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希勤

作品数:25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中国历史与文化》建设项目安徽省C类省级重点学科(专门史)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10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宗教
  • 4篇道教
  • 4篇信仰
  • 4篇神话
  • 4篇明清
  • 3篇神话故事
  • 3篇唐宋
  • 3篇禅法
  • 3篇故事
  • 2篇元代
  • 2篇儒教
  • 2篇宗教思想
  • 2篇文化
  • 2篇民间宗教
  • 2篇百丈怀海
  • 2篇茶禅
  • 2篇茶禅一味
  • 1篇道教思想
  • 1篇道教思想研究
  • 1篇东汉

机构

  • 22篇池州学院
  • 3篇安徽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丁希勤
  • 1篇祝中侠
  • 1篇何根海

传媒

  • 6篇池州学院学报
  • 5篇安徽史学
  • 3篇宗教学研究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中国茶叶
  • 1篇社会心理科学
  • 1篇五台山研究
  • 1篇船山学刊
  • 1篇中国地方志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池州师专学报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显信仰的实质及与道教的关系——对徽州婺源县灵顺庙的考察被引量:5
2009年
我国的五显信仰最早产生于徽州婺源县,实质是关于人体五脏六腑的信仰。这一信仰的形成是由婺源县在道教中的信仰决定的,具体的形成过程可能还受到道教《黄庭经》和《福德五圣经》的影响。婺源县的五显信仰对我国东南地区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丁希勤
关键词:道教
南宋初年张抃信仰考被引量:1
2015年
南宋初年的张抃信仰是以唐代张巡和五代滑台人张昭烈作为原型,以两宋之际的靖康之变作为背景而创造的一个新的民间信仰,反映了宋金战争中滑州失守、汴京保卫战、宋高宗南渡、南宋建立以及宋金对峙等时代内容。南宋以来播迁到湖南、江西、安徽等广大地区,是南方半壁江山的保护神。
丁希勤
关键词:南宋张巡
唐宋汪华的神话故事与徽州社会变迁——以《新安忠烈庙神纪实》为中心被引量:6
2013年
徽州汪华在宋代被称为"新安之神","忠烈庙殿遍江浙",其神话故事主要有受孕时的感生神话、少年时代的青龙神话、青年时代的东灵神话、归唐时的天文故事、死后的九子神话、四十二件灵应事迹、叱瘟神话、庚辛之厄等,具体展示了唐宋时期汪华神的形成、发展和徽州的社会变迁。
丁希勤
关键词:神话故事社会变迁
论明清民间宗教的本质
2007年
明清民间宗教是三教合流的产物,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在明清时代的复兴与发展。民间宗教通过对传统文化原典精神的解读与回归,从中抽绎出爱和自由的宗教精神,并以此对抗明清时代日益恶化的人文环境和种种非人道的异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并不像一般学者所认识的是低级和愚昧的东西。民间宗教在传承古代文化精神、拯救时代信仰和促进社会变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关于明清民间宗教的历史地位、作用等问题应予以重新评价和重视。
丁希勤
关键词:明清民间宗教传统文化爱和自由
元代石屋清珙的茶禅一味论被引量:2
2007年
石屋清珙是我国元代一位著名的禅僧,在中国禅学史、元代禅学史和中韩禅学关系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他的禅学思想极其丰富,而以茶道思想著称。茶道是其禅学人生的一贯之道,是他学道、悟道和传道的重要方式。他的茶道冶禅佛、人生、自然于一炉,以真如造适为追求之境,于一境中起一种味、一种平怀、一个平常心。
丁希勤
关键词:禅思想茶道茶禅一味
徽州道教思想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徽州道教思想以宿世因缘为因,以清静无为为体,以经教符箓为用,以先花后果为实,旨在说明有缘来成仙,仙不度无缘之人;清静乃真常本性,一切得道仙人以此为本;人品对道品之重要性,有道心方成道术;以及道教成仙不离世间觉,红尘即道场等。
丁希勤
关键词:道教思想
百丈怀海禅法思想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百丈怀海是唐朝著名的禅师,"只如今鉴觉"是其禅法的重要思想,该思想将禅宗直指从心性转向实际,让纯粹自我出离自身、完全敞开到一个根本原初、完全澄明的现在意识中去,是对达摩"藉教悟宗"和慧能"无念无相无住"心性路线的重大发展,是对马祖"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心佛二元论的全面扬弃、突破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丁希勤
关键词:百丈怀海
徽州道教的临终理论——兼论儒教和佛教的临终思想被引量:1
2009年
徽州道教临终理论由自知大限将至、临终时出现异象、临终安详无疾而终,以及临终尸解等几个部分组成,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临终理论体系,对我国南方民间社会的临终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民间通过取法道人临终沐浴更衣而为亡者沐浴更衣等,从而发展出徽州道教临终理论的救赎内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丁希勤
关键词:道教
元代石屋清珙的茶禅一味论
2007年
石屋清珙,俗姓温,字石屋,江苏常熟人,《石屋清洪禅师语录》语其早年“出家海盐崇福寺,遍游天目、淮阳,遇二高僧,参悟禅旨。元统间,住当湖镇福源禅寺,归隐太湖。至正间,诏降香币赐金裥衣,后示寂于湖州霞雾山,建塔焉,又因高丽国王表达诏谥佛慈慧照禅师。明隆庆间,一士人发塔,视之骨皆金色,士人若有击之者立死。其法语山居诗,来复序之,谓有寒山子遗风(注:寒山拾得乃文殊化身),及庵尝语众日: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可见石屋清珙乃是一位高僧,日本学者曾称其为“僧中之仙”。
丁希勤
关键词:茶禅一味元代日本学者金色禅师
明清徽州儒教信仰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明清徽州儒教信仰具有深厚的宗教基础,其宗教性的形成除受原有的坛壝、祀庙和祠堂的影响外,还深受明清国家儒学宗教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以国家信仰为基础、以地方信仰为本位、以家族信仰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完美的宗教式组合,对徽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丁希勤
关键词:明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