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砺蠡
-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2F因子诱骗阻断对BOO后逼尿肌细胞表型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 逼尿肌细胞(DSMC)实质是平滑肌细胞,是一种多能细胞,具备重塑能力,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平滑肌细胞(SMC)广泛分布于机体多个脏器,其形态和功能差异很大,与所在器官或组织其它细胞成分相互协作,分别适应其生理功能。SM...
- 丁砺蠡
- 关键词:逼尿肌细胞
- 文献传递
- 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在膀胱起搏中的作用研究
- 膀胱肌组织能够产生不受神经系统控制的自发性动作电位/(如离体膀胱组织在多种神经阻滞剂混合物作用下仍可发生自发收缩,在体膀胱可以发生不受抑制的兴奋收缩等/)/[1/],这提示我们特定情况下,膀胱可能被某种“潜在起搏点”所调...
- 丁砺蠡
- 关键词:膀胱ICC逼尿肌细胞起搏
- 文献传递
- 膀胱过度活动中不稳定收缩的神经肌电研究
- 目的:从膀胱感觉传入神经纤维角度考察,如果在不稳定收缩时记录到膀胱感觉神经的传入信号随膀胱压力增强,则可说明不稳定收缩时有传入信号进入中枢,并且这可能是病人引发尿急症状的原因,从而说明膀胱不稳定收缩是有其存在的神经因素,...
- 江海红宋波方强丁砺蠡封建立
- E2F“诱骗”策略抑制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细胞的表型转化
- 2007年
- 目的利用自建的膀胱出口梗阻(BOO)细胞水平的模型,探讨转录因子 E2F"诱骗"(decoy)策略抑制逼尿肌细胞(DSMC)的表型转化作用。方法对培养的 DSMC 施加周期性张力负荷以建立细胞水平的 BOO 模型;以 Lipofectamine 2000介导 E2F-decoy 脱氧寡核苷酸(ODN)转染DSMC,设立 E2F-decoy ODN 转染组(Decoy 组),错配 E2F-decoy ODN 转染组(Mis-decoy 组)及空白对照组(非转染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印迹检测 PCNA 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2表达。结果 Lipofectamine 介导转染 E2F-decoy ODN 后24 h 可获得表达;Decoy 组增殖活性显著低于非转染组和 Mis-decoy 组(均 P<0.01);Decoy 组 PCNA mRNA 表达显著低于非转染组(P<0.01);Decoy 组 PCNA 和 cdk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非转染组(126±14 vs 180±10;155±6 vs210±22,均 P<0.01);而 Mis-decoy 组与非转染组之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E2F-decoy ODN 能够转染 DSMC 并获得表达;转录因子 E2F"诱骗"策略有效抑制了 BOO 后DSMC 的表型转化,显示了从逼尿肌结构的角度改善梗阻后膀胱功能的前景。
- 龚宇杜传军丁砺蠡宋波金锡御
- 关键词:膀胱颈梗阻逼尿肌
- 膀胱出口梗阻体外细胞生物力学模型的建立及研究
- 目的:建立一种全新的膀胱出口梗阻(BOO)体外细胞水平的生物力学模型,为BOO的研究提供一个更为稳定科学的细胞实验平台。方法:应用负压发生装置对贴壁生长在BioFlex培养皿内的正常膀胱平滑肌细胞施加不同程度的周期性张力...
