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涵之
-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移植术后精神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精神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移植术后精神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诊断,总结治疗经验。结果15例患者于术后1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并发症,其中5例症状较为明显。临床表现为亢奋、躁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震颤及认知改变等。术前有无肝性脑病、术后感染及使用免疫抑制剂与术后精神并发症的发生有关。结论肝移植术后精神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形式多样。需排除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针对不同病因和及时处理,可有效改善与控制症状。
- 赵中辛周主青丁涵之郑亚新张辉所广军过欣来黄安华李侠蒋小峰
- 关键词:肝移植精神并发症
- 分子检测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分析根据分子检测技术选择的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4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检测组150例和常规组96例。检测组采用分子预测法对常用化疗药物进行分子检测,并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性高及毒副作用低的药物进行化疗;常规组采用常规化疗。结果:TEC方案化疗的粒细胞减少以及呕吐发生率在检测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CEF-T/EC-T(H)方案化疗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在检测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根据分子检测选择的化疗方案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化疗,但药物敏感性是否带来有效性的提高而产生生存获益,尚需更长时间的随访。
- 韩晶丁涵之全红严伟国
-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检测毒副反应敏感性化疗
- 肝素衍生物对脓毒症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韩俊毅赵中辛卢爱国张辉钟明安丁涵之
- 简要技术说明: 本课题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局立项资助,编号为:PKJ2002-32。 肠穿孔脓毒症为外科急腹症中常见并发症,其病程中出现的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损伤脓毒症
- 糖原累积症合并肝脏腺瘤二例
- 2012年
- 例1患者女,24岁,因持续性上腹痛2h,晕厥30rain人院。患者突发上腹部持续剧痛,向右肩放射,逐感腹痛范围增大,以右侧为著。2h后感觉口渴,心悸。查体:T38℃,120次/分,BP80/6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烦躁,体质瘦弱,体型矮小,浅表淋巴结未及。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心肺(-)。腹部饱满,无腹壁静脉怒张,右下胸及上腹部明显压痛,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最著,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下界位于右锁骨中线肋下约6cm。腹部叩诊实音,移动性浊音(+)。
- 丛壮志周主青王圣刚过欣来丁涵之朱哲黄金鑫靳晓丽魏军杨永康所广军尤天庚赵中辛
- 关键词:糖原累积症锁骨中线浅表淋巴结移动性浊音上腹痛呼吸急促
- Mammotome联合开放手术治疗多发性乳腺肿块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曼默通(Mammotome,MMT)联合开放手术对多发性乳腺肿块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118例多发性乳腺肿块患者,分为MMT联合开放手术组(联合组)及传统开放手术组(对照组),联合组中肿块直径〉2.5cm者、位于乳晕和乳房边缘者选用开放手术,其余选用MMT。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美容效果和心理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少,皮下血肿少,切口数量少,患者满意度高,较开放组优势明显。结论超声引导MMT联合开放手术治疗多发性乳腺肿块,是一种微创、安全、美容效果好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 丁涵之王从俊梁春立全红严伟国韩晶
