取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在胰岛素刺激下,TNFα诱导组培养液中残存葡萄糖含量和细胞内的葡萄糖摄取量,与胰岛素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含10ng/ml TNFα的培养液培养24h的L6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作为IR肌细胞模型可广泛用于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和筛选辅助降血糖的药物或功能食品的功能评价。
张召锋赵明王军波戴小倩丁叶李勇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肿瘤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成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以基础饲料喂养为正常对照组。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25、250、500mg/(kg.d)(以体质量计),通过每天灌胃水溶液的方式进行干预,糖尿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天以蒸馏水灌胃。连续饲养16周后,测定其体质量、空腹血糖、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间黏附分子(VCAM-1),镜下观察视网膜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视网膜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结果:GSPE干预组血糖较糖尿病模型组有一定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GSPE高剂量组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AGEs水平(P<0.05);GSPE各干预组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ICAM-1水平(P<0.05);GSPE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VCAM-1水平(P<0.05);从组织学上,GSPE可以减轻视网膜损伤,保持视网膜各层完整;GSPE能降低RAGE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
李宇杰张召锋戴小倩丁叶马小陶姜燕飞鲍雷李勇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基化终末产物炎症因子
乙酰左旋肉碱改善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大鼠L6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乙酰左旋肉碱(AL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大鼠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分化好的L6肌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100nmol/L胰岛素组、100nmol/L胰岛素+10ng/ml TNF-α组、胰岛素+TNF-α+三个不同浓度ALC组(浓度分别为0.1、0.3、0.6mmol/L),继续培养24h。实验结束后分别用葡萄糖消耗实验、葡萄糖转运实验检测胰岛素刺激下L6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和利用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100nmol/L胰岛素组比较,10ng/ml TNF-α作用24h后胰岛素刺激下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的残存量显著增加和细胞内葡萄糖转运量明显减少(P<0.05),而ALC作用后明显改善TNF-α的抑制作用(P<0.05),并呈剂量-反应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胰岛素组相比,TNF-α增高IRS-1的Ser307磷酸化表达,而ALC作用后减少IRS-1的Ser307磷酸化表达。结论10ng/ml TNF-α作用24h能诱导L6肌细胞的胰岛素抵抗,而ALC能改善这种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通过减少IRS-1的Ser307磷酸化表达来实现的。
张召锋赵明王军波丁叶戴小倩李勇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底物-1肿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