- 丁砺蠡熊恩庆龚宇宋波
- 关键词:生物力学模型体外细胞出口梗阻
- 文献传递
- 大鼠膀胱ICC样细胞与逼尿肌神经调控关系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从形态学上探讨膀胱ICC样细胞在逼尿肌神经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膀胱内ICC样细胞、神经和逼尿肌细胞之间的超微结构关系。通过c—kit免疫荧光染色对大鼠膀胱ICC样细胞进行鉴定,并通过c-kit与PGP9.5免疫荧光双标观察ICC样细胞与神经的结构关系。结果透射电镜显示,ICC样细胞与逼尿肌细胞紧密相邻处可见典型缝隙连接。在局部区域可见ICe样细胞的突起与神经末梢联系紧密。c-kit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大鼠膀胱内ICC样细胞主要位于黏膜下层、肌束边缘以及肌细胞间。c-kit与PGP9.5免疫荧光双标显示ICC样细胞与神经末梢在结构上关系紧密。结论从形态学上看,膀胱内ICC样细胞具备参与逼尿肌神经调控的结构基础,进一步从功能学上予以证实将有助于全面阐明逼尿肌神经调控理论。
- 方强杨景潘进洪李为兵沈文浩李龙坤王永权封建立丁砺蠡宋波
- 关键词:膀胱逼尿肌细胞神经调控
- 膀胱过度活动时雷诺定受体的初步研究
- 目的:膀胱过度活动时不稳定收缩中存在诸多因素变化,上述部分研究提示OAB膀胱不稳定收缩有来自逼尿肌本身的自发兴奋和收缩活性异常的肌源性基础。正常逼尿肌肌浆网上的雷诺定受体(RyR)是细胞兴奋和收缩中一个重要的
- 江海红宋波方强丁砺蠡封建立
- 膀胱Cajal间质细胞对膀胱逼尿肌细胞兴奋调控的结构和功能基础的研究
- 目的:探讨膀胱Cajal细胞(ICC细胞)在逼尿肌细胞兴奋调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透射电镜观察ICC细胞和逼尿肌细胞之间的超微结构联系,2)以荧光光漂白恢复(FRAP)对相邻的ICC细胞和逼尿肌细胞进行检测,观察IC...
- 丁砺蠡方强封建立宋波
- 文献传递
- 膀胱Cajal间质细胞对膀胱逼尿肌细胞兴奋调控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膀胱Cajal细胞(ICC细胞)在逼尿肌细胞兴奋调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①透射电镜观察ICC细胞和逼尿肌细胞之间的超微结构联系;②以荧光光漂白恢复(FRAP)对相邻的ICC细胞和逼尿肌细胞进行检测,观察ICC细胞和相邻逼尿肌细胞之间的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①超微结构可见ICC细胞和逼尿肌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②对与单个ICC细胞相邻的逼尿肌细胞进行荧光漂白后,可发现逼尿肌细胞内的荧光强度有显著恢复(P<0.01),同时ICC细胞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说明ICC细胞与逼尿肌细胞间有信号通讯的通路。结论①ICC细胞与逼尿肌细胞之间存在结构上联系;②ICC细胞可以将兴奋信号传递给周围的逼尿肌细胞。
- 丁砺蠡方强封建立宋波
- 关键词:膀胱逼尿肌
- 不稳定逼尿肌中ICCs细胞与逼尿肌收缩的关系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不稳定逼尿肌中ICCs细胞的数量、分布形式的变化及其功能改变对逼尿肌肌条收缩的影响,初步探讨ICCs细胞与逼尿肌不稳定的关系。方法近端尿道结扎法建立大鼠不稳定膀胱模型。分别于正常及不稳定膀胱的相同部位剪取3mm×4mm逼尿肌组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c-kit阳性细胞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再于相同部位剪取2mm×7mm肌条进行收缩特性测定实验,并检测c-kit受体阻断剂对收缩的影响。结果不稳定逼尿肌中c-kit阳性细胞的数量较正常逼尿肌明显增多(P<0.05);正常逼尿肌中c-kit阳性细胞以散在分布为主,不稳定逼尿肌中以细胞网络形式存在;不稳定逼尿肌肌条的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显著高于正常膀胱(P<0.05);加入Glevic后,不稳定逼尿肌肌条的收缩幅度显著减弱(P<0.05),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膀胱中ICCs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主要以细胞网络的形式存在;不稳定逼尿肌肌条收缩幅度和频率明显增高,但其收缩幅度可以被Glevic削弱,提示ICCs与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 封建立李龙坤杨景方强丁砺蠡宋波
- 关键词:不稳定膀胱ICCS细胞C-KIT受体