- 大肠癌组织中肿瘤睾丸抗原前列腺相关基因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筛选大肠癌相关肿瘤睾丸抗原,为大肠癌肿瘤的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样本取自本院的大肠癌患者46例,包括癌组织(原发灶)、癌旁组织。提取样本核糖核酸(RNA)后逆转录合成单链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前列腺相关基因4(PAGE4)在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进行分析。结果有转移患者癌组织中PAGE4相对表达量(9.85×1014±3.67×10^-3)与无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3.93X10^-5±1.20X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患者癌组织中PAGFA表达阳性率(25%)与癌旁组织(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转移患者癌组织中PAGE4表达阳性率(19.2%)与癌旁组织(1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GFA的表达可作为肿瘤转移的预测因素,转移性大肠癌者可能是针对PAGE4标靶的肿瘤免疫治疗的适宜人群。
- 赵欢韩俊毅丁涵之谢燕婷江期鑫胡皑娜所广军尤天庚赵中辛
- 关键词:肿瘤睾丸抗原大肠癌免疫治疗
- 成人胆囊疾病患者胰胆合流异常筛查及病理形态观察
- 赵中辛钟明安王军臣周主青忻颖丁涵之
- 简要技术说明: 本课题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医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PW2003-A16,资助经费2万元,课题起止时间为2003.09~2006.08。 对胰胆合流异常的研究以小儿外科为多,目前我国成人外科对胰胆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囊疾病胰胆合流异常病理形态
- 乳晕双环切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伴乳房下垂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沿乳晕双环法在肿块型乳腺囊性增生症伴乳房下垂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患者取直立位设计切口:先确定新乳头的位置,画出外环,再以原乳头为中心,画出直径为3.5~4.0cm的内环。之后,去除内外环之间的表皮,广泛分离乳房皮下组织,切除囊性增生病变,并将剩余乳腺组织塑形、悬吊。结果本方法治疗轻、中度乳房下垂的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共45例,术后乳房外形满意,乳头、乳晕血供和感觉良好,瘢痕不明显,效果良好。结论对于有需要手术的乳腺良性病变且伴有轻、中度乳房下垂的患者,采用沿乳晕的双环切口既可切除病变,又可悬吊乳房。其操作简便,效果满意。
- 韩晶全红严伟国丁涵之
- 关键词:乳腺疾病整形外科乳腺囊性增生症乳房下垂
- 双环法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介绍双环法及其在男性乳房发育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术前站立位设计切口,确定新乳头位置,画出直径5cm的外环,再以原乳头为中心,画出直径为2.5-3.0cm的内环。确保双侧乳头在同一水平面上。双环间去表皮,尽量保留真皮层血管网,沿乳房皮下切除异常发育组织,双环切口对合。结果本方法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30例,术后乳房外形满意,乳头、乳晕血供和感觉良好,疤痕不明显,效果良好。结论对需手术治疗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沿乳晕的双环切口既可切除肥大增生组织,又可切除多余皮肤,且切口隐蔽,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效果满意。
- 韩晶全红严伟国丁涵之
- 关键词:男性乳房发育症乳房肥大
- CT门静脉成像的临床解剖学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进行CT门静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ortal venography,CTPV)的临床解剖学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手术组(实验组)40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CTPV临床读片与影像学测量,包括门静脉主干及其主要侧支血管。对胃左静脉的注入方式进行分类总结。应用直线拟合数学模型处理测量数据。结果60例均成功进行CTPV摄片。实验组和对照组门静脉主干直径分别为(16.62±4.80)mm、(10.84±2.14)mm,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分别为(12.36±2.67)mm、(8.79±1.44)mm,脾静脉直径分别为(14.29±4.24)mrn、(8.32±1.78)mm。实验组胃左静脉大部分注入脾一门交角和脾静脉。直线拟合11/18=X/30数学公式计算显示,阈值压力下门静脉主干X值=18.33mm。胃左静脉食管支的显影率为52.38%、胃左静脉胃支显影率66.67%、胃左静脉食管支及胃支同时显影率23.81%,仍有相当一部分门脉高压患者胃左静脉的胃支和食管支显影不良甚至不显影。腹膜后静脉的显影率为25%。结论应用CTPV在术前对食管胃底周围曲张的门静脉进行形态和功能的详尽评估,指导术者进行区域性断流(regional devascularization,RDV)具有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CTPV显示胃左静脉注入脾门交角和脾静脉的患者临床上出血的风险大。门静脉主干直径≥18mm时可能出血,初步定义为CTPV阈值压力。CTPV在胃左静脉胃支/食管支的精细结构显示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TPV中提高腹膜后静脉显影率应予关注。
- 黄金鑫周主青尤天庚杨永康过欣来丁涵之靳晓丽赵欢江期鑫谢燕婷赵中辛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造